第59章 防災減災

字數:2724   加入書籤

A+A-


    楊競又在事發地呆了兩天,見諸事都處理完畢了,就帶著羅宣等人返回襄平城。而於冰則是早早的先行一步,她還有諸多事情要去安排。
    內閣收到政保署的案情通報,說什麽也不相信是高句麗遺民的安排,不過看著上麵楊競禦筆朱批的“照準”兩個字,也沒有什麽辦法。
    “長公主在霸江以南五道,確是殺了不少的人,有這一份奏報,長公主殺人的事就一筆勾銷了”錢峰歎氣說道。
    吳晉隻是低著頭看奏報,一句話不說,錢峰說了這一句以後,也不再說話,開始沉默了。趙石受不了這個氣氛了,開口打破了這個尷尬的沉默,“先別想著長公主的事情了,遼西郡發大水了”
    “什麽?”吳晉猛的抬起頭。
    “遼西郡太守府上報,說是淩水發了夏汛,已經衝了錦州、龍城和黑山三個縣了,受災百姓十餘萬人,當地已經無力救災,現在正在向內閣求援”趙石晃了晃手中的折子,歎氣說道。
    “衝了三個縣,遼西郡太守是幹什麽吃的?”吳晉大怒,也不知道吳晉的火氣從哪來的,“內閣擬票,免去遼西郡太守魏江的職務。調綏化郡太守王烈接任遼西郡太守”
    由於太守是正四品的官員,內閣無權直接任免,隻能擬票報楊競批準。內閣隻能任免從五品以下的官員。
    “首輔大人,這個不妥吧?這水災也不是魏江能決定的啊”錢峰立即反對道。魏江可以說的上是錢峰的人,錢峰不可能不保。
    “發生水災不是他的過錯,但是水災之後,救災不力,就是他的問題了”吳晉拿出了首輔的氣勢,就是要免了魏江。
    趙石一看這個局麵,自己也不能不說話了,“這樣吧,現在襄平郡太守還是由通政司通政使杜宇兼任著,杜宇一個人的擔子也有點重,魏江老成,就把他調到襄平郡當太守吧,杜宇不再兼任。另外,王烈調任遼西郡太守以後,綏化郡的太守,還需要首輔大人提出人選”
    選用官吏就是搞平衡,吳晉想要把錢峰的免了,錢峰肯定反對啊。趙石的方式就比較得體,把魏江“抬走”。
    所謂抬走,就是如果不喜歡一個官員,可以采取升官的方式,把這個官員“抬走”。現實中就有這種活生生的例子,有的縣令礙著縣城裏一些大族的利益了,大族們會主動運作,把那個縣令弄升官,不在本縣礙事。
    趙石提議把魏江調到襄平郡,就是這個打法。襄平郡比遼西郡重要,把魏江調過來也說的過去。
    “鼎誠此舉甚是得當”吳晉點頭表示滿意,“至於綏化郡的人選,還是讓陛下定奪吧”
    免去遼西郡太守魏江的折子很快就遞到了楊競這裏,楊競直接照準了,然後又額外下了兩道旨意,一是讓內閣推舉綏化郡太守的人選。二是讓錢峰到遼西郡現場指揮救災。
    錢峰沒了辦法,隻能帶人去遼西郡。到了遼西郡以後,錢峰發現實際情況比折子上的要嚴重的多,受災農田達到60萬畝,受災百姓達到了20萬。
    開設粥鋪、清理淤泥、掩埋屍體,錢峰都要忙瘋了。好在錢峰以前做過襄平郡太守,還有治理災情的經驗,一般人去還真不行。
    內閣也是從戶部撥出了銀元10萬,糧食30萬斤,用於救災,但是趙石估計,這些錢和糧食遠遠不夠。
    楊競此時已經回到了柳河行宮,災情當前,楊競也沒有了處理別的政務的心思,每天都是坐在謹身殿,聽內閣不斷匯報災情。
    “長平,10萬銀元和30萬斤糧食遠遠不夠。這樣,你們戶部再擠出來20萬斤糧食,朕的內帑再出50萬斤糧食,湊齊100萬斤都送到災區去”內閣和六部九卿的堂官都來到了謹身殿,等候楊競的指示。
    “陛下,100萬斤糧食也隻夠災民吃半個月的,那10萬銀元用來修河堤都不夠”趙石歎氣道。
    “戶部派人去災區,看看農作物受損情況,能搶救多少是多少。另外,看看能不能組織災民補種,你那10萬銀元也別修河堤了,全部用來恢複農業生產”楊競直接下了旨意。
    “兵部組織當地守備軍,參與救災。邊軍不能動”
    “刑部派出精幹力量,去災區巡視,打擊作奸犯科的罪犯,一旦發現,從重處理”
    “工部派人,核算一下修河堤需要多少錢,提出預算,這筆錢朕的內帑出”
    “衛生署派出隊伍,指導當地做好防疫工作,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另外內閣發一道明令,免去今年受災三縣的農業稅”楊競一口氣發布了多條指令,吳晉等人領命而去。
    “李德全,去把王世安叫來”內閣和六部九卿的官員走了以後,楊競又叫來了神策軍總兵王世安。
    王世安到了以後,楊競直接下命令道,“你去朕的糧倉,再提出100萬斤糧食。每10斤一包,分成10萬包。神策軍重騎兵兩個旅1萬人全部出動,每個騎兵帶100斤糧食,半個月抵達災區,每個災民一包”
    “這件事,你親自去辦”楊競最後吩咐道。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