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自古使然
字數:2105 加入書籤
“30畝地,市場價在300兩白銀以上,即使是災年,也能賣到120兩,也夠你們母子三人生活啊?”李川問道。
“怎麽夠呢大人?”那婦人說道,“收地的大戶,隻給2兩銀子一畝,不賣還不行,30畝地隻賣了60兩。妾身氣不過,去太守府告狀,結果打官司把60兩銀子都花完了,也沒有贏”
“妾身知道,我們母子三人幾乎沒有活路了,把女兒賣給您,我的女兒就得救了,我們母子吃頓飽飯,就去我夫君被淹死的地方投河自盡了”說到這,這婦人幾乎是嚎啕大哭。
列為看官,自古打官司就是最費錢的,記住,拿起法律武器的一瞬間,你就輸了,拿起法律的武器,永遠不如不上法律的戰場。
“這樣吧,我和家母要前往襄平郡,如果你們願意跟著我的話,你和你女兒,給家母當個丫鬟,至於你兒子,就給我當個書童吧”李川實在聽不下去了,動了惻隱之心,決定帶走這母子三人。
“謝老爺,妾身願意去”那婦人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襄平郡苦寒之地,你可想好了”李川還是好意提醒一下。
“妾身原來也是書香世家,聽過襄平郡。知道襄平郡是九王爺在治理,是世外桃源,隻是朝廷限製的緊,我們去不了罷了”那婦人低眉順目的說道。
“九爺如此得人心嗎?”李川自言自語說了一句,“上車吧”
那婦人和小女兒上了馬車,算是李川母親的丫鬟了。李川原來的那頭瘦驢,則給了那女人的兒子騎了,李川帶著老母親和那女人一家,繼續向山海關走去。
楊競則是不知道這些事情,每天不是在處理折子,就是在李氏身上發泄著精力,李氏十分受用,都有些樂不思蜀了。
王顯早就被楊競派去巡視龍江郡等地了,一時半會也回不來,所以也不著急送李氏回去。楊競來了興致,甚至把王珧也叫了過來,享受了一番齊人之福。
最近是好消息不斷,先是柳峻來報,說是他已經和突厥諸部談妥了互市的相關事宜,每年定額50萬匹布和10萬斤茶,純利潤300萬銀元左右,這還不算遼紡公司和遼農公司的利潤!
然後何知遠也派人從突厥傳回來消息,說發現林丹汗雖然在大力訓練騎兵,但是沒有東進的趨勢,反倒是和大梁長城邊軍起了幾次衝突。
突厥不大舉進攻,楊競就有了喘息時間,他在瘋狂的積蓄力量,包括但不限於黃金、銀元、鐵器和各種武器裝備,他在為可能的與大梁的決戰做準備。
楊競判斷,大梁朝廷肯定是不會放過自己的,一旦大梁內部失控,永安帝肯定會自己下手,自己現在的準備,到時候正好能派上用場。
內閣給楊競的折子,也都是各種好消息,農業生產正常,預計今年還是個大豐收。省考和國考順利,招錄了150名進士和150名同進士。除了狀元、榜眼和探花直接授予官職以外,其餘的297人全部觀政一年後再授予官職。
本來觀政的時間是三年,楊競沒有那個耐心,直接縮短為一年。一個官員行不行,一年時間也就看出來了。
遼西郡的水災也順利度過去了,百姓已經補種了,秋天多少還有些收成。朝廷發的救濟糧,還有楊競和皇後吳青陽給的補貼,也足夠百姓撐到明年的秋收。
損毀的河堤,工部報了60萬銀元的預算,工期一年。楊競覺得時間太長了,要求縮短到八個月,為此,楊競還追加了20萬銀元的預算。在楊競看來,怎麽的也得趕在明年春汛到來之前把河堤修好,不然不完犢子了嗎?多花錢也是應該的。
遼藩可以說的上是政通人和了,不然楊競也不會有閑心去和李氏廝混。這天楊競正想著要不要去赤峰縣看看互市的情況呢,李德全來報,“陛下,內閣來報,有三波人求見”
“三波人?”楊競一愣,正常有官員求見,就說官職就行了,說“人”的倒是很少見啊,“都是何人啊?”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