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紅線布局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司馬尚夫婦下去以後,楊競還是陰沉臉在那裏坐著,不知道想些什麽事,也不說話,就那麽坐著。
楊競不說話行,但是吳晉得說話啊,他剛才聽著楊競話裏話外的意思,怎麽像是要對蕭太後下手的意思呢。
“陛下,太後娘娘的死因固然重要,給太後娘娘報仇也是應該的,但不是現在啊”吳晉小心翼翼的說。
“即使司馬家那個秀女能夠鼓動大梁蕭太後出長安城,但是咱們遼軍力有不逮啊,山海關正麵就有李奇的20多萬大軍,即使我軍奔襲草原,但還有大梁10萬邊軍和長城攔著呢,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啊”吳晉苦口婆心的給楊競分析形勢。
“無妨”楊競擺一擺手,“朕就是想到這個事了,還是那句話,如果司馬家半年內辦不到,那兩個人直接殺了。如果辦到了,就安排那兩個人假死,然後放了”
其實就是放了司馬尚的兒子和女兒,他倆也不能以本來麵目生活了,肯定得改名更姓,對外還得說被殺了,不然刺殺楊競還能存活,讓楊競的麵子往哪裏放?楊競也沒有辦法對羽林郎交代。
吳晉看見楊競這麽說,也不好再說什麽,隻是說道,“陛下,大梁蕭太後的事情不著急,等您攻進了長安,蕭太後自然任您處置,不必急於一時的”
楊競點頭,“知道了,晚上長平你代朕賜宴範疆等人,把賣地的事情落實好”
“臣領旨告退”吳晉盡管心裏不安,但還是退了出去。
“李德全,把趙德缺喊來”楊競沒有離開謹身殿,反而讓李德全去叫一個叫什麽趙德缺的宦官來。
當年李如嫣離世的時候,給楊競留下了兩個宦官:李德全和趙德缺;兩個大宮女:秋華和知春;還有18名老兵。這些宮女宦官和老兵,都是前秦的時候就跟著李如嫣了。
楊競就藩以後,這些人也都被楊競帶到了襄平。隻不過李德全等人都是在明麵上活動,隻有這個趙德缺,還是以一個普通老太監的身份混在皇宮,實際上卻是執掌楊競手下最神秘的機構:紅線司。
遼藩有三大情報機構,政保署、軍情司和對外情報司錦衣衛)。政保署負責遼藩內部的政治安全,同時負責監察從五品以上的官員,現在政保署卿是於冰,少卿是石琳,僉事是李泰。
軍情司則是負責探查軍事類情報,主要是負責探查大梁的軍事類情報,軍情司的主事是阜新伯柳依。
對外情報司主要是負責探查一切遼藩以外的政治實體的各類情報,指揮使是何知遠。
但是為了加強對這三個情報機構的監察,楊競又設置了紅線司,管事太監就是這個趙德缺。現在於冰等人身邊,都有紅線司的人。
政保署理論上還歸內務府管,軍情司隸屬於兵部,對外情報司隸屬於禮部,雖然都直接向楊競匯報,但是理論上還有個上級部門。
但是紅線司則不同,它是直屬楊競的部門,甚至於連他的存在,都極少有人知道。
“老奴參見少爺”這趙德缺五十多歲,卻是枯瘦如柴,眼眶塌陷,猛的一看,像是一隻惡鬼一樣。一身普通的太監服飾,隻不過左手上栓了一條紅線。
據說這紅線還是李如嫣親自給拴上的。當年趙德缺還是一個普通小太監,家裏窮,沒了辦法,隻能入大秦皇宮。身上隻有他母親臨死前給他的一個銀鐲子。
入宮以後,趙德缺總被其他太監欺負,直到有一次,一個首領太監把他母親留給他的銀鐲子都給搶走了。趙德缺一時想不開,就想投湖自盡。恰好被在湖邊溜達的李如嫣看見,問清了原由,李如嫣順手把湖邊楊柳上係的祈福的紅線取下來一條,給趙德缺自上,自此,趙德缺對李如嫣忠心不二。
大秦滅亡以後,李德全和趙德缺又隨李如嫣一同進了大梁皇宮,再後來,李如嫣去世、楊競就藩,趙德缺又被楊競帶到了襄平。
後來楊競想要組建一個特殊的情報機構,就讓趙德缺當了這個機構的總管太監,並將這個機構命名為紅線司。
“起來吧”楊競隨意說道,“你看看這封信,是真是假?”
楊競指了指案上的盒子,雖然楊競從心中已經認為這封信是真的了,但他還是想讓趙德缺看看,趙德缺是這方麵的老手。
趙德缺聞言,拿起了那封信,仔細看了看材質以後,才說道,“少爺,這信是真的”
“看看內容”楊競不帶感情的說。
這也是趙德缺專業的地方,楊競沒說讓他看信的內容,隻是說讓他看看真假,他就隻看材質。現在楊競說了他可以看內容了以後,他才打開信件看了起來。
沒讀幾行,趙德缺身體就劇烈的顫抖起來,強忍著情緒看完信,趙德缺才調整了呼吸,把信放回原處,看向了楊競。
“朕就不問你想怎麽辦了,朕知道你想的,想替朕的母妃報仇,朕也想”楊競低沉的說。
“願為少爺效死”趙德缺激動的跪地行禮。
“起來”楊競還在思考著,“朕的想法,還是利用江南司馬家的那個女官,把蕭媚娘那個賤人引出長安城。然後你們紅線司直接安排人手,要麽擊殺她,要麽把她抓回來。朕還是傾向把她抓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隨即楊競又把司馬家的事,還有軍情司和政保署在長安附近的布局說了一下,“你覺得,朕的想法有可行性沒?”
趙德缺也是思考了一陣,才說道,“少爺,隻要是蕭美娘那個賤人離開長安城,擊殺她還是有一定把握的,但是說抓回來,有些困難”
“長安附近的大梁軍隊太多了,天雄軍騎兵就有3萬。即使我們抓到蕭媚娘了,往東走,走山海關,還有李奇的22萬大軍和山東等地的近10萬大梁朝廷改編的軍隊”
“往北走,越過長城到草原,從草原到赤峰,先不說那些突厥人,但就是大梁長城邊軍的檢查,我們也應付不過去”趙德缺分析道。
“你說的這些困難朕知道”楊競不耐煩的擺一擺手,“朕有幾個辦法,你看看有沒有可行性”
“第一,集中精幹力量,在長安城外突襲蕭媚娘,如果是擊殺,就把她的頭砍下來帶回來,但最好是生擒。”
“第二,朕設計了4條撤退路線,一條是行動結束以後,直接向長安城北行進,在榆林縣越過長城,然後沿著草原南部,向東到赤峰縣。一條是向長安城東北撤退,到山西,從雁門關一帶越過長城,然後沿著草原南部向東到赤峰縣”
“還有兩條,一條是向長安城西北撤退,從甘肅一帶越過長城。一條是直接向東,到達山東一帶的沿海,水師在那裏接應,你們坐水師的戰艦回來”
其實說來說去,無非就是要麽越過長城,走草原那條線。要麽到達海邊,走水路,山海關是不用想了。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