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績效工資
字數:4217 加入書籤
聽完何知遠的匯報,楊競長出了一口氣,“突厥這是要從奴隸製向封建製轉變啊”
“陛下所言極是”何知遠點頭附和道。
楊競聞言一喜,“老何你懂什麽叫做奴隸製和封建製?”
“啊,不懂啊陛下”何知遠懵懂的說。
“那你所言極是什麽”楊競沒好氣的說道。
“臣就是覺得陛下說什麽都對”何知遠狗腿的說道。
楊競翻了個白眼,“判斷一個政權的成熟程度,要看它的經濟製度、政治製度和軍隊組織形式。原來的突厥,充其量算是一個部落聯盟,經濟上也是落後的遊牧經濟。現在有了常備軍、想必也有一套自己的組織係統,已經開始向封建國家轉變了”
何知遠聽的認真,楊競講的也認真,講到最後,楊競已經口幹舌燥了,“聽明白了嗎?”
“那個…臣好像沒聽懂”何知遠老老實實的說。
“你…朕踏馬的”楊競氣的都要動手了,李德全趕緊上來幫楊競順氣。
“這樣,李德全,你通知內閣、六部還有軍情司、政保署的人明天來柳河行宮來議事”楊競平複了一下,“至於何知遠,拿著1000兩銀子滾回家休息一天,明天同樣來議事”
“臣謝陛下”何知遠美滋滋的告退了。能被楊競罵,說明楊競把他當自己人,何知遠能不高興嗎?
翌日,內閣的三位大學士、六部的尚書,政保署於冰、軍情司柳依和對外情報司何知遠都聚集在謹身殿,何知遠給各位大學生和各部堂官介紹了一遍突厥的情況。
“你們說說看,咱們下一步應該怎麽辦?”楊競靠在禦座上,問道。
由於突厥屬於外部勢力,負責軍隊的兵部尚書宋武先說話了,“陛下,臣以為,為了應付突厥的這種變化,咱們似乎要有針對性的擴軍了”
“具體說說”楊競不置可否的說道。
“陛下,眾所周知,對付騎兵最好的方式就是騎兵,騎兵對騎兵,其次是炮兵,臣以為,我大遼的騎兵還是有點少了”
現在遼軍五大邊軍各有一個騎兵旅,共計2.5萬騎兵。神策軍有2個騎兵旅1萬人,鳳凰衛有騎兵5000人,合計4萬人。
4萬騎兵聽著挺多,但都是分散在遼藩各地啊,防備突厥的正麵一線遼北遼軍也就一個騎兵旅5000人,和突厥比起來,兵力上明顯處於劣勢。
“陛下,臣倒是以為,不必擴軍”戶部尚書徐文說話了,“咱先不說擴軍帶來的財政負擔,主要是沒必要啊,現在咱們和突厥已經開始了互市,每年的貿易額達到520萬銀元,突厥沒必要和我們開戰”
“不是,小國公,話可不是這麽說的”宋武立即反駁道。由於徐文的父親徐遠是魏國公,所以宋武稱呼徐文小國公,“能用搶的為啥非得買?而且您覺得,突厥能拿出幾個520萬銀元?”
宋武這話非常給力,突厥其實銀子很少的,基本上都以牛羊、皮毛之類的抵賬。好在遼藩現在大開發,對牛羊的需求量比較大,加之遼藩冬天的確很冷,那些皮毛也可以禦寒,襄平商號才不愁變現。但長此以往肯定不行。
“咱先不說突厥能拿出幾個520萬銀元?單說搶,突厥完全可以去搶更加廢物的大梁啊?大梁長城近萬裏,才15萬邊軍守備。我大遼的遼北長城隻有200裏,就有遼北邊軍3萬人和長公主殿下的5000重騎兵守備,突厥隻要不傻,就知道該搶誰”徐文針鋒相對的說道。
嘿,你還別說,徐文還真有幾把刷子,這個點不錯,當年楊競拿下赤峰縣的時候,就斥巨資以赤峰縣為中心,修建了北起小興安山脈、南到燕山山脈的遼北長城,徹底把突厥東部草原封在了遼藩境內。
楊競隱約記得,那200裏長城總投資80多萬銀元,每隔15裏就有烽火台,每隔30裏就是屯兵站。不僅如此,在長城外,還密集種植了楊樹和柳樹,這些年,楊樹和柳樹也長大了,相當於在長城外,又多了一道阻止騎兵衝鋒的綠色長城。看起來好像的確比大梁的長城防備要牢固。
“不是,什麽叫更加廢物的大梁?我大遼怎麽就廢物了?”宋武抓住了徐文的話柄,反擊道。
楊競饒有興致的看著大臣們在爭吵,他樂意看到群臣們因為工作爭吵,這樣才能集思廣益。
楊競樂意看,吳晉可不願意看,他是很正統的官員,見兩位尚書吵了起來,吳晉發話了,“兩位尚書要注意官體,不要禦前失儀”
吳晉還是很有威望的,見首輔大人都開口了,宋武和徐文才悻悻然閉嘴。
“那長平,你說說”楊競又問吳晉道。
“陛下,先不說突厥怎麽辦,現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咱們遼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有些忙不過來了”吳晉苦笑道。
“什麽?”楊競有些不知所謂的問道。
“陛下,現在咱們遼藩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吳晉解釋道,“開挖幾條運河,兵部和屬地各郡已經忙瘋了。工部杜尚書剛從淩水調研回來,今天參加完朝會,他就得連夜前往吉林郡,去看看鬆江和嫩江。工部的幾個主事也都分出去了,現在就剩個右侍郎金成吉看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戶部就不說了,光是統籌東部開發那1500萬地,徐尚書就已經忙的腳不沾地了,而且今年各項投資大,特別是基礎投資大,稅收也多了起來,鼎誠甚至已經重新幹起來老本行,幫著收稅了”
“刑部也是如此,隨即1500萬畝的荒地的出售,買地大族帶來的農民也多了,那些農民不識我大遼教化,惡性案件發生了好多起,刑部幾乎全員出動,去各郡巡視了”
“兵部同樣,軍隊整訓這一件事,就夠兵部忙一夏天了”吳晉化身祥林嫂,喋喋不休的說道,“還有采風署,不斷向各部院移交百姓的訴狀,還要求各部院限期答複。還有巡察署,不斷到各部巡視,各部還得接待,陛下,各部院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其實吳晉說的也是實情,遼藩官員人數本來就精簡,加上楊競又不斷安排各種大事,不說別的,楊競安排的修運河、東部開發等事,一年辦成一件,都算官府效率高了,楊競一口氣安排了六七件,難怪吳晉說人手不夠。
現在別說六部的官員了,就連內閣三個大學士,基本上都住在內閣值房了,看不完的奏折,處理不完的突發事件,現在大學士趙石的夫人柳紅對趙石都有意見了,以為趙石在外麵養了外室呢。
遼藩中樞的官員都如此忙碌,更別提各地方的官員了,現在整個遼藩的官員都處於打雞血的狀態。
不過楊競從吳晉的話中,敏銳的捕捉到幾個點,一是吳晉提了六部中的五部,就沒提餘成主管的禮部。二是吳晉提到采風署和巡察司的時候,言語中也頗多不滿。
“長平,現在遼藩官員的總俸祿是多少?”楊競沒有接吳晉說忙的話,反而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回陛下,遼藩中樞現有官員850人,各級地方有官員7500人,軍情司、對外情報司和政保署沒有計算在內,每年俸祿總額60萬銀元,每月5萬銀元”吳晉這個首輔還是得力的,對遼藩各項數據可以說的上是信手拈來。
“李德全,現在是六月底了吧?”楊競問道。
“回陛下,今天是六月三十,明天就是七月初一了”李德全趕緊回答道。
“那好,傳旨,鑒於這半年遼藩各級官員辛苦了,額外賞賜一個月俸祿。這筆錢朕出。另外,年底照樣賞賜一個月俸祿”楊競笑道,“算是績效工資吧”
“陛下,這錢您出?”徐文試探著又問了一下。
“朕出”
“陛下,臣覺得,好像也不是忙不過來”吳晉風度翩翩的笑道。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