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沒新鮮事

字數:3484   加入書籤

A+A-


    其實即使楊競不去挑撥突厥和大梁,永安帝也要準備動手了。就在楊競在蕭太後身上奮力耕耘的時候,永安帝正在奉天殿大會群臣,商討對突厥作戰的事宜。
    群臣也是這個時候才知道蕭太後遇刺的事情的。當蕭炎當眾宣布,是突厥人行刺蕭太後的時候,都表現的群情激憤,表示要和突厥決一死戰。
    “很好”永安帝見群臣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了,也滿意的點點頭,“高邈,說說你的看法”
    兵部尚書高邈其實並不相信突厥人會無聊到去刺殺蕭太後,殺個老太太幹嘛?吃飽飯撐得啊?而且兵部也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他並沒有發現突厥有什麽異動。
    但是趙國公蕭炎又言之鑿鑿的說是突厥人幹的,現在蕭太後還重傷在壽康宮休養,陛下也沒有反對趙國公的說法,那可能真是突厥人幹的吧。
    “陛下,臣以為,對突厥用兵,不能大舉進攻,要以出奇兵為主”高邈想了想,還是說了心中的想法。
    “哦?你具體說說”永安帝來了興趣。
    “是這樣的陛下,突厥各部遠在草原深處,離長城最近的部落,距離長城也有200裏以上的距離,用步兵大規模進攻,後勤壓力實在太大,還容易被突厥騎兵截斷後路”高邈條理清晰的說道。
    “突厥騎兵勝在機動性強”見永安帝點頭,高邈借著說道,“咱們可以以騎兵打騎兵,出動天雄軍,剿滅突厥幾個部落,為太後娘娘報仇”
    其實高邈還有下一句“也就算了”沒說出口,在高邈看來,把麵子找回來就算了。不過這話他不能說出口。
    永安帝一聽,高邈說的也有道理,特別是這次進攻突厥,要是能搶來大量的馬匹,也是一件好事,這樣就可以組建更多的騎兵,進行下次的戰爭。
    不過高邈的提議,門下省納言崔塵卻是不同意,“陛下,現在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太後娘娘遇刺是突厥人所為,現在貿然對突厥開戰,且不說影響咱們大梁和突厥的關係,但就是開戰,軍費支出怎麽解決?”
    崔塵這話一半公一半私吧。於公的確是軍費沒有出處,現在大梁擴軍到100萬,已經靠加征遼餉來解決了。那隻是日常性養兵,但是一旦開戰,還需要糧草輜重等額外開支呢,那絕對是筆大錢。
    於私,八大糧商和突厥進行的糧食走私進行的不亦樂乎,正是悶聲發大財的時候,現在和突厥開戰,這不是影響八大糧商的買賣嗎?崔塵和這些糧商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當然要為這些糧商說話。
    “戶部說說,軍費能解決不?”永安帝知道崔塵說的也有道理,於是問戶部尚書黃選。
    黃選都懵了,他咋解決?預算和決算都是年初就定好的,他去哪解決軍費,“陛下,以出動3萬天雄軍作戰,一個月額外需要軍費50萬兩,當然了,一個月肯定不夠,就按三個月算吧,至少需要白銀150萬兩”
    “那戶部能籌措不?”永安帝一聽,好像也不太多啊,便滿懷期待的問黃選。
    “回陛下,不能”戶部尚書黃選的回答非常直接。把永安帝氣的夠嗆。
    “那這樣,今天先研究怎麽籌集軍費,然後再研究對突厥作戰”永安帝生氣的說。
    一提到錢,群臣們更是三緘其口了,上哪收錢去?而且還能現用錢還找啊?所以群臣都低著頭,沒人說話。
    “都說話啊?啞巴了?”永安帝終於生氣了,開始噴群臣了。
    群臣一看永安帝生氣了,更加不說話了,奉天殿裏就隻有永安帝咆哮的聲音。最後朝會不歡而散。
    回到後殿的永安帝,猶自喝罵不止,自從蕭太後被抓走以後,永安帝的情緒一天比一天不好了。
    群臣可以拍屁股走了,幾位宰相沒法不管啊,蕭炎、崔塵和方謙又來求見永安帝。
    “你們幾個有辦法?”永安帝沒好氣的問。
    “這個…”崔塵想了想,“陛下,臣聽聞有些官員有不法事,應付有司進行懲處”
    來了,終於走到了抓貪官、沒收貪官家產的路子,不過這個路子不能由永安帝提出,所以隻能由各個宰相提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哦?說說看”永安帝來了興趣,問道。聞弦歌而知雅意,永安帝當然明白崔塵的意思。
    “陛下,是這樣,當年晉王造反,河西士族中有不少的支持者,這些支持者還沒有得到清算,您看?”崔塵笑道。果然,崔塵想對河西士族下手。
    沒等永安帝說話,中書省中書令方謙說話了,“陛下,這個除了晉王,還有齊王,齊王造反的時候,江南士族和山東士族也有不少支持者,朝廷不能隻清算河西士族,江南士族和山東士族也得清算吧?”
    “這個不妥吧?平定齊王之亂,江南士族可是出了不少力的”崔塵立即反對道。
    “當時本官就是江南安撫使,他們出沒出力本官能不知道嗎?”方謙是一點也不相讓。
    眼看著兩人吵了起來,蕭炎打起了圓場,“要不這樣吧,江南、山東和河西,各查出一家,也算是對朝廷、對百姓有個交代”
    其實蕭炎的辦法非常的混蛋,但是眼前也沒有更好的來錢辦法,經過一係列激烈的爭吵,最終永安帝同意了蕭炎的辦法。
    “那你們說說,這三家都選誰啊?”永安帝把這個權力交給了三位宰相。
    “江南就司馬家吧”崔塵歎了一口氣,“不管怎麽說,太後的貼身女官是司馬婉兒,而且她還逃走了,以這個理由查處崔家,也是應當”
    不得不說,崔塵的手段還是很老辣的,選的司馬家既有足夠的油水,又有合適的理由,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
    “河西士族就選王家吧”蕭炎也說話了,“王素一直對前秦念念不忘,先帝已經優待了20年了,是時候清算了”
    蕭炎和王素一直不和,這個時候打擊一下王素,也是情理之中。隻是他不知道的是,王家大部分資產已經投入到遼藩的東部開發計劃中去了,買了30萬畝的荒地。
    “那河東就選趙家吧,畢竟齊王妃出身趙家”方謙也給出了人選。
    其實齊王妃趙薑家的核心子弟也都去了遼藩了,但是大梁朝廷也不知道。當然了,知道也無所謂,畢竟這次隻是為了弄錢,田地之類的財富又搬不走。
    最終,確定了司馬家、趙家和王家。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