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長林換裝
字數:3100 加入書籤
設置經濟司隻是楊競的一個小動作,但是擴軍,卻是大動作,可以傳達出很多信號的。
遼藩在擴軍一事上一直非常的保守。直到現在,遼藩朝廷兵部所屬的軍隊也不過是遼東邊軍、遼西邊軍、遼南邊軍、遼北邊軍和遼中邊軍五支邊軍,每支邊軍3萬人共計15萬人。
即使算上地方軍,守備第一軍和守備第二軍,也不過每支守備軍1.5萬人,共計3萬人。也就是說,遼藩兵部所屬的正規軍,就是18萬人。
這個數量,也是兼顧了遼藩的國防需要和財政收入以後確定的。楊競現在也不想改變。
所以楊競想要擴充騎兵,隻能從皇宮直屬的部隊裏著手了。現在楊競直屬的部隊有3支,神策軍3萬人其中騎兵1萬),長林軍1萬人全步兵)和水師2萬人,總計6萬人。
楊競既不想擴大軍隊數量,增加他內帑的軍費負擔,又想短時間內獲得額外的騎兵,隻能對現有的軍隊進行改組了。
水師不能動,水師有兩支艦隊呢,2萬都堪堪夠用。神策軍也不能動,神策軍3萬人,1萬重騎兵是楊競最精銳的戰力,是用來對內鎮壓維護統治的,2萬神策軍步兵則是負責駐守楊競的老巢襄平城。那麽能動的隻有1萬長林軍了。
1萬長林軍分成兩個步兵旅,每個步兵旅5000人。當初楊競為了更好的平衡各軍的力量,把襄平城的城防分成了兩部分,東門、南門和西門由神策軍駐守,北門由長林軍駐守。這樣一來,神策軍和長林軍誰也不能完全控製襄平城。
然後楊競居中調度,最大程度上能維持襄平城的安全。雖然現在神策軍和長林軍都十分的忠心,但是政治這種東西,不能全部靠忠心,那是找死。主要還是得靠製度。
“襄平城北門放長林軍1萬人有些多了,還不如把其中一個步兵旅改成騎兵旅,這樣一來,既有了騎兵可以使用,又沒有增加供養軍隊的數量”楊競自言自語的說道。
既然已經下了決心,楊競就準備快速行動,他接到柳峻折子的那一刻,就想給突厥一點教訓,現在看來,時間不多了。
“沈卿,擬旨”楊競回過神來,對沈婉說道。
“第一道旨意,發給魏國公徐遠,讓他將長林軍的步兵旅第一旅升級為騎兵旅,命令該旅接到旨意後,十日內趕到赤峰縣,接受馬匹裝備,然後暫時歸鳳凰長公主楊秀寧統領,番號定為長林軍騎兵第一旅”
“第二道旨意,就是給你的經濟司的,經濟司要從皇莊馬場裏撥出5000匹戰馬,輕騎兵裝備5000套,交付長林軍騎兵第一旅”由於馬場距離赤峰縣很近,加之出擊突厥也需要從赤峰縣出發,所以楊競才命令長林軍趕到赤峰縣換裝。
“第三道旨意給內務府。讓他們從武庫中撥出5000套”輕騎兵的裝備,10內送達赤峰縣”楊競並沒有打算給長林軍換裝成重騎兵的裝備,重騎兵他隻想保留神策軍的1萬人,長林軍還是換裝成輕騎兵吧,這樣才能確保神策軍對遼藩其他各軍的絕對壓製。
“第四道旨意給鳳凰長公主楊秀寧,讓她和柳峻保持密切溝通,一旦突厥拒絕繼續開辦互市,那麽她即可統領鳳凰衛5000騎兵,神策軍第一旅5000騎兵,遼北邊軍騎兵旅5000騎兵和新組建的長林軍騎兵第一旅5000騎兵共計2萬騎兵,對突厥實施掃蕩作戰”
沈婉筆走龍蛇,飛快的在明黃色的紙張上寫出楊競的旨意。
“給鳳凰的旨意上加一句:打疼他們,給遼藩的商品打出銷路”楊競又補充了一句。
“臣明白”沈婉麵色凝重的說道。
“四道旨意,全部400裏加急發出”楊競伸了個懶腰,說道。
按照楊競的估算,突厥人至少一個月以後,才能得到自己拒絕提供大梁軍事情報的信息,而自己這邊,半個月內,長林軍就能換裝完畢,進行整訓。整訓半個月,估計也差不多了。
“陛下,長林軍騎兵旅整訓半個月,時間是不是有些短?”寫好聖旨以後,沈婉問道。
“沒什麽短的,讓他們到戰場上去訓練”楊競冷酷的說道。
“臣明白”沈婉拱手離開。
“也不知道那些太監宮女什麽時候能到?”沈婉離開以後,楊競也不打算處理折子裏,自己又回到了溫泉池,自己解那些身上難脫的衣服,沒有什麽時候能夠比處理完工作泡個澡更舒服的事情了。
隨著楊競旨意的下達,長林軍、內務府、經濟司都忙碌了起來。最先得到旨意的魏國公、長林軍總兵徐遠,更是對自己的侄子徐信千叮嚀萬囑咐:
“中林,這次陛下給長林軍換裝,肯定是要對突厥作戰的。你帶著兄弟們要盡快熟悉新裝備、新戰法,加緊訓練,平時多流汗,戰場上才能少流血”徐遠不放心對徐信說道。徐信,字中林。
“叔父,陛下要對突厥開戰嗎?目前沒有開戰跡象啊?咱們和突厥人的互市辦的熱火朝天的”徐信不可思議的問道,“民是有什麽內幕消息嗎?”
“我哪有什麽內幕消息?”徐遠苦笑道,“陛下常年出巡,隨駕官員更是寥寥無幾,什麽消息都傳不出來。我也是從陛下的旨意上分析的”
見徐信還不明白,徐遠又說道,“長林軍換裝倒沒什麽,我徐家皇親國戚,深得陛下信任。但是換裝後,暫時歸八公主節製,就耐人尋味了”
徐遠還是老習慣,稱呼楊秀寧為八公主。
“鳳凰長公主怎麽到赤峰縣了?還節製長林軍騎兵旅?”徐信畢竟級別低,對這些大人物的行蹤不了解。
“所以我才說,陛下有可能對突厥人動手”徐遠又補充道,“你可一定要聽八公主的令旨啊”
“侄兒明白”一想到楊秀寧那殺人如麻的事跡,徐信打了個寒顫,“侄兒一定聽從鳳凰長公主的令旨”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