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是戰是和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突厥攻入雲中郡的消息傳到大梁朝廷的時候,永安帝是震怒的。他不明白,為什麽十幾萬大軍駐守的長城,怎麽又被攻破了。
“來人,召集三省六部的官員來議事”永安帝強忍著怒氣,說道。馮德寶趕緊安排人去傳旨。
沒多久,大梁尚書省尚書令蕭炎、中書省中書令方謙、門下省納言崔塵,禮部尚書劉安、戶部尚書黃選、兵部尚書高邈、工部尚書蒯鵬。由於禮部尚書王素和刑部尚書司馬貞已經被革職抄家了,所以兩部並沒有來人。
另外五軍都督府的中軍大都督、10萬禁軍主帥左光,安遠侯、右軍大都督、10萬右威衛大軍主帥吳觀,南安侯、前軍大都督、天雄軍總兵朱真和影衛的指揮使影子也來了。
“你們看看,現在怎麽處理?”永安帝震怒,把折子扔在眾臣麵前,“還有,靖安侯馮生是廢物嗎?一年之內,被突厥人攻破兩次長城”
靖安侯馮生是後軍大都督、15萬長城邊軍的主帥,他對長城的安全負總責的。
“影子,派人把馮生抓回長安審判”永安帝大怒的說道。
“陛下,慎重啊,大敵當前,臨陣換帥是大忌,且靖遠侯這些年還是得力的,這次突厥入寇,肯定是有蹊蹺,不如讓他在原崗位戴罪立功為好”中書省中書令方謙立即出班說道。
這方謙以前做過兵部尚書,對大梁各個將領還是非常熟悉的。在他看來,靖安侯馮生還是有才幹的,而且對朝廷也忠心,這個時候拿下他,的確不合適。
再者,方謙對一年內突厥兩次入關本來就很疑惑,他不明白突厥為什麽情報就那麽準確了,每次總能找到大梁長城邊軍防守薄弱環節進行進攻,他甚至懷疑朝廷出了內鬼。
“丟城失地,本就應該處罰,臣支持陛下的旨意”門下省納言崔塵說話了。本來他不想說話的,但是他擔心方謙把話題引導到內鬼身上。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道內鬼就是他崔家的人,但是他崔家在突厥活動,他可是知道的。
而且崔塵很是陰險,他通過說支持永安帝的旨意,把永安帝“抓馮生回京”的意思替換成了“馮生丟城失地、應該處罰”。不得不說,這些頂級文官是真厲害。
永安帝見中書令和納言意見相左,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舅舅尚書令蕭炎,蕭炎見狀,會意的出班說道,“陛下,靖安侯馮生統帥長城邊軍以來,還是得力的。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如何擊退突厥,而不是處理大將。一旦突厥兵臨長安城下,那麽天下就會震動了”
其實蕭炎這話也不是完全替靖安侯馮生說話,是他真覺得別再爭執了,再爭執突厥都要打進長安了。
其實永安帝也不想真處置馮生,畢竟馮生是他的嫡係,但是畢竟突厥入寇這麽大事情,永安帝不得不做做樣子,現在見方謙和蕭炎都這麽說,他也借坡下驢,說道,“暫且記著馮生一次,讓他戴罪立功”
“臣領旨”影子趕緊說道。
“接下來咱們議一議,怎麽應對突厥的這次入侵?”永安帝把話題拉回正題。
“陛下,臣以為,應該立即調動右威衛10萬大軍北上,堵住突厥騎兵南下的通道;調動左威衛10萬大軍西進,同時,命令甘涼節度使秦英率領2萬地方兵東進,天雄軍3萬重騎兵運動到甘涼郡一帶,然後東進。最後命令15萬長城邊軍南下,徹底將突厥林丹汗主力10萬騎兵合圍在雲中郡,然後徹底剿滅”兵部尚書高邈立即說道。
該說不說,高邈這個兵部尚書還是很得力的,他的計劃很宏大,動用的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40萬人。而且這40萬人還占據著地利,很有可能將林丹汗的10萬騎兵主力剿滅。
如果說林丹汗10萬主力被剿滅的話,那麽突厥肯定會元氣大傷,再也無法對大梁形成威脅。
“陛下,臣附議高尚書的提議”中書令方謙立即說道,“這些年,突厥給我大梁造成了無窮無盡的傷害,大梁大部分國力都用在了對抗突厥上,甚至連內部反叛,都無力鎮壓。現在突厥人竟然敢主力深入我大梁,必須圍殲他們”
方謙這話說的情真意切,這些年,突厥的確是有些不像話了,動輒南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大梁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你們都怎麽看?繼續說說”永安帝並沒有立即做決定,反而繼續征求各位大臣意見。
“陛下,臣有話說”門下省納言崔塵說話了。
永安帝知道他要說話,於是點頭示意他可以說。
“陛下,列位臣工說的都有道理”崔塵裝模作樣的說道,“但是,諸位臣工有沒有想過三個問題”
“什麽問題?”見崔塵明顯有反對的意思,方謙不滿的問道。
“第一,打仗錢從哪裏來?40萬大軍的行動,需要多少軍費你們算過嗎?國庫已經沒錢了,還繼續向百姓征稅嗎?”
“第二,40萬大軍能不能打過10萬突厥騎兵?能打過固然好,要是打不過呢?突厥騎兵兵臨長安城下怎麽辦?畢竟雲中郡距離長安城隻有幾百裏,突厥騎兵三天就可以到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放屁,什麽狗屁宰相?”安遠侯吳觀破口大罵,“你是說我們40萬人打不過突厥10萬人?你罵誰呢?”
“要是罵人就能把突厥罵退兵,那本相保舉吳侯爺做主帥”崔塵冷笑道。
“有事說事,別罵街”永安帝發話了。
“是,臣說第三點”崔塵繼續說道,“按照高尚書的計劃,10萬左威衛大軍就得從河北地區移動到陝西,如果此時遼藩趁機入關怎麽辦?沒有10萬左威衛大軍阻擊,遼軍可以輕易打到黃河”崔塵說出了第三個理由。
“說的好像10萬左威衛大軍就能抵擋住遼軍似的”兵部尚書高邈嘀咕了一聲,他倒是沒敢大聲說。
“那你說怎麽辦?”永安帝問道。
“議和”崔塵認真的說道,“陛下,隻有派人去議和,才能讓突厥退兵,然後咱們大梁再積蓄力量,平定遼藩,然後再一舉蕩平突厥”
方謙快被崔塵的話氣哆嗦了,“人家10萬大軍都打到家門口了,你說議和人家就是撤退啊?”
“中書令激動什麽?”崔塵冷笑道,“可以效仿前朝故事,前朝又不是沒有議和過”
“前朝議和,嫁公主、給歲幣,咱們也這麽做?”高邈不可思議的問。當初先帝就是想讓楊秀寧和親,楊秀寧和王珧、王顯一家才逃到襄平城投靠楊競,後續鬧出多少事端?
“隻有有利於天下,未嚐不可”崔塵撫著胡須說道。
“陛下,臣參門下省納言崔塵怯戰賣國”工部尚書蒯鵬實在受不了崔塵了,立即跪地說道。
“陛下,臣參門下省納言崔塵怯戰賣國”中軍大都督左光也受不了了,也跪地說道。
當然了,也有官員支持崔塵的,奉天殿裏主戰派和主和派吵成一團。永安帝的眉頭越皺越深了。
“陛下,前者突厥派人刺殺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至今重病,後者突厥殺了我三城4萬百姓,怎麽可以派公主和親啊?”方謙跪地大哭道。
“陛下,主不可因怒而興兵,來日方長啊”崔塵也跪地說道。
10萬突厥大軍壓境,大梁朝廷卻陷入了爭執之中。尚書令蕭炎則是一言不發,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永安帝左右為難的時候,影子突然說話了。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