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孤注一擲

字數:3782   加入書籤

A+A-


    楊競和蕭太後在流雲殿裏的細節,就不一一贅述了,以免汙了各位看官的耳目。但是隻能說蕭太後快60歲的人了,卻給楊競帶來了極大的歡樂。
    一邊是柳河行宮楊競在過著違背人倫、卻又異常刺激的生活,一邊是長安城奉天殿,永安帝過的焦頭爛額的生活。
    這次圍殲林丹汗的作戰行動,雖然取得了極大的戰果,但是由於江南士族的幹擾,之後卻功敗垂成。永安帝通過影衛,知道了原因,但是由於複雜曖昧的政治形勢,永安帝並沒有大肆追究,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奉天殿裏,永安帝疲憊的坐在禦座上,隻有中書令方謙、尚書令蕭炎、英國公李奇在下麵陪著。
    “陛下?”方謙輕輕的喊著永安帝。
    永安帝回過神來,有些疲憊的說,“馮德寶,給幾位大人賜坐,然後你們退下”
    馮德寶悄無聲息的搬了3個繡墩,放在方謙、蕭炎和李奇身後,然後帶著奉天殿裏的太監宮女,悄無聲息的退了下去。
    方謙等人剛剛坐定,永安帝就說話了,“最近一段時間,朕的內心頗為不寧靜,想到了很多。想到了朕兒時在皇考膝下的快樂生活”
    幾個大臣一聽,陛下都在想念先皇了,這是累了啊。方謙趕緊說道,“這些年,陛下宵衣旰食,是有些辛苦了”
    永安帝為難的笑了一下,“朕自問不是涼薄之人,對待大臣也稱得上仁字,可是這次圍殲突厥,朕很傷心”
    在座的都是永安帝的心腹,他們知道永安帝說的是江南士族的事情,一時間他們也不好開口說什麽,畢竟他們還不知道永安帝的具體打算。李奇倒是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又把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永安帝看見幾個大臣的反應,自嘲的一笑,“朕都左右為難,更何況你們呢”
    “陛下,臣以為,這件事不能就這麽算了”永安帝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大臣們再不說話也不好了,尚書令蕭炎說話了。
    “你以為如何?”永安帝問道。
    “這些年,大梁內憂外患,外患就不說了,突厥對我們的威脅持續了幾十年了,這次雖然沒有抓住林丹汗,但是也重創了突厥人。加之叛遼也對突厥進行了打擊,短時間內,突厥掀不起什麽風浪”蕭炎恨恨的說道。
    蕭炎這話沒有毛病,這次李奇剿滅了林丹汗9萬多騎兵,林丹汗肯定是傷筋動骨了。加之按照影衛的情報,遼藩直接殺沒了突厥右賢王阿魯台部,突厥人真是元氣大傷。
    永安帝點頭,“先不說別的,這次英國公做的不錯。叛遼也算是沒有忘記祖宗”
    “臣份內之事,何勞陛下誇讚?”李奇趕緊說道。
    永安帝壓壓手,示意李奇坐下,然後對蕭炎說道,“舅舅,你接著說”
    “陛下,現在10萬騎兵基本上已經擴充完畢了。陣亡的7萬士兵,也已經補充到位。擴充的士兵,全部來自北方的流民,樣一來,北方流民的問題,也得到了緩解,現在正是朝廷力量最強大的時候”蕭炎意有所指的說道。
    “舅舅的意思是?”永安帝追問道。
    “依臣的意思,不如借著這次江南士族通敵的機會,直接派遣10萬大軍南下,徹底解決江南士族這個隱患,如此一來,朝廷就可以匯集全國的力量,應對叛藩和突厥了”蕭炎完全失去耐心了,這是要大開殺戒了。
    蕭炎的話,讓方謙和李奇大驚,他沒想到蕭炎竟然想對國內大規模用兵了。蕭炎是陛下的舅舅,難道這是陛下的意思?
    出乎方謙和李奇的預料,永安帝並沒有反對這個提議,隻是說道,“中書令、英國公,你倆怎麽看?”
    見永安帝點到自己了,方謙也沒了辦法,隻是說道,“陛下,尚書令大人的策略是沒有問題,問題是怎麽執行?”
    隨即方謙解釋道,“現在朝廷的兵權,基本上掌握在勳貴手中,這個沒問題,加之英國公能征善戰,打贏也沒問題。問題是,現在六部九卿的官員七成以上都是江南士族,這個問題大了”
    “兵部管作戰方案的是江南士族的人,戶部管糧草轉運的是江南士族的人、工部管軍械的是江南士族的人,禮部掌管輿論的是江南士族的人,這仗根本沒法打”方謙說出了最大的難題。
    “陛下,蕩平江南,臣是有這個自信的,但是糧草必須到位。不然空有10萬大軍,臣也無力施展啊”李奇接著說道。
    這就是文官集團的厲害之處,雖然沒有掌握軍隊,但是掌握了大量的行政權力,一樣可以製約軍隊的行動。
    這也是楊競為什麽那麽防備吳晉的原因,雖然吳晉對楊競忠心耿耿,但是楊競太了解文官集團的德行了,所以哪怕是未雨綢繆,也會有所防備。
    永安帝和楊競還不一樣,雖然永安帝和楊競同樣能夠掌控軍隊,但是楊競有自己的財源,也就是大遼的九大國有公司,楊競的神策軍可以不依靠大遼朝廷的財政,就可以開展軍事行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說神策軍是楊競皇帝寶座的一條腿的話,那麽九大國有公司就是楊競另外一條腿。雙方共同支撐起了楊競的皇權。而政保署、軍情司和對外情報司,則是楊競的耳目,為楊競可以控製大遼提供支持。而永安帝,也沒有這些。
    方謙和李奇的話,讓蕭炎也無話可說,因為這就是事實。即使蕭炎貴為尚書令,執行他的政令也是大量的江南士族官僚。
    “那下一步,該如何做,還望卿等教朕”永安帝這不廢話,直接問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就是中書令的職責了,方謙想了想說道,“陛下,臣以為,這件事還需要從兩方麵進行。”
    “一是要截斷江南士族的羽翼。臣聽影衛指揮使影子提起過,江南士族曾經派人聯係過廢遼王,提出了一係列要求,並表示廢遼王隻要答應,他們就擁立廢遼王為帝,這已經是反了”
    “不過廢遼王並沒有答應江南士族的要求,所以江南士族轉而和突厥人合作。臣以為,當務之急,就是滅掉江南士族的外部支持:突厥人。待滅掉突厥人以後,江南士族就失去了羽翼,咱們就可以徐徐圖之了”
    “第二,就是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江南士族也不是鐵板一塊,咱們可以拉一派打一派,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江南士族陷入內部的內耗,為咱們徹底解決江南士族的問題提供契機”不得不說,方謙的確有宰相之才,提出的解決辦法,非常有操作性。
    “他們能內訌?”蕭炎有些不可思議的問。
    “尚書令大人放心,他們素來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陷入內訌太正常了”方謙笑著說道。
    “而且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進攻突厥,叛遼不會入寇”李奇補充道。
    這個事永安帝也看出來了,不然在朝廷圍殲林丹汗的時候,楊競早就打過來了。想到這,永安帝也下了決心,“議一議,怎麽徹底滅了突厥”
    永安帝準備孤注一擲了。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