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出將入相

字數:3165   加入書籤

A+A-


    吳晉把自己和兀術的談話,寫了一個折子遞給楊競。楊競拿到折子一看,樂了,吳晉也能吃癟。
    “陛下,兀哈三部不聽您的旨意,事實上已經是反了,您看要不要召集樞密院和兵部商議下一步對策?”司馬婉兒在一邊問道。
    自從司馬婉兒被楊競提拔成女官之後,一直在楊競身邊伺候,白天伺候文案,晚上伺候就寢,並且很得楊競的心意。
    “無妨”楊競笑道,“直接批複長平,讓他看著辦就行”
    “就這麽簡單?”司馬婉兒驚訝的問道。
    “能有多複雜?”楊競笑道,“長平是文武全才,可你說的上是出將入相。處理這個事情,還不是手到擒來”
    司馬婉兒按照楊競的意思,在折子上寫了“你看著辦”幾個字,然後派小太監抓緊送出去。然後很是好奇的問道,“陛下,既然首輔大人能力超絕,可是臣看著首輔大人上的折子,他好像很憤怒啊?”
    “哈哈,他能不憤怒嗎?”楊競樂不可支的說,“他感覺自己被玩了”
    見司馬婉兒不解的模樣,楊競接著說道,“其實長平在處理兀哈三部或者說民族問題上,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太過於依賴那些民族的上層了”
    “以前朕就和長平說過多次,一個國家之內,不要分什麽民族,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隻是有些習俗不同而已,不是什麽大事”
    “擅長種地的就種地,擅長養馬的就養馬,擅長經商的就經商。種地的可以用糧食換馬,經商的可以幫助賣糧食、養馬的則可以為經商的提供交通工具,大家互相幫助,好好生活,這多好”
    “當然了,可能由於現實的原因,這中間有些分歧需要彌合,但是直接教化各族百姓即可。本來長平也是認同朕的觀點的,可是在執行上卻出了分歧”楊競掰開揉碎的講。
    “敢問陛下,是什麽問題?”司馬婉兒崇拜的看著楊競。她從來就沒有聽過團結一家親的言論,她以前聽到的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論斷。
    “朕的意思是,所有的福利待遇直接發給各民族底層百姓,增加百姓對朝廷的認同。這樣持續幾十年,大遼境內各民族真的就是不分你我了,完全就是一家人,多好”
    “可是長平呢,非把有限的資源,投給了少數民族的上層人士。在他看來,穩住了上層,就穩住了底層百姓,這樣收益最大”楊競說到這,一副吃了蒼蠅的表情。
    “陛下,首輔大人這麽做不對嗎?這麽做的確節省了很多行政成本啊?”司馬婉兒不解的問道。
    “當然不對了。這樣一來,隻能不斷的喂飽少民的上層,底層少民根本享受不到朝廷的福利。而上層少民為了持續獲利,更會產生養寇為重的心態,不斷培養少民底層和梁族的區別,甚至刻意製造區別。隻有這樣,少民上層才有統戰價值、才能源源不斷的獲得特權”
    “而這個局麵,朝廷輸了,因為國家內部不團結;普通百姓輸了,因為他們的賦稅得用來供養少民上層。少民底層輸了,因為他們什麽都沒有獲得到。哦不,他們獲得了整個國家普通百姓的仇視”楊競一口氣說了很多。
    “總之,長平就是沒事找事,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楊競最後無奈的總結,“說白了,要麽你就是大團結,不分民族的團結所有底層百姓。要麽你就是拿住主體民族的力量,直接捏碎他們。就是不能這麽扯淡,那是夾生飯”
    司馬婉兒天資聰穎,一點就透,她立即聽明白了楊競的話,“陛下,既然您都看的這麽透徹了,為什麽不攔著首輔大人呢?”
    “長平是個人才,對朕也算是忠心,朕總想著,希望長平能夠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個世界、認識社會的發展規律”楊競突然有些傷感的說道。
    “想必首輔大人會理解您的苦心的”司馬婉兒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心疼眼前這個隻有20多歲的君主了。陛下仿佛不是年輕人,倒像是經曆了無數王朝更迭、曆史興亡的親曆者。
    “哈,萬事隻圖圓滿卻總有遺憾”楊競隨即灑脫的說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吳晉並不知道楊競在宮中和司馬婉兒的對話,他接到批複後,還以為楊競會授權他調動大軍、剿滅兀哈三部,沒想到隻有四個字“你看著吧”。
    吳晉這次到赤峰縣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隻帶了吏部尚書張湖隨行,張湖也看了楊競的批複,拱手說道,“閣老,給樞密院行文吧,調動遼北邊軍平叛”
    大遼的五大邊軍和兩個守備軍歸樞密院和兵部共同管理,兵部有統兵權但是沒有調兵權,樞密院有調兵權卻沒有統兵權,二者相互製約。任何一個成熟的政權,對於軍隊的管理,都是管理和調動分開的。
    由於樞密院不歸內閣統屬,所以張湖才對吳晉說給樞密院行文。
    “不必”吳晉擺一擺手,“給樞密院行文,就得驚動陛下。些許小事,不要再讓陛下操心了”
    “閣老,您這是?”張湖有些驚訝的問道。他聽出了吳晉的言外之意。
    “赤峰縣不是有100名守備軍嗎?本閣身為首輔,調動100名守備軍在赤峰縣轄區內執行任務還是可以的吧?”吳晉說道。
    “在本縣內調動駐縣守備軍,縣令就可以做到,更何況您這位百官之首了”張湖立即說道。
    別看楊競偶爾說說吳晉,那也隻是楊競可以,換成別人,你看敢不?就連張湖,父親張元是翰林院的掌院大學士,他自己是吏部尚書,對吳晉也是恭恭敬敬的,吳晉是大遼第一權臣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傳本閣的命令,駐赤峰縣的100名守備軍立即集結,隨本閣去平叛”吳晉威嚴的說道。
    張湖還想再勸勸,但是看見吳晉的眼神,又把話咽了回去,隻是拱手說道,“下官立即去辦”
    沒多久,100名守備軍就集結完畢了,吳晉身穿大紅色國公袍服,端坐在戰馬上,“將士們,隨本閣平叛”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