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在祀與戎
字數:2992 加入書籤
楊競這個人吧,在大臣的眼中是個很矛盾的人。有時候楊競特別仁慈,對於大臣們或者百姓們犯的一些錯,他並不是很在意。有時候楊競又很殘酷,不知道因為什麽事情就會暴怒。
就比如說上回處理拜沙漠教吧,楊競整整殺了2萬人,整個正月都在殺人。在大遼的大臣們看來,這根本沒有必要啊,無非就是些淫祀罷了。給他們取締了就是了,有必要這麽殺人嗎?
可是有些事,陛下又管的十分的鬆懈,就像銀子吧。陛下經常自己掏腰包補貼國庫、甚至直接給百姓發錢,這哪裏有一個君主的模樣?哪個君主不是因為錢才和大臣們吵架的?
他們不知道的是,楊競是個穿越者,他腦袋裏是他那個時代幾千年的治亂得失。他穿越而來的那個時代,絕大數人都被某教和某群體惡心的要死,甚至還吃了很多虧,有很多血的教訓,楊競肯定也是其中一員啊。
所以楊競穿越以後,開始有意識的規避這些事情,大臣們不理解也是對的,他們很多事情,已經被異時空的某些群體給透支了。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穿越前那個時空陝甘某亂,楊競就絕對不會對拜沙漠教痛下殺手。如果沒有某些果粉,楊競絕對不會讓政保署去記錄一些事情,讓金山去對衝李奇的軍威。說白了,楊競熟練的都有些讓人心疼。
果然,金山的捷報傳回襄平城後,那些文官的嘴都閉上了,沒辦法,李奇的軍功是情報傳來的,但是金山可是實打實的能拿出林丹汗的金印、閼氏和5個兒子啊,這玩意做不了假。
在政保署和宣傳司的有心宣傳下,大遼攻破林丹汗王庭、繳獲“天可汗之印”的消息又開始在天下傳播。那些文官們的話,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狄英,去傳旨。讓內閣首輔吳晉代朕到英烈祠獻捷,林丹汗的5個兒子在英烈祠斬首,金印存放在英烈祠”楊競下令道。
大遼的英烈祠裏供奉的是楊競就藩以後,所有在戰爭中犧牲的遼軍士兵的神位,從五品以上的有單獨的神位,從五品以下的有名字,享受大遼的香火。楊競安排了太監和宮女在英烈祠管理,以此來提高英烈祠的地位。
除此之外,大遼對外戰爭繳獲的帶有象征意義的戰利品,也擺放在英烈祠,用來供奉英烈。已經供奉的就有奴真王印、高句麗國王印、百濟王印、新羅王印,現在又有了天可汗之印。還有一些敵軍的軍旗之類。甚至大梁的左威衛大將軍印、山海關總兵印都在其列。
“另外,傳旨內閣次輔錢峰,代朕去千華山仙人台代朕祭天;傳旨內閣三輔趙石代朕去乾陵祭奠先帝。傳旨鳳凰長公主楊秀寧代朕去孝陵祭奠母後皇太後”楊競又下了旨意。
這也是楊競到了遼藩建立的傳統,有大事要祭祀天地,襄平城附近或者說整個大遼最有名氣的山就是千華山了,千華山的主峰仙人台,也就被楊競選為祭天的場所。第二高峰五神峰被選為祭地的場所。楊競這是派錢峰代表自己祭祀天地。
乾陵是楊競為先帝建立的衣冠塚,先帝正經的陵墓在長安城。祭祀先帝是皇帝才有的特權,也就是永安帝的特權。但是楊競為了和永安帝爭奪正統,才在襄平城建了先帝的衣冠塚,稱為乾陵。
平定突厥是先帝的夙願,不管楊競和先帝父子關係如何,這麽大事還是要稟告先帝一聲的,楊競派趙石代表自己去祭祀先帝。
吳晉、錢峰和趙石都是內閣大學士,都是宰相,是可以代表楊競進行祭祀的。
孝陵則是楊競生母李如嫣的陵墓,李如嫣被蕭太後害死,葬在了長安城西北的秋風垣,楊競就藩以後,派軍情司把李如嫣的陵樞運回到襄平城,在萬壽山修建了孝陵,安葬李如嫣,並給李如嫣上尊號母後皇太後、孝慈皇後。
讓楊秀寧代表自己去祭奠李如嫣,體現了對李如嫣的重視。楊秀寧當初還認了李如嫣為義母,成了大遼嫡公主。讓楊秀寧去祭祀李如嫣,正合適。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楊競通過大規模祭祀,更加讓遼藩百姓認為,突厥的覆滅,是大遼、是楊競的功勞。這也是楊競想要達到的效果。
內閣幾個大學士接到楊競的旨意後,一方麵知道,這是自己的榮耀,畢竟代帝祭祀是殊榮;一方麵心裏也在哀歎,陛下的手段還是高明,他們都不知道陛下派金山的這一個神來之筆,能達到如此的效果。
前段時間還在嘰嘰歪歪的一些文官們,這個時候也不敢再說什麽了,畢竟形勢已經明朗了。不過他們倒也不氣餒,攻擊陛下麽?有的是機會。
不過機會並沒有像他們想象中來的那麽快,就在幾個大學士和楊秀寧完成祭祀以後,禦史台監察禦史何銘上了一道折子,彈劾吏部文選司主事郎平、吏部教育司主事張秋、通政司郎中趙震等13名文官貪贓不法事。
大遼的監察機構是禦史台,禦史台的主官是左督禦史,從一品。現任的左都禦史是秋華。下設右督禦史、副督禦史、巡察禦史和監察禦史。監察禦史正七品,品級較低。
何銘是三年前中的進士,還是個三甲,所以被分配到禦史台,從正七品的監察禦史做起,讓內閣奇怪的是,他一個剛剛中了進士不久的七品小官,怎麽敢一次彈劾那麽多官員的?而且他怎麽掌握那麽多證據的?
折子送到楊競手中,楊競批紅,“觸目驚心,著三法司嚴查”
其實何銘這麽做,完全是政保署授意的。政保署把掌握的證據交給何銘,讓何銘上折子,畢竟政保署直接出麵不太好。
何銘也願意接手這個任務,畢竟這是一舉成名的好機會。如果說平時,何銘一次性彈劾這麽多官員,他還有顧忌。現在政保署出麵了,那就是陛下的意思啊?天上掉下來的功勞,不幹才是傻子。
沒錯,這13名文官就是前陣對楊競陰陽怪氣、被政保署記錄在案的官員。
喜歡大梁遼王請大家收藏:()大梁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