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6章 正是鉛毒
字數:3391 加入書籤
林婉婉繼續說道:“歲月流轉,多年之後,富貴如過眼雲煙般消散,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麵。”
“富貴人家規矩大,偏偏孩童生性活潑,是最不講規矩的。父母為了防止孩子莽撞行事闖出禍端,便想出法子,讓孩子飲用安神湯,期望他們能安靜下來。”
“普通安神湯以蓮須、麥冬為主藥,再加些甘草、石蓮肉等調味。大戶人家珍珠如土金如鐵,名貴藥材如人參等也一股腦加進去。”
“如此一來,藥材越添越多,藥效也愈發強勁,孩子們整日都處於昏昏沉沉的狀態,自然也就不會到處闖禍了。”
“醫家有一種治病救人的方法,叫做以毒攻毒。砒霜用的巧妙,也能治病救人。但小小的安神湯,本無需用到這般手段。
“偏偏這戶人家不通醫理,往裏麵加了一味不該加的毒物。就這樣,數代人自幼便主動服毒,子孫的運勢又怎能好得起來呢!”
吳融質問道:“林娘子講的這個故事,與穆兒的病情有何關聯?”除了安神湯和安神丹兩個相近的名字。
林婉婉目光透著絲絲寒意,冷冷說道:“自然是因為皇孫最後吃的東西,不是宮宴上的龍涎香酥,而是齊王妃從娘家陪嫁來的,天水趙氏秘製的安神丹。”
目光如炬地看向望向吳漳,“王爺不妨看看,你手中的丹方裏,是否有一味名為‘鉛藥’或者‘鉛粉’的藥材。”
吳漳迅速用手指在兩張新舊不同、筆跡各異的藥方上滑動查看。
吳融見他忙不過來,搶過一張紙幫忙查看,很快便看到那預料之中的字眼,興奮地叫出聲來:“果真有!”
吳杲難以置信道:“鉛怎會有毒?”
鉛在此時用處頗廣,裝飾、鑄器,而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女子梳妝所用的鉛粉,塗抹之後,麵容潤白服帖,更添嬌美。
林婉婉暗歎一口氣,鉛有毒這件事,也是到了近現代才被確切考證出來。在漫長的歲月裏,它早已深深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麵麵。
時人沒有這樣的認知,花想容生意火爆,但因其水粉沒有添加鉛粉,上妝效果不如添加了的,所以銷量一直不太理想。
林婉婉耐心解釋道:“若人接觸鉛過多,初期會時常感到倦怠乏力,身體好似被抽去力氣,行走稍久便覺疲憊不堪。漸漸地,還會出現腹痛難忍的症狀,同時伴有頭暈目眩。這皆是鉛毒在體內作祟,損害髒腑,阻滯經絡。”
“僅僅接觸就已然如此,更何況是服食呢!”
林婉婉緊接著又拋出一個更為簡便的方法,“皇孫所患丹毒,實為鉛毒。
隻要驗看齊王府其他公子、娘子,以及天水趙氏服用過安神丹的人,他們的脈象自可說明一切。”
誰都沒料到,林婉婉一出手便是如此狠辣的招數。
吳愔本就難堪大用,所以推兒子出來討巧,如今不光他的長子保不住,其他兒子同樣也難以幸免,幾乎等同於廢掉了齊王一係所有人的繼承權。
即便吳愔現在重新生育子女,也難以占到任何便宜了。
皇位就在那裏,理論上隻要姓吳都可以坐上去,隻是繼承順序有所不同。但若是有其他選擇,又有誰會讓一個從小就中毒,隨時可能丟掉性命的人繼承皇位呢?
林婉婉低垂著頭顱,“皇孫這些年不說一天三頓,至少是隔三差五服用安神丹壓抑本性。他的身體底子想必是極好的,否則也不可能捱到今日才發作。”
早就無聲無息地夭折了,八歲的孩子,在民間來說,都算是養住了。
太醫們平日所請平安脈,對象隻有大人,不包括孩子。
兒科,絕不能簡單地將孩子看作是縮小版的大人,這是一門截然不同的學科。
平日裏,即便孩子頭疼腦熱請太醫診治,由於實在沒有接觸丹藥的機會,所以丹毒這個選項自然而然地就被排除了。
這兩日,各種方法都已經試過了,到最後,就隻剩下這個看似最不可能的可能。
吳杲放在禦案後的手緊緊攥起,想到孫子竟在自己眼皮底下服毒,心中又驚又怒。他不禁暗自思忖,自己身邊是否也有人在暗中投毒呢?
吳杲聲色俱厲地質問太醫令:“太醫令,可有此事?”
外表看起來比韓騰還老邁的太醫令甄溫綸,顫顫巍巍地站出來,回稟道:“陛下,醫書上記載,鉛,味甘,無毒。”
林婉婉小聲嘀咕道:“我當初聽聞這個故事時,還隻當是個笑話。”
如今,這個笑話卻在皇家真實上演了。
既然吳穆不是在宮宴上遭了暗害,那麽責任就該重新劃分了。
尤其是那些手下人被三司帶去問話的清白部門,憋屈著當了兩天孫子,此身終於分明,立刻換了一副嘴臉,紛紛向吳愔發難。
夫妻一體,罪過是天水趙氏的,但吳愔也跑不了。
若照林婉婉的推測,宮宴下毒是子虛烏有,但吳愔強搶民醫,屠戮太醫和良民卻是不爭的事實。
眼下一切都隻是基於林婉婉的推測,吳杲依舊派出人手去查驗。先前進過齊王府的太醫們,且不說他們在心理上能否接受,單從立場上來說,就已經難以保持清白了。
好在太醫院還有幾個留守的太醫,他們對大殿上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正適合承擔此項查驗任務。
另有幾個兼習醫理的官員,主動請求參與此事。他們的專業水平不知,但吃瓜夠用了。
林婉婉暗自慶幸,還好沒有將外頭那些好不容易逃過一劫的民間大夫牽扯進來。
她也不想想,皇家和二流世家的笑話,是一群小民能看的嗎?
此時,袁奇微微張開嘴唇,和身邊的人小聲吐槽道:“這有何難,把天水趙氏的族譜翻出來一看便知。” 看看他們家族的孩童夭折率是否不合常理。
旁邊的官員悄聲回應,“這得是禮部的事兒!”
而站在殿中的新貶禮部侍郎陳景同,正一臉晦氣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