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16章 賣女買牛

字數:3660   加入書籤

A+A-


    送走了盧照對發小的一片“關心”,段曉棠想去找將士們聊一聊,他們今日的所見所聞。
    長期在封閉緊張,甚至遊走於生死一線的環境中,乍然和外界接觸,他們的內心作何感想?
    如果他們不曾因為兵役而投軍,今日之所見,或許本就是他們原本平凡卻溫馨的生活畫麵。
    段曉棠到時,一群人正圍著篝火說話。其中幾人還手持草編扇子,輕輕扇動,右武衛的軍士果真是多才多藝。
    段曉棠和範成明絲滑地融入其中,問道:“剛才在聊些什麽?”
    孫昌安苦大仇深地說道:“民生多艱!”
    段曉棠眉頭緊皺,問道:“聽說了什麽?”文城這地界,發生什麽“艱難”之事都不足為奇。
    孫昌安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說道:“將軍,你還是別聽了,聽了肯定會不高興的。”
    段曉棠的喜好難以捉摸,但作為忠誠老下屬,孫昌安還是知道上司有哪些表露於外的雷點。
    段曉棠無所謂道:“文城這片地界,還有什麽是我沒聽說過的!”
    當初殺俘宣判時,一樁樁一件件,那些人性中的陰暗麵,早已讓她見怪不怪。
    範成明語氣輕佻,“段二聽不得,還有我呢!”
    “說!”
    孫昌安語氣莫名地深沉,“我們今天不是賣牛嗎?時不時要和本地百姓聊上兩句。”
    “然後有個人就說,他家買牛的錢東拚西湊都還差點,於是——就把女兒賣了!”
    段曉棠以為自己聽錯了,驚訝地重複道:“賣女買牛?!”
    孫昌安沉默不語,其他將士或有幾人點頭確認。
    篝火在夜風中搖曳,段曉棠臉上的表情在火光中若隱若現,但可以想象,此刻她必定是滿臉憤怒。
    段曉棠的手因激動而微微顫抖,“一個活生生的人,自己的親生女兒,竟然還不如一頭牛重要嗎?”
    孫昌安長歎一口氣,“還真是比不上!”
    “我問過那人緣由,他說前番民亂,家裏死了不少人,田地沒人耕種,糧食收成不好,眼看就要餓死!”
    “一頭健牛能抵得上三四個男丁,女兒在家裏白吃飯,出不了多少力,不如賣了換牛,還能讓一家人活命。”
    這番話聽起來似乎合乎情理,但卻讓人感到脊背發涼。
    孫昌安等人過去家境不好,也曾目睹過賣兒鬻女的慘狀。若非父母實在不是東西,或者家裏實在有邁不過去的檻,誰又會忍心將親生骨肉舍棄呢?
    賣身換牛,這個理由,終究還是差點“火候”!
    那個不知年紀相貌的女子,恐怕也沒有想到,她好不容易熬過了兩年的戰亂,最後卻因為一頭牛,被家人無情地賣掉。
    範成明本是沒多少底線的人,但他自認還有人性。
    紈絝圈子裏有不少浪蕩傳說,比如——愛妾換馬。同樣是拿人換牲畜,聽起來似乎沒什麽差別。
    但說得難聽些,妾室什麽地位,一匹駿馬又是什麽價錢!能和親生骨肉,一頭隻能耕地的牛相提並論嗎?
    段曉棠的聲音低沉而壓抑,問道:“那人是哪裏人?哪一家知道嗎?”
    孫昌安搖了搖頭,“當時太亂太忙了,根本沒留意。”
    對現在的他而言,五貫錢並不是大數目。哪怕從前困窘之時,他也不會因為這等看似“正義”,實則可笑的緣由,賣掉家人。
    段曉棠的嘴角勾起一抹略帶嘲諷的笑意。她以為的惠民工程能造福百姓,結果“逼”得百姓賣兒鬻女。怎麽不算平添罪孽呢!
    曾秋娘年老色衰,但因為地處繁華的長安,所以能賣出五貫錢的“高價”,她的價值僅僅相當於一頭牛。
    不知文城這家人缺口有多大,但能被父母家人賣掉的女兒,不是妙齡少女就是年幼孩童,竟然連五貫錢都不值!
    一個活生生的人,竟然連一頭牛都比不上。
    段曉棠的聲音更加低沉,問道:“這樣的事情多嗎?”
    孫昌安果斷答道:“隻聽說這一樁。”還是因為太過離譜,才拿出來和人說道。
    範成明連忙轉移話題,“我們還是說點正常人的事,其他百姓怎說的,對我們南衙的牛羊有何評價?”
    說到這個話題李開德就來勁兒了,“自然是誇我們南衙武功赫赫,回去要和街坊四鄰念叨幾句,讓他們也來開開眼界。”
    不過這種臨時組團來的湊熱鬧群眾,除非家境殷實,否則大概也隻能是來看個熱鬧罷了。
    畢竟哪怕是最便宜的羊,算下來價格也不低,倉促間和陌生人拚團購買,不僅錢帛,連售後都無法保證。
    最可能的結果,無非是添一點錢,在城門口買其他人拆分出來的牲畜。
    第二天,南衙特供交易市場繼續開業。
    段曉棠遠遠地掃了一眼,隻見人流量比昨天還要多,卻不知其中有多少人的錢財,是賣兒賣女拚湊而來的。
    今天段曉棠沒有在高台之上充當吉祥物,而是在文城附近的官道上守著——杜喬快到了。
    明明大家都是前後腳從並州離開,結果杜喬不僅回了太平縣,將積攢的事務全部處理妥當,還能帶著縣中的大戶組團來文城采購。
    可想而知,大軍前行的速度有多麽緩慢!
    段曉棠的望遠鏡,從前是為了觀察敵人,現在則是為了迎接朋友。
    不過這點可憐的能見度,終究還是比不上人肉探查。於廣富已經騎著馬沿著官道向前,準備接應杜喬。
    段曉棠根據腳程估算,隻能得出杜喬大約是今天上午到達的結論,至於具體時間,那就無從得知了。
    在大吳,雙方見麵靠得不是聯係,而是緣分。
    好在杜喬也知道事關重大,大軍一旦啟程,他們雖然能夠追上,但那時想要順利將牲畜領出來,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因此,杜喬絲毫不敢怠慢,不僅提前處理了縣中的事務,還親自帶著縣中的大戶們前來采購。
    不一會兒,於廣富的身影出現在官道盡頭,段曉棠不用問,就知道杜喬來了。即刻翻身上馬,策馬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