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0章 遺禍萬年

字數:3796   加入書籤

A+A-


    顧小玉眨著圓溜溜的大眼睛,臉上寫滿了困惑。他雖算不清複雜的數字,卻清楚記得自己早過了 “兩歲”,那明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顧小玉小短腿一邁,轉身抱住顧嘉良的衣擺,仰著小臉強調,“祖父,小玉四歲了。”
    顧嘉良彎腰摸了摸孫子的頭頂,耐心解釋,“傻孩子,你虛歲四歲,實歲剛滿兩歲半。”
    “虛歲、實歲?” 顧小玉歪著腦袋重複,眉頭皺成了個小疙瘩,顯然沒聽懂這兩個詞的差別。
    嘉良盡量說得通俗,“虛歲啊,就是你在人間過了幾個年;實歲呢,就是從你出生那一天算,實實在在過了多久。”
    顧小玉雖小,對 “生日” 和 “過年” 卻記得格外清楚,生日有好吃的長壽麵,過年有壓歲錢和新衣裳,都是讓他歡喜的事。可 “虛歲”、“實歲” 還是像繞口令似的,讓他糊裏糊塗。
    王玉耶在一旁看著,心裏急得不行。這可是驗證 “神童” 的關鍵時刻,哪能讓祖孫倆一直糾結年齡。
    深知自己在這群大佬麵前沒多少插話的餘地,隻能悄悄扯了扯顧盼兒的衣袖,壓低聲音提醒,“讓小玉背一段試試。”
    她聲音雖小,可雅間裏靜得能聽見呼吸聲,該聽到的人都聽清了。
    顧盼兒定了定神,壓下心頭的慌亂,盡量讓語氣溫柔,“小玉,還記得剛才在樓下看的那首詩嗎?娘給你念過的,‘問道南山,長春西汀’……”
    所有人都在乎第一名,誰會記得第二名呢?更何況當時顧盼兒腦子近似一片空白,哪裏知曉顧小玉後來念的是哪一首。
    她隻知道,顧小玉第二次也記住了。
    熟悉的開頭一出來,顧小玉果然順著往下背,“時年總角,青梅素衣。風霜苦困,厚樸黃蓮……” 童稚的聲音在雅間裏回蕩,每個字都咬得格外清楚。
    可背到 “福兮,禍兮” 之後,顧小玉忽然頓住了,小嘴巴張了張,卻沒再出聲。
    剛才熱鬧了半天,記憶已經漸漸淡了。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了,剛才還輕鬆的氣氛瞬間緊繃,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
    王玉耶雙手緊緊絞著帕子,緊張得比當年自己出嫁卻扇時還要厲害。
    顧盼兒強作鎮定,小心翼翼地提示,“安 ——”
    顧小玉眼睛一亮,順著殘存的記憶接上,“安非他命!”
    最後四個字落下,雅間裏的人都鬆了口氣,懸著的心總算穩穩落回了原位。
    在場的人都清楚,以顧小玉兩歲半的年紀,能做到這一步已屬難得。
    同齡的孩子,好些還在為說清一句完整的話掙紮,他卻能字正腔圓背完一首詩,即便需要提示,也足夠讓人驚歎。
    不過,大佬們雖認可顧小玉的記性,對詩的選材卻頗有微詞。
    孩子年紀小,正是培養文學審美的時候,怎麽能受這些粗製濫造的詩文“荼毒”呢!
    這群老學究在三樓的文會上表現寬容,以鼓勵為主,可真到了 “正本清源” 的時候,批評起弟子或 “異端” 來,把人罵哭都是輕的。
    顧盼兒不得不硬著頭皮解釋,“此詩名為《複方偶得》,乃是濟生堂林娘子所作。除了三味草藥,還嵌入了幾樣外邦奇藥,並非尋常詩文。”
    王玉耶連忙在一旁點頭附和,“是這樣的!林娘子心思巧,特意把藥名嵌進去的。”
    她都想問問林婉婉手裏有沒有長春西汀,說不定能治治馮睿達那長歪了的腦子。
    林婉婉作詩的本事一般,這首《複方偶得》若不特意解釋,旁人隻會當是初學者的 “湊字” 之作,壓根看不出其中潛藏的巧思。
    這會兒老學究們就著詩句琢磨半天,也沒分辨出哪些是 “奇藥”,隻能暫時按下不提。
    但這些都不是眼下的重點。
    不少人都知道顧盼兒和林婉婉交好,為了排除兩人私下“串通”的可能性,保證驗證結果的公平性。
    王不曜隨意從眾人帶著的書卷中抽出一冊。“考題”隨機,所有人都沒法串通了。
    這龐大的“題庫”,別說孩子,連成人也無法提前押題。
    王不曜特意放柔了語氣,柳月娥和顧盼兒在一旁幫著哄,顧小玉雖有些懵,卻也乖乖配合。
    一番測試下來,結果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不管是淺顯的童謠,還是晦澀的古文,顧小玉隻要聽一遍,都能斷斷續續背出來。他不懂詩文的意思,卻能精準記住字句。
    真正的限製隻有篇幅,太長的記不全,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記住的內容會慢慢減少,典型的 “短時記憶” 天賦。
    王不曜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語氣格外和藹,“小玉,還會背什麽?再給爺爺們背一段好不好?”這考的是平時積累。
    折騰了這麽久,顧小玉也有些累了,打了個小小的哈欠,慢騰騰地開口,“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多糖,一個微辣。”來自舅舅多次鞏固的成果。
    剛開始聽 “北冥有魚”,老學究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雖非儒家,卻也是先賢經典。小小年紀能背這個,可見家教不俗。
    有人甚至開始琢磨,顧嘉良不好黃老,怎麽孫子張口就來。
    顧嘉良一聽開頭就暗道不好,想捂顧小玉的嘴已經來不及了,隻能尷尬地坐在原地,擺出一副 “躺平任嘲” 的模樣。
    可聽著聽著,老學究們的表情就變了。
    有位正端著茶杯的,沒忍住“噗” 地一聲把茶水噴了出來,嗆得連連咳嗽。
    這事往大了說,算 “褻瀆經典”,可誰會跟一個兩歲半的孩子計較?他連 “褻瀆” 是什麽意思都不懂,更別提 “經典” 了。
    顧嘉良哭笑不得地解釋,“諸位莫怪,這是小玉舅舅教來逗他玩的,那也是個孩子,沒旁的意思。”
    王不曜挑眉,帶著幾分調侃問:“也是兩歲半?”你家總不能紮堆出神童吧!
    顧嘉良:“八歲!”
    王不曜又轉向顧小玉,笑著問:“小玉,你知道這幾句話說的是什麽嗎?”
    顧小玉眨巴著眼睛,一臉天真,“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