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7章 釀酒野果

字數:3739   加入書籤

A+A-


    趙瓔珞打著逛街買土產的旗號,把街麵上事關衣食住行的鋪子幾乎逛了個遍,小玩意兒買了滿滿一堆。
    荊秋靈見她身後的護衛付錢付的爽快,差點眼皮直跳。
    奢侈無度的她見過、精打細算的也見過,但這麽“不講究”的,還是頭一次見識。
    簡直花錢不眨眼。
    趙瓔珞自認為她相當的克製,沒有祝明月、林婉婉掃貨的豪邁,頂多算“小打小鬧”。
    但在荊秋靈看來,已經有幾分敗家的氣象了。
    兩人帶著仆婢護衛東遊西逛,趙瓔珞甚至轉到了糧鋪裏,將常見的糧食價格都打探了一遭。
    唯獨沒有見到紅薯的身影。
    她轉念一想,糧鋪裏賣的的都是“幹糧”,紅薯應該算濕貨。
    太平縣的糧價比周邊地區略低一些,雖低得不多,卻能看出這裏的糧食供應還算充足。
    趙瓔珞其實更想知道,本地官鹽和私鹽的價格,隻不過貿然打聽容易引人懷疑,隻能暫時放到一邊。
    讓她疑惑的是,這時候正是紅薯收獲的季節,可她在街市上轉了一圈,卻連一顆紅薯都沒瞧見。
    據荊秋靈介紹,本地的菜市通常隻在上午開市,她們下午出門,早就散市了。
    兩人帶著仆婢護衛東遊西逛,不知不覺就把兩條大街逛完了。
    趙瓔珞感覺腳底有些發熱,問道:“秋靈,本地最熱鬧的酒樓是哪一家?吃食最好的。”
    許多地方名聲最盛的熱鬧去處是秦樓楚館,她們兩個女子自然不方便去,找的是正經的酒樓。
    荊秋靈這會也覺得有些累了,她的娘家和婆家雖都是本地大戶,但她上酒樓打牙祭的機會少之又少。
    好在也知曉本地哪家館子的吃食最地道,略一思索便報出名字。
    趙瓔珞對太平縣的街巷分布早有大致印象,當即拽上荊秋靈的衣袖,“我們就去那兒。”
    兩人並肩穿過幾條街巷,很快就找到地方。
    酒樓雖不算富麗堂皇,卻也幹淨整潔,趙瓔珞沒有選包廂,徑直帶著荊秋靈走到大堂一角的桌子坐下。
    旁邊跟著幾位膀大腰圓的護衛,一身利落的勁裝,眼神銳利,尋常食客見了,自然沒膽量上前招惹。
    趙瓔珞摘下帷帽,露出明豔的麵容,對著迎上來的夥計語氣自然地問道:“你們這兒有餶糘嗎?”
    那熟稔的模樣,仿佛是常來的老客,沒有半分扭捏。
    夥計見多了形形色色的客人,少見這般爽快的女子,連忙笑著回道:“有!小店的餶糘是現做的,外酥裏糯,娘子要不要嚐嚐?”
    趙瓔珞轉頭看向荊秋靈,語氣帶著幾分隨意,“秋靈,你有什麽想吃的,隻管跟夥計說,不用客氣。”
    荊秋靈聽夥計報了一長串菜名,聽得她眼花繚亂,壓根沒了主意,隻能有些局促地看向趙瓔珞,“我…… 我也不知道點什麽,還是你定吧!”
    趙瓔珞溫和地問道:“你可有忌口?”
    荊秋靈連忙搖頭:“沒有沒有,我不挑的。”
    趙瓔珞不再猶豫,直接對夥計報菜名,“一壺香茅飲,煮餅、豌豆糕、餶糘各來一盤。就這些,盡快上。”
    正兒八經的下午茶。
    夥計麻利地應下,“好嘞!娘子稍等,馬上就來!”
    太平縣商業不振,連帶著高端酒樓也沒有幾桌客人,顯得有些冷清。
    趙瓔珞聽不到什麽市井閑談,便主動引著荊秋靈說話,一會兒問起太平縣的風土人情,一會兒又旁敲側擊地打聽杜喬就任太平縣後的一舉一動。
    順便透露一些張法音的喜好,畢竟往後荊秋靈作為本地官眷,與張法音免不得常來常往,多些了解總是好的。
    荊秋靈本就是個熱心人,有問必答,還時不時補充些細節,兩人聊得頗為投機。
    不多時,夥計就把點心和飲品端了上來。
    煮餅、豌豆糕,趙瓔珞往常都嚐過,杜喬曾在信中提過、名稱頗為生僻的餶糘,卻是頭一次見。
    杜喬說它外酥裏糯,乃是無上美味,還有養胃之效。
    真端上了桌,趙瓔珞仔細一看,卻忍不住笑了,從外表就確定它屬於烤餅大家族的一員。圓形的餅身,表麵撒著芝麻,還帶著烤得金黃的焦痕。
    她拿起一塊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簌簌掉渣,內裏卻帶著幾分軟糯,除了雞蛋、鹽、芝麻等常見調料,還隱約嚐出了花椒葉的清香,口感確實特別,卻也沒到無上美味的地步。
    至於杜喬說的養胃之效,趙瓔珞懷疑是因為它口感酥脆,不好消化,讓人隻能慢慢吃、細細嚼,從而間接起到了養胃的作用。
    她忍不住在心裏失笑,為何要相信一個廚藝糊弄學忠誠信徒的美食推薦。
    兩人在酒樓裏慢慢吃著點心,喝著香茅飲,休息了約莫小半個時辰,才起身結賬,溜溜達達地往縣衙方向走。
    路過一條窄窄的巷子口時,趙瓔珞的腳步突然頓住,她終於看見了苦尋不得的東西。
    巷子口的牆根下,蹲著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婆婆,身上裹著一件打了補丁的舊襖,蜷縮著身體,麵前擺著一個小小的竹籃,籃子裏裝著十幾個拳頭大小的紅薯,沾著些許泥土,一看就是剛從地裏挖出來的。
    荊秋靈見趙瓔珞盯著那籃子貌似平平無奇的紅薯看個不停,眼睛陡然瞪大。太平縣收獲的紅薯,大多是親友間私下交換,少有拿到市場上公開售賣。
    趙瓔珞步走到老婆婆麵前,彎下腰,語氣溫和地問起價來,“婆婆,你這籃子裏裝的是什麽,怎麽賣的?”
    老婆婆實在沒辦法了,才頂著寒風,把家裏吃不完的紅薯拿到城裏來賣,可從早上賣到現在,也隻賣出幾個,剩下的還在籃子裏。
    這會兒見有人詢價,她渾濁的眼睛裏瞬間亮起一絲光,連忙直了直腰,聲音帶著幾分沙啞卻充滿期待地回道:“紅薯。”
    她抬頭看了看趙瓔珞和荊秋靈,見兩人都頭戴帷帽,看不清容貌,隻從衣著上判斷。
    荊秋靈的打扮像是本地大戶人家的娘子,趙瓔珞的衣著料子更精細,口音也不像本地人,想必是外地來的。
    老婆婆心裏有些發怵,怯生生地說了下半句,“釀酒的野果。”
    趙瓔珞聽到這個說法,忍不住笑了,重複一遍,“釀酒的野果?你這籃子裏剩下的紅薯,我全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