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7章 藥市交易
字數:4122 加入書籤
他們寄住的道觀果然守信,給捐了功德錢的貴客分了一座獨立的小院子,裏麵的屋子全是大通鋪。
林門師徒幾人正好住一間屋。
天黑前,趙大夫又仔細交代,“晚上若是聽到動靜、或者有什麽事,直接大聲喊出來。”
他們此行不僅帶了藥工,還有護衛,對付一般的蟊賊綽綽有餘。
林婉婉重重地點頭,“嗯。”
林門弟子本性大多乖巧,再加上跟著林婉婉這個苟中聖手,早就養成了謹慎行事的習慣。
這會天色已晚,沒人鬧著要去參觀道觀,往後白日有的是功夫。
眾人早早吃過簡單的夕食,卻都沒什麽睡意,便互相抽背考校醫書。
這場麵,怎一個“地獄”了得。
山中不知歲月長,可天亮得是真早。
更準確地說,山裏的生物鍾,比長安早了不少。
天色剛蒙蒙破曉,趙大夫就把眾人叫了起來,簡單洗漱後,從道觀飯堂取了些烤餅、鹹菜當幹糧,便帶著裝藥材的手推車,徑直下山趕往藥市。
林婉婉一行人抵達穀口的藥市時,市場上小一半的攤位都已經有了主人。
有的在鋪葦席,有的在擺藥材,還有的已經和買主討價還價起來。
他們明明就住在附近,天亮就趕來,真不敢想其他采藥人、藥商是什麽時候出發的,說不定天沒亮就摸黑來了。
這片藥市設在穀口一片開闊的空地上,還沒走近,混雜著各種草藥的香氣就撲麵而來。
林婉婉一行人找了個相對人少的角落停下手推車,將車上裝著人工種植藥材的麻袋一一卸下來。
旁邊的攤主見他們人多勢眾,連說話的聲音都不由得小了一些,時不時偷偷往這邊瞥一眼,好奇這夥新人是來賣什麽藥材的。
攤位很快布置妥當。
兩大麻袋炮製好的大黃和黃芪是主角,根莖飽滿,切口平整,透著規整的底氣。
為直觀展示,攤位前還擺了兩株新鮮帶泥的樣品。
除此之外,攤位角落還零散放著些柴胡、桔梗、黃芩之類的邊角藥材,都是人工種植的副產品,量不算多,也能湊個品類豐富的樣子。
綜合算下來,他們攤位的藥材總量不算少,但產品價值並不算高。
所有藥材的年份都沒超過五年,在講究越陳越貴的藥市上,隻能算中等偏下的貨色。
偏偏這麽個平價攤位,一下子圍了十幾二十號人,就顯得有些太高調了。
趙大夫對著林婉婉說道:“你帶幾個小的出去轉一轉,探探情況。”
林婉婉當即爽快應下,帶著杜若昭、廖金仙、齊蔓菁三個徒弟,樂嗬嗬地紮進了藥市的人流裏,去感受這份山野間獨有的煙火氣。
她們並非走馬觀花,而是直奔那些也在售賣大黃、黃芪的攤位,都是競爭對手,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
杜若昭小聲說:“師父,他們家的黃芪粗細長短不一,還帶著不少須根。”
廖金仙補充道:“而且色澤暗淡,炮製得並不均勻。”
齊蔓菁總結道:“品相不如我們的。”
於製藥一道上,她們都隻是初學者,但見識過不少好東西。
一句“和我上課見過的不一樣”,不說通殺全場,至少能篩掉八成的殘次品。
幾人這麽一通交流,底氣是越來越足了。
人工種植的藥材和野生藥材,更多的是差異化競爭。
林婉婉信心十足,“走,我們回去和趙大夫他們說一說。”
趙大夫聽了林婉婉的回報,輕輕頷首,“和先前預想的差不多。”
他心裏有底,便一排安然地坐在馬紮上,準備迎接客人,
趙大夫從前診脈開方,並不會做生意,如今不過是仗著江湖經驗老道,才挺身而出。
他們攤位上的藥材碼得整整齊齊,雖稱不上精品,卻透著一股與眾不同的規整。
精準滿足強迫症患者的審美,但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大黃和黃芪的年份相近,都是三年生,連根莖的大小、粗細都相差無幾,仿佛是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難道趙大夫搗了終南山中哪位大黃老祖、黃芪老祖的洞府,把人家一胎多寶的子子孫孫都收來了?
要不然,野生藥材哪能長得這麽整齊?
雖說二、三年生的藥材在藥市上隻能算中下等貨色,但架不住趙大夫的貨量大且勻。
不多時,就有幾位藥商被這獨特的整齊吸引,湊到攤位前看貨。
出門跑藥市的客商,個個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掃一眼攤位的陣仗,就能大致判斷出賣家的身份。
趙大夫衣著整潔,談吐沉穩,既沒有采藥人身上的泥腥味,也沒有藥商那般市儈的精明,大概率是位行醫多年的醫者。
隻不過他身後的陣容著實有些出奇,穿著樸素的女子、皮膚黝黑的莊稼漢、還有腰間配刀的護衛。
這在以采藥人、藥商為主的藥市上,著實少見。
一位留著山羊胡的客商率先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撿起一根炮製好的黃芪,放在鼻尖輕輕嗅聞。
片刻後,他才抬頭問道:“老丈,你這三年生的黃芪,一斤要價幾何?”
趙大夫靠在身後的手推車上,老神在在地說道:“老夫這些藥材都是精心炮製好的,不用買家再費心處理,一斤四十文。”
客商一聽,當即皺起眉頭反駁:“老丈,你這是長安的價錢,這裏可是子午道。”
趙大夫早有準備,輕描淡寫道:“我們也可以在長安交貨。”他去長安,還更方便呢!
客商顯然沒料到對方還有長安交貨的底氣,愣了一下,又追問道:“你的黃芪,都是這般品質?”
趙大夫輕輕點頭,語氣裏帶著幾分篤定,“這些都是老夫親手種出來的,從育苗到采收,再到炮製,都是按統一的法子來,自然品質如一。”
客商這下是真的驚訝了,手裏的黃芪都差點掉在地上,“種出來的?!”
趙大夫輕聲道:“郎君,正因為是種出來的,所以才敢誇這個海口。
旁邊也有品相好的黃芪,但十根裏頭難免有幾根歪瓜裂棗。
你買十斤,去須除雜,損耗的可是實實在在的本錢。老夫這藥材,別的不敢說,就是規整,十斤進去,十斤出來,藥力還一般均勻。”
趙大夫頓了頓,繼續說道:“對於我們行醫開方的人而言,藥力穩定,遠比單看年份更要緊。”
子午道藥市隻是第一站,接下來趙大夫會在長安周邊諸多藥市上巡回擺攤,打出濟生堂人工種植藥材的名聲。
讓更多人知道,人工種植的藥材也能有好品質,也能成為穩定的貨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