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為祖國獻上元旦禮物

字數:6666   加入書籤

A+A-


    畫麵切至京都,晨光未散,人民大會堂燈火通明。
    全國頂尖曆史學者、高校曆史教授紛紛接到緊急通知,所有教學任務與在研課題暫停,統一召集至會堂
    隻為一項緊急任務:文物鑒定。
    進場前,他們的手機與一切通信設備被集中保管,連通外界的唯一方式被切斷。
    任興國與文化部長並肩走上講台,聲音莊重。
    “ 各位教授,各位同誌。”
    “ 這次叫大家來的原因,是因為有人無償向國家捐獻了一批文物。”
    “ 後天就是元旦了,希望大家能在元旦前完成文物的鑒定工作。”
    “ 為祖國獻上生日禮物。”
    任興國話音落下,大門緩緩打開。
    一排排身著白手套的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木箱、恒溫箱、錦盒一一抬入,細致擺放在人民大會堂內。文物數量之多,令人瞠目。
    一件接一件地運進來,整整搬了半個小時仍未結束。
    這正是選擇人民大會堂的原因之一——全國再無第二處場地,能同時容納五百多件國寶級文物。
    哪怕是如此恢弘的會堂,長桌已被擺滿三層,連走道都臨時架起展示台,一件件文物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一開始還在交頭接耳的教授們,頃刻間集體噤聲。
    然後,爆發出第一聲驚呼:
    “這是……這是商代的雙羊尊?!這不是被英博定為鎮館之寶的嗎?!”
    “獸首!我看見三個獸首了!蛇首、雞首、羊首全在!”
    “天哪……這是《女史箴圖》!這是我們學術界公認永無歸期的孤本!”
    “曜變天目……這不是早年間日本官方聲明‘永久典藏’的嗎?!”
    “虎食人卣?!我上個月還在寫他的研究論文!這不可能……我竟然能親眼看到它!”
    驚呼此起彼伏,原本端坐的教授們紛紛站起身,或是探身眯眼細看,或是上前撫摸、繞行端詳,像久別重逢的親人般。
    幾位老教授激動得聲音顫抖,眼眶泛紅。
    “這些文物……流浪海外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現在,真的回來了?”
    趙斌教授緊緊握著椅背,喉頭哽咽:“它們不是冰冷的器物,是我們的根
    有學者已經熱淚盈眶,摘下眼鏡擦拭眼角,語無倫次。
    他們曾在無數場國際會議上據理力爭,曾寫過無數篇學術論文呼籲文物歸還,甚至有人在年輕時就以“文物回歸”為終生夢想。
    可幾十年過去,大多隻得到一句冷冰冰的“無可奉還”。
    如今,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些文物是怎麽回來的?誰……有這個能力?”
    “我們用了幾十年,都沒成功啊……”
    可這個疑問很快被撲麵而來的“科研狂熱”替代。
    紛紛返回席位、戴上手套、取出工具,進入狀態。
    幾十人迅速分組、編號、分類鑒定,桌麵被分區,每一寸文物都被視若至寶,反複核對、比對文獻、圖冊、拓片。
    整個人民大會堂,一夜不熄燈,連空氣都在震顫。
    二十分鍾後,原本鴉雀無聲的大會堂,被幾聲高呼猛然打破。
    “真品!!!”
    “我以我的生命、我的學術聲譽起誓——《商代雙羊尊》絕無造假!”
    “確認完畢,三個獸首,工藝、鏽色、紋理、殘痕……全部對得上,是真的!”
    “《女史箴圖》墨跡未散,宣紙微脆……年代、筆意、斷口,全都吻合!”
    一件件文物接連被鑒定為真,熱烈掌聲隨之一次次響起
    教授席上的一位白發老學者,情緒激動到聲音哽咽,扶著桌角輕輕坐下,他的手在發抖,卻仍堅持記錄每一筆鑒定結論。
    “多少年了……”他喃喃道,
    “我們在海外展覽上被圍觀,在拍賣行裏抬價,在新聞發布會上抗議,卻連一件國寶都帶不回來。”
    這一夜,華國文化部長、任興國,連同數十位最頂尖的曆史學者,幾乎無人合眼。
    誰勸休息,誰就會被罵
    原本預計至少一天半的工作量,在這一群老學者的瘋狂投入下,竟在一夜間完成!
    2018年12月31日,淩晨七點。
    隨著最後一件西周初年的青銅器——《康侯簋》的鑒定記錄敲定為“真品”,人民大會堂陷入短暫的沉默。
    下一秒,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全是真品!”
    “532件,件件都是真品!”
    任興國長舒了一口氣,站起身,深深向在場所有學者鞠了一躬:
    “感謝你們為祖國的付出。”
    他轉身快步走出會場,車隊早已等在外麵。
    目標——北海。
    早晨八點整,一扇厚重的紅木門緩緩被敲響。
    “進。”
    屋內,一位滿頭華發的老人正倚坐在沙發上,雙眼布滿血絲,顯然整晚未眠。
    “結果如何?”
    任興國神情凝重,卻掩不住眼中的激動:“532件文物,全部為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一刻,屋內寂靜片刻,隨即老者猛地一拍大腿,激動地站起身。
    “好!好!好!!”
    聲音洪亮,帶著一股久違的暢快與驕傲。
    “安排下去,今天就對全國、對全世界發布文物回歸消息!”
    “美麗國若敢叫囂——咱們奉陪到底!”
    老人緩緩走向窗邊,目光穿過清晨的晨曦,看著整座古老城市被朝陽染紅,喃喃道:
    “天佑華夏啊。”
    鄭市別墅內,任星雲和白甜甜一覺睡到下午,窗外陽光透進來
    任星雲揉了揉眼睛,隨手拿起手機,一看就愣住了。
    爺爺任興國發來了好幾條信息,字句雖簡,字裏行間卻藏不住那份激動:
    【文物全部鑒定完畢,532件,全為真品。】
    【今晚新聞聯播將正式對全國發布消息。】
    他靜靜地看著手機屏幕,眼神裏湧動著難以言說的滿足與安寧。
    這一夜的辛苦,不白費。
    晚上19點,《新聞聯播》準時播出。
    千千萬萬的華國百姓如往常一樣坐在電視機前,或是廚房裏飯菜香氣正濃,
    或是客廳中老人正在戴著老花鏡看書,小孩在沙發上打滾。
    19點30分整,播音員按部就班地讀完了當日新聞。
    所有人以為節目即將結束,手伸向遙控器準備換台——
    卻發現,那句熟悉的結束語並沒有響起。
    鏡頭一轉,兩名主持人對著鏡頭,神色格外鄭重,微笑中帶著一絲激動與自豪。
    “親愛的華國觀眾朋友們。”
    “也就是在今天,532件珍貴國寶文物回歸祖國。”
    “其中包括:失蹤已久的三件《獸首》,《商代雙羊尊》,《女史箴圖》,《曆代帝王圖》,《圓明園四十景圖》……”
    “ 這是對祖國新的一年,最好的獻禮!”
    “ 也標誌著華國文化工作的巨大成功。”
    “我們堅信,在不遠的將來,仍流落海外的每一件國寶,終將回到中華大地,回到它們的家。”
    “ 感謝收看,我們明天見!”
    無數電視機前的觀眾,手中筷子停在半空,眼神愣住,仿佛時間都被按下了暫停鍵。
    五百三十二件——
    整整五百多件流落海外的國寶!
    從未聽說過,世界上有哪個國家,能在一夜之間收回如此數量的文化瑰寶。
    無數曆史係的學生沸騰了,宿舍樓裏一陣歡呼。
    有老人默默擦了擦眼角的淚,想起當年課本裏寫的那一筆:“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數千件國寶慘遭掠奪。”
    “等了大半輩子,國家終於越來越強盛了。”
    鬥音上,人民日報官方專門拍攝了五百多件國寶的圖片。
    並且製作成了視頻,介紹每一件國寶前世今生。
    其中不乏許多八國聯軍侵華擄走,這也是那些國家最好的罪證!
    不到一個小時,這條視頻便登頂熱搜榜第一,點讚數以秒為單位狂飆。
    而此時的大洋彼岸——美麗國
    他們已經追蹤到了關鍵人物陳聖的身份,海關、港口、機場全部戒嚴,但文物,卻像從這個世界蒸發了一樣,杳無蹤影。
    直到中午,他們終於意識到出了大事——
    《新聞聯播》的國際片段被同步轉播,畫麵中,一件件他們剛剛展出的文物,正安然躺在華國的國家博物館中。
    不到72小時,五百多件文物飛越半個地球?!
    還是在他們眼皮底下?!
    更可怕的是,不隻是他們。
    英、法、德、日等幾個參與展覽的國家,也發現了不對勁——
    他們各自提供的文物,此刻全都出現在華國的展示名單中,紛紛向美麗國發出質問。
    美麗國再也藏不住了,被迫公開了這起震驚全球的“文物流失事件”。
    官方發布通告,強烈要求華國立即歸還所有文物。
    對此,華國僅以一句話回應:
    “孩子走得太久了,是時候回家了。”
    全球嘩然。
    而此刻的白宮,總統辦公室內,特沒譜怒不可遏,將桌上的文件夾狠狠摔在地上。
    “你告訴我,我現在還能怎麽製裁華國?!”
    “都是你們!全是你們這群飯桶,讓美麗國淪為全球笑柄!”
    喜歡穿越成為首富之子,體驗人生百態請大家收藏:()穿越成為首富之子,體驗人生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