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關於六代機的想法

字數:5516   加入書籤

A+A-


    傍晚時分,飛機緩緩降落在西北某軍用機場。
    剛下機,一隊軍人便迎了上來。
    為首軍官隻是簡單和楊勇院士打了個招呼:
    “ 是成飛的同誌們嗎?”
    “ 請隨我走。”
    很快,眾人被迅速安排登上等候已久的軍車。
    車廂內,眾人被收走了手機,氣氛有些壓抑。
    楊勇幾次想張口詢問,但還是咽了回去。
    車隊駛入黃沙漫天的戈壁,時間一點點過去。
    兩個多小時後,一座龐大的軍事基地出現在眾人眼前。
    基地外圍重兵把守,警戒森嚴。
    透過鐵絲柵欄,隱約能看到空地上排列整齊的各型飛機。
    進入基地前,士兵逐一核驗身份。
    確認名單無誤,才敬禮放行。
    楊勇透過車窗,看著基地裏鱗次櫛比的廠房、巨大的機庫和複雜的跑道,心中暗暗震驚:
    沒想到,西北竟藏著這麽一座隱蔽的飛機研發基地。
    十分鍾後,車隊緩緩駛入地下通道。
    在士兵的引領下,眾人走進一間寬大的會堂。
    會堂裏,已聚集了數百人。
    楊勇一進門,就看見不少熟悉的麵孔。
    有曾在研究所並肩作戰的同僚,也有航空領域赫赫有名的專家。
    彼此隻是用眼神默默打了個招呼。
    楊勇在前排的空位中坐下,不多時,廣播裏響起了聲音。
    全場瞬間安靜,所有目光齊刷刷看向講台。
    隻見西北軍區的林誌嶸將軍緩步走上台,握住話筒,目光淩厲地掃視全場。
    目光掠過楊勇時,讓他有些不舒服。
    “好了,人都到齊了。”
    林誌嶸低聲說道:“開始吧。”
    話音剛落,會堂四周的門忽然同時被猛地推開。
    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迅速湧入。
    每個士兵手中都握著名冊和一張張照片。
    士兵們冷著臉,開始在人群中一排排核對身份。
    很快,就有人被點名叫出。
    起初隻是幾個人,但沒過多久,被帶走的人越來越多,其中竟不乏行業內知名的科學家。
    現場逐漸陷入混亂。
    幾名科研人員麵露驚恐,拚命掙紮,卻被士兵一槍托砸倒,拖出會場。
    楊勇坐在位置上,看著不斷靠近的士兵,心頭也忍不住一陣發涼。
    他幾乎以為,下一個就是自己。
    可出乎意料,士兵們走到他麵前,卻直接繞了過去。
    他們的目標,赫然是楊勇身後——
    那個下午還跟他說“項目暫停”的年輕研究員。
    那年輕研究員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麽。
    他猛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想要衝向禮堂另一側。
    可還沒跑出兩步,就被幾名士兵一把按倒。
    他拚命掙紮,臉色慘白,嘴裏喊著:
    “我錯了!我錯了!”
    但他的掙紮毫無意義。
    士兵神情冷漠,掄起槍托,狠狠砸在他後背。
    年輕研究員痛呼一聲,被士兵硬生生拖走。
    慘叫聲在會堂裏回蕩,又很快消失在走廊盡頭。
    禮堂裏,一片死寂。
    楊勇看著那被帶走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到底,發生了什麽?”
    隨著幾十名科研人員陸續被帶走,林誌嶸才緩緩開口:
    “大家不必害怕。”
    “剛才被帶走的人,都是有確鑿證據,涉嫌出賣國家利益,涉及間諜罪。”
    “這次的項目,事關重大,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聽到這話,現場眾人才終於微微鬆了口氣。
    可許多專家神情仍舊複雜,因為剛被帶走的,有的還是自己平日裏的得力助手。
    一想到那些人曾接觸過核心項目數據,許多人心裏不禁一陣發涼。
    林誌嶸看了一圈,見眾人情緒漸漸平複,終於轉過身,朝身後輕輕擺了擺手。
    這時,任星雲整理了一下軍裝,邁步走上講台。
    “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
    “這位,就是本次項目的總負責人——任工。”
    任星雲站在台上,朝眾人微微點頭示意。
    台下立刻爆發出一陣質疑聲:
    “國家到底是什麽意思?!”
    “讓個毛頭小子當負責人?!”
    “他看著也就二十出頭,懂技術嗎?!”
    麵對鋪天蓋地的質疑,任星雲沒有急著反駁。
    他隻是平靜地掃過台下,目光最終落在前排的楊勇身上。
    “楊院士,您帶領的成飛,應該主導的是六代機研發吧?”
    楊勇沒想到這個年輕人會突然問自己,愣了一下,回答道:
    “確實在進行相關預研工作。”
    任星雲微微點頭,緊接著問道:
    “那我想請教楊院士一個問題 ”
    “六代機在5馬赫以上速域下的氣動熱障問題,成飛準備怎麽解決?”
    楊勇眉頭一皺,緩緩回答:
    “我們正在測試新一代陶瓷基複合材料。””
    任星雲立刻接上話:
    “陶瓷基材料耐高溫確實足夠,但斷裂韌性隻有鈦合金的三分之一,抗衝擊性也遠不如金屬。”
    “或者,你們考慮用梯度功能材料?”
    “但那又麵臨不同材料熱膨脹係數不匹配的問題。”
    楊勇的手指輕輕敲在座椅扶手上。
    這個年輕人對材料學的了解令他驚訝。
    “這是個係統工程,我們有多套方案在並行驗證。”
    任星雲輕輕頷首,又追問道:
    “那我再請教第二個問題:全向隱身和超機動性的矛盾,成飛打算怎麽平衡?”
    楊勇這次的語氣已經有些不自然。
    張了張嘴,最後隻吐出一句:
    “這個問題……我們還在探索中。”
    會場裏頓時響起一片低聲議論。
    任星雲微微一笑:
    “楊院士,我鬥膽提個建議。”
    “第一,氣動布局可以嚐試升力體+主動渦流控製的混合構型”
    “這樣在高迎角下,依然能維持氣動控製的效率。”
    任星雲抬起手,模擬戰機,做了個側轉的動作。
    “其次,外形設計——可以采用三發背負式飛翼布局。
    “中央主發放在機背,兩側發動機外傾 15 度。”
    “這樣不僅降低側向雷達波反射,還能保留差動推力的靈活度。
    他一邊比劃,一邊補充:
    “菱形機身,在超音速下還能產生額外升力。”
    “前緣布置脈衝射流控製陣列”
    \"這樣即使在70度大迎角下,製造渦流貼附,保證機動能力。”
    台下不少專家此刻瞪大了眼睛。
    任星雲突然手腕一翻,做出一個眼鏡蛇機動的動作。
    “比如,在高難度眼鏡蛇機動時”
    “如果前緣布置48個射流單元,頻率控製在200赫茲”
    “每個單元獨立調節,就能隨時修正機身姿態。”
    \"配合三發差動推力,可以實現360度無半徑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