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樣機完成
字數:5608 加入書籤
他深深吸了幾口氣,才將心頭翻湧的情緒一點點壓回去。
他轉身看向軍人,聲音裏帶著堅定與決絕:
“咱們什麽時候出發?”
軍人立刻回答:“現在就要出發。”
他說著,遞給丁震一個帆布包。
丁震接過來,拉開拉鏈。
映入眼簾的,是一件嶄新的軍裝。
他緩緩伸出手,像對待珍寶一般,輕輕撫摸著軍裝上的國徽。
廁所裏,丁震換上了軍裝。
他對著鏡子,一遍遍撫平衣領,又一次次地調整軍帽的位置。
看著鏡子裏的自己,露出一個孩童般的笑容。
“沒想到,時隔二十年,我還能再穿上它。”
“這輩子,無悔了。”
——
三人走在教學樓的走廊上,路過班級門口時,丁震腳步忽然停住。
他猶豫了幾秒,終究還是推開了教室門。
他想親自上完這最後一堂課。
同學們抬頭一看,瞧見老師身穿軍裝,一個個都目瞪口呆。
講台上,丁震掃過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
眼裏帶著幾分不舍,又滿是希冀。
緩緩開口:
“同學們,這也許,是我為你們上的最後一堂課了。”
教室裏,鴉雀無聲。
他放緩了聲音,一字一句道:
“願你們,將來能成為護國的脊梁。”
“也願你們,永遠不必用鮮血,去證明這片土地的尊嚴。”
話音剛落,下課鈴聲恰好響起。
丁震望著那間自己守了二十年的教室,緩緩舉起右手。
他向台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那一刻,那一禮,像是囑托;
更像是,和過去的自己告別。
——
丁震坐在開往西北的軍車裏,拿起手裏的筆,在保密協議上刷刷簽下自己的名字。
也正是在那一刻,他第一次真正知曉。
自己即將投身的,是怎樣一項驚世工程。
——南天門計劃。
——白帝空天戰機。
他先是愣了一瞬,隨即笑了。
是能為國效力的激動,更是從心底湧出的熱血。
兩小時後,丁震推開了一間實驗室的門。
一抬眼,就看見那道熟悉的身影。
那少年,眉眼雖疲憊,卻依舊神采炯炯。
任星雲察覺到動靜,猛地轉過身。
“星雲,我來了。”
看到門口那身筆挺的軍裝,任星雲露出一個發自心底的笑容。
“老師。”
辦公室裏,丁震坐在任星雲的對麵,安靜地聽完了白帝戰機項目的全部介紹。
明白了自己的任務:“協助推進整個項目的進度。”
任星雲看著滿麵紅光的老師,笑著問道:
“老師,您還有什麽需要的?我給您安排。”
丁震豎起一根手指,語氣堅毅:
“一張桌子,一張行軍床,一罐濃茶”
“足矣。”
從那天開始,丁震就像一陣旋風,席卷整個項目。
他一邊飛快學習海量的技術資料,一邊和各科研小組不停地開會確認進度。
有小組遇到瓶頸,他總能迅速抓住最核心的問題。
用最簡明的方式給出解決思路:
“飛控算法是死的,可氣動響應是活的,不能機械套用數據!”
有時,他一句話就讓爭論半天的工程師們豁然開朗。
而任星雲,也終於能抽出更多精力,投入到最核心的技術攻關裏。
深夜,任星雲推開辦公室的門。
燈光下,丁震正埋首在滿桌的報表和圖紙裏。
眼眶通紅,指尖還在飛快翻動資料。
任星雲站在門口,心裏升起一股說不出的感激。
“老師,幸好有你。”
丁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頭也不抬,淡淡回了句:
“國家的事,哪有幸不幸。”
“我這邊還有進度要統計。”
“如果沒事,就去忙你的吧。”
任星雲微微一笑,輕輕合上門,轉身離去。
——
基地餐廳裏,牆上的倒計時數字一秒秒減少。
整個基地,都在和時間賽跑。
在數百名科研人員、上千名工程師拚命努力下,
發動機與機體的建造進度,竟比任星雲最初計劃,還提前了整整三天。
那天晚上,剛吃完晚飯,所有人便被緊急召集進了會堂。
幾名專家坐在座位上,小聲抱怨道:
“能不能快點?我還有數據沒算完呢!”
任星雲走上台,朗聲開口:
“各位,我有個好消息。”
聽到有好消息,所有人安靜下來。
“原本定於十月一號的大閱兵。”
“為了咱們,特意推遲了一個月!”
任星雲的目光。掃過一張張疲憊的臉。
“因為——咱們的白帝戰機,將會參加閱兵。”
“它,將作為建國七十周年的禮物,獻給祖國!”
話音一落,會堂短暫地安靜了一秒。
隨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會議結束後,所有人都像被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為了祖國的禮物,拚了!
工作進度,比原先的計劃還要再快。
倒計時——七天,戰機外殼全部完工。
倒計時——五天,發動機完成總裝。
倒計時——三天,整機進入樣機組裝流程。
任星雲站在地下車間。
他看著一塊塊零件,在工程師和機械手臂的配合下,逐步拚接成型。
手上爆出的青筋,展現了他心裏的緊張。
這時,一隻手輕輕搭上了他的肩。
丁震教授站在他身後,安慰道:
“相信你自己。”
“也相信我們。”
任星雲回頭,看了丁震一眼,重重地點了點頭。
——
倒計時——兩天。
西北地下車間裏,萬籟俱寂。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著燈火下,那架剛剛完成組裝的龐然巨物。
白帝戰機!
機身修長低矮,整體呈流線型,通體漆黑。
表麵覆蓋著啞光隱身塗層。
機頭尖銳如鷹喙,微微下壓。
駕駛艙是深色水滴形,與機身完美融合。
機翼采用大膽的前掠式三角翼布局,後緣設計成鋸齒狀,用以削弱雷達波反射。
尾翼為雙垂尾,外傾呈“v”字形,增強隱身和機動性。
尾噴口扁平而寬大,減少紅外信號。
三十米的機身,隻是佇立在組裝平台上,就散發出強烈的壓迫感。
車間內,無數科研人員、工人、軍人,全都怔怔地看著它。
他們都不相信——
這真的是我們自己造出來的?
楊勇院士走到近前,輕聲喃喃:“真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