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早晚會是她

字數:9947   加入書籤

A+A-


    既然決定要賣紙,自然要有個具體章程出來。

    將哪裏作為源頭廠,怎麽賣,讓誰賣,賣價如何,都要有個盤算。

    好在柳意現在已經不是剛穿越時,什麽都需要自己盤算的時候了。

    她直接召集相關的官吏部門開會,自然會有人劈裏啪啦打著算盤,互相商討出個最佳方案來。

    商討的差不多了,便是通知那些被放入賣紙名單的商戶。

    四縣之內自然不需要商戶帶貨販賣,直接去官府的商品店購買即可。

    但四縣之外,可是有偌大一個大安朝呢。

    紙張生意,向來供不應求。

    尤其還是低價賣對於大安朝人來說上好的紙張,哪怕價格被控製了,也肉眼可見的暴利。

    柳意隻安穩待在從縣,等著人排隊上門競爭。

    果然,消息傳出,四下皆驚。

    胡縣,劉員外收了信之後,立刻喊人:

    “快來人,幫我收拾一下行囊,我要去從縣。”

    管家也是看了信的,見他如此著急,問道:“老爺如今不是主要看顧賣藥嗎?這紙張生意若是做了,會不會顧不過來?”

    “怎會,紙張是多好賣的東西,隨便找個如今還安穩的地方,隻要吆喝兩聲有便宜紙張賣,自然會有讀書人趕緊買。”

    劉員外自己是不愛看書的,但他好歹有錢,家中也是有筆墨紙硯的。

    紙張的質量如何,那是隻要上手摸一摸,寫幾個字就能看出來的。

    而紙張是消耗品,隻要讀書,買多少紙在家中囤著都可。

    像是他這樣家境的人,有時候買紙,還會看到便宜好用的紙時買上一大堆,更別提讀書人了。

    他一邊想著自己要帶什麽東西去胡縣,這許久沒有拜訪柳大人,也不知曉她有沒有被其他三縣的奸商殷勤討好了去。

    帶什麽禮物去好呢,劉員外在心底盤算著。

    他們胡縣可是柳大人的發家之地,可不能落在後麵。

    “中宣呢?”他問起了兒子。

    覺得這“過命的交情”又可以拿出來用了。

    看看他兒子,那可是被柳大人救過命的,其他商戶他們有這個機緣嗎!

    管家笑道:“老爺忘了,少爺考上了牧馬苑,今日一大早就去做事了。”

    牧馬苑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用來訓練,飼養軍馬的地方,以確保軍馬供應。

    劉員外的臉皮抽了抽。

    兒子是家中唯一一個孩子,他自然是想著要將家業傳給他的。

    但這位當初從馬上摔下來,險些一命嗚呼,卻大難不死,碰上了柳意這樣一位神醫,硬生生給救了回來的劉公子,還是那麽愛馬。

    “……算了,由著他吧,怎麽說也是為官府做事。”

    幫著官府養馬,總比在自己府邸裏鬧騰強。

    “老爺,行囊收拾好了。”

    劉員外接過小廝遞過來的行囊。

    至於為什麽收拾行囊的是小廝而不是丫頭,那就要說到柳意之前頒布的禁止豢養奴隸的法規了。

    其實追根溯源的說,因著大量人口被豪強作為私奴使用,農業無人耕種開始衰弱,大安朝也有這樣的規矩:不準蓄奴。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是會尊重一下朝廷法度的。

    於是,雇傭製度盛行,因為朝廷明令不可雇傭超過十年,大家也都照辦。

    但很快,人們發現了自己可以鑽一些空子。

    他們表示:這不是奴隸,這是我們家的養子養女。

    家中的小廝丫頭們,都是叫男主人父親,女主人母親的。

    既然是自己的孩子,那當然要一輩子跟父母住在一起了。

    後來,大安朝對於各地的掌控力漸漸弱下,大家更是裝都不裝了,市麵上買賣奴隸的情況比比皆是。

    而如今,柳意要求不準私人蓄奴,要想原本的奴仆在家中幹活也可以,轉成雇傭關係,且依舊是最長不能超過十年。

    和早已死的不能再死的大安朝比起來,柳意手中的強勢軍隊就顯得讓人格外心平氣和了。

    也沒人非要跟官府對著幹。

    一來打不過柳意。

    二來,奴隸也是人,哪怕是從小在主家長大的,也會為自己著想。

    若是官府明確表明不得蓄奴,主家卻沒有遵守,並不還給奴仆們自由身,他們也是要心中生怨的。

    到時候會發生什麽,可就不好說了。

    因此胡縣鄉紳富戶紛紛響應,放出去一些奴仆,又將一些奴仆轉為雇傭關係。

    像是劉員外家,就因此減少了一些奴仆,原本以為會不適應,結果感覺也還好,主要是他們這些能蓄奴的人家,都在柳意入主胡縣後生意上大好,賺錢賺得渾身通暢,自然也不會計較這些了。

    這頭,劉員外飛速坐上馬車,趕往從縣。

    那頭,豐縣,明思得了消息後匆匆回家來。

    她如今在官府做事,因著腦子聰明,人又勤學肯幹,官職短短時日便往上升了許多。

    這“批發紙張”消息一傳回來,明思便覺察出了其中的暴利。

    未必能賺得盆滿缽滿,但柳大人向來是賞罰有度,若是為她做事做得好了,還怕沒有下次嗎?

    “紙張向來昂貴,若是低價售賣這門生意讓我們家接到了,那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金磚。”

    明鼎盛之前接了一條商路,如今還在外走商,就算是收到了信,趕回來也來不及了。

    明思是官吏,日常忙碌,身上還有工作,也不可能去往從縣。

    但,母親衛許畫在家啊。

    “娘親,爹爹不在家,弟弟靠不上,唯有你去了。”

    衛許畫是個典型的大家宅夫人,向來習慣了料理家事,外麵的事讓男人忙活。

    此刻聽到女兒這麽一說,難免有些躊躇。

    “可我從未談過商事,若是搞砸了……”

    “誰也不是天生就什麽都會的,爹爹不也是一點點學來的嗎?像是娘親你料理家宅這種事,爹爹就不會,因為他沒學過。”

    明思又道:“其實就算拿不到紙張也沒有關係,我們家隻是需要派個人去,表示對柳大人的忠誠。”

    衛許畫聽到這話,放鬆了一些,但依舊十分遲疑。

    為什麽遲疑,她其實也說不上太上來。

    隻是覺得有些害怕,有些擔憂。

    她是一個很寬和的人,但那是在她熟悉的領域,讓她去到一個陌生的領域,到另一座縣城去。

    哪怕知曉如今沿路安全,身邊也會帶著人。

    她本能的畏懼不前。

    明思年紀不大,卻很耐心,她輕輕拍著母親的手,用著一種閑聊的語氣道:

    “娘親,你知道嗎?我曾問過柳大人,為什麽一些女子不願意出門做工,我們官府還是要不斷勸說,甚至強製性的要求她們做工一段時間。”

    “我曾經覺得,這是在浪費人力,那些女子冥頑不靈,我們沒有必要在她們身上浪費時間,可你知道柳大人是怎麽跟我說的嗎?”

    這個話題吸引了衛許畫。

    她也是不願意出門的女子,自然想知曉如今四縣的最大主官,對此有什麽看法。

    明思在官府工作一段時間,也見證了各類女子出來上工的各種情形。

    有人如獲至寶,也會有人猶猶豫豫,還有人覺著上工是苦楚,寧願在家中讓男人養活。

    而如今豐縣官府裏麵大部分年輕官吏,都是當地鄉紳的孩子。

    多多少少,要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有些見識的,哪怕是一開始不太情願來官府做事的,慢慢也覺出了好處來。

    麵對一些平民女子無論官府如何勸說,都不肯出來做工的事,也有一些年輕的女子官吏恨鐵不成鋼。

    進入到這個環境後,她們才知道柳大人為四縣女子們鋪開了怎樣的一條路。

    自己在這條路上得到了好處,就想讓別的女子一同來。

    可她們偏偏不肯來。

    明思也曾為之憤憤過,覺得這些女子辜負了柳大人,為什麽寧願繼續過以前的生活,也要放棄長遠的將來。

    甚至,有的女子還在試圖像是以前一樣,依附著家中男丁生存。

    這讓她覺著,有種她們在努力向前,同類中卻有人在扯後腿的感覺。

    她以為,柳大人對此也會很生氣的。

    明思當時鼓足勇氣,去詢問了柳大人。

    柳大人平常是個很隨和的人,她尤其喜愛那些上進肯學的年輕官吏,因此,明思敢去問她。

    柳大人果然回答了她。

    “她說,我們如今所做的一切,目的並不是要所有女子都必須出門參加工作,而是讓她們能有個選擇的機會。”

    衛許畫怔住。

    明思望著母親的眼睛:

    “無論是出門做事,還是在家料理家事,這些都可以,有的人就是更喜歡在家,有的人就是喜歡出門做事,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

    “但從前,柳大人沒有來之前,母親,您,和我,還有祖母,外祖母,姑姑們,姨母們,我們隻能在家料理家務,因為除了這個,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因此,對於那些隻想要待在家中的女子,柳大人並不會言語什麽。

    她們從出生起,就被身邊所有人一起構建了一個如今的自己。

    脫胎換骨,何其難也。

    做到的自然值得稱讚,可做不到的人,也無須苛責。

    官府要做的,隻是盡可能的將選擇擺在她們麵前。

    “因為既然從沒有過選擇的機會,又怎麽能知曉,我們如今的生活,是自己所想要的呢?”

    衛許畫被這句話震住了。

    她從前並沒有想過這麽深,一個人,如果從小到大身邊的環境都給她灌輸“女子要在家中料理家事才是好女人”的話,除非長大後外界幹預,或者遭遇重大打擊,不然她很難憑借自己掙脫出這種思維。

    衛許畫一直覺得,自己的生活挺好的。

    她也很滿意自己的當家夫人身份,丈夫是個滿腦子隻有錢的商人,一年裏,基本有兩百日不在家中,家裏就是她做主。

    可此刻,她突然意識到,從小到大,她確實沒有選擇的機會。

    如今的生活她很喜歡,可這種喜歡,是真的喜歡嗎?

    她也沒有過過別的生活啊。

    “娘,我記得,我七歲的時候,外祖母病了,你擔心極了,夜夜睡不著,想要去看望外祖母。”

    母女談心,說起往事,明思眼眶也紅了。

    “可爹爹不在,您不能自己出門,隻能每日焦心,期盼爹爹快些歸來,但爹爹五個月之後才回來,外祖母的信再送來時,身體已經好些了,您自己卻是憂慮不已,大病一場。”

    “我怕極了,每日都要去看您才能安心,當時我不明白,為什麽娘親的娘親生了病,您卻不能回去看她,我想,我長大了,一定不要如此,若娘親病了,我怎麽也要來看您的,我也想讓娘親您哪裏都可去。”

    “娘親,柳大人如今所做一切,便是為著以後若再有此類事,您可以決定,回去看外祖母,還是不回去。”

    衛許畫沒想到,女兒竟還將那麽久的事記得這樣清楚。

    當時明思年紀小,她以為她不懂的,可原來她都看在眼裏,還這般心疼她。

    人們總說,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

    當時的委屈與焦躁和心底的恐懼,也隨著時間漸漸淡化,那些時日,同樣也記不清楚了。

    可此刻,衛許畫卻又突然想了起來。

    她當然想回去看娘親。

    那可是她的娘親啊。

    娘親病重生死不知,做女兒的卻不能前去看望,她當時有多害怕啊!

    每日,她都怕極了娘家送來的信,怕看到上麵寫娘親逝去,怕自己再也沒有娘。

    可怕成那樣,她也哪裏不能去。

    她想去,她想回去的啊!

    哪怕,哪怕隻是陪在娘親身邊也行啊。

    衛許畫落了淚,一時間哭得停不下來。

    明思同樣在落淚,隻是情緒要平靜一些,她始終握著母親的手,如同小時候自己難受時,母親的安慰一樣,陪在她身邊。

    “娘親,從縣不是一定要去,多豐也可以去,但我隻是想告訴您,像是那種爹爹不在家,您就哪也不能去的情況,已經不會發生了。”

    明思是知道的。

    或許衛許畫自己都不記得了。

    可她卻記得,小時候,母親愛看一些山水遊記,還與父親說過,日後想要一同遊玩。

    時間久了,才漸漸不提了。

    母親,她曾經很向往可以多去四處看看的。

    “去不去,隻憑您的心意。”

    衛許畫哽咽著點頭。

    母女二人靜靜依偎在一起,等到衛許畫情緒平複下來,明思就聽到她說。

    “我想去。”

    “我也很想……去看看別的縣城。”

    而不是每日裏,圍著一個宅子打轉,每次出門隻能是去丈夫的合作夥伴府上,與他們的夫人說著差不多的話,吃著差不多的席,盡可能的為自己的丈夫互相之間保持友誼。

    其實衛許畫也察覺到了,自從柳大人拿下豐縣之後,她們這些女子的生活便比以前輕鬆多了。

    街上,一些服務女子的店鋪也越來越多,女性工人變多,街麵上行走的女子數量也多。

    從前女子們走在街上,多多少少要擔憂會不會被什麽混子盯上。

    如今許多女子走上街,犯罪比例卻比以前下降了不少。

    當然,這和柳意日漸充盈的大體老師冰庫有些許關係。

    衛許畫具體也說不上來,但她就是能夠感受到那種和以前不一樣的氛圍。

    她答應了,明思也沒有在家裏久留,她還要繼續回去官府忙碌。

    “我先走了娘親,下午還有事要做呢。”

    明思匆匆忙忙,卻甘之如飴。

    她越來越能清晰的感覺到,唯有柳意越來越好,她們這些受她庇佑的女子們,才能繼續維持現在的生活。

    豐縣原縣令的女兒年海娘,聽說傷才剛剛養好,就已經參與到工作中了。

    又聽聞,她是柳大人親手救下,親口讚過的。

    作為另一個被柳大人親口讚過的官吏,明思也是有點子競爭意識的。

    她要更賣力才是。

    柳大人身邊最優秀的下屬,早晚會是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