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火炕

字數:4331   加入書籤

A+A-


    古代的冬天,在很多人麵前,都代表了它不同的一麵。

    對於權貴們來說,是觀雪景的好時機。

    對於衣食不愁的讀書人們來說,又多了一個詠梅的機會。

    對於行商們來說,代表著道路泥濘路滑,趕路時要一再小心。

    對於邊關的將士們來說,是難得的可以稍稍放鬆警惕的時刻,冬日裏,哪怕是突厥人,都不會冒著風雪與寒冷前來掠劫。

    而對於柳意來說,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我和閻王搶人命”限時活動。

    不誇張,去年整個冬天,都在瘋狂搶人。

    北地寒冷,那麽以前在柳意沒來時,窮苦百姓們是如何度過冬天的呢?

    一個答案:硬抗。

    對,就是硬抗。

    往往一戶人家隻有一床厚被子,一身厚衣服。

    晚上一家人睡在一起,白天隻有一個人能出門活動,因為衣服隻夠一個人穿,像是小孩子們,基本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為了保暖,都是光溜溜的待在被窩裏。

    一床厚被子當然不能足以幫助百姓們度過冬天,在冬日來臨之前,就要提前撿柴,但一般柴火也是不夠的。

    買柴肯定買不起,炭就更別說了,大安朝的炭,哪怕是最便宜的草炭,都不是普通百姓們能夠承擔的起的。

    因此,燒柴要節儉,屋內也做不到一直暖烘烘的,再加上冬季食物短缺,用食也要減少。

    一邊餓肚子,一邊受著寒冷,身體缺乏足夠的能量來產生熱量,隻會更覺得寒冷。

    而寒冷的天氣也會加重原有的疾病,哪怕是在擁有各種取暖設備的現代,冬天對於生病的老人們來說都是一道坎,更別提一直保持在這種惡劣情況下的古代了。

    像是那種睡了一覺起來,發現同一張床上的親人已無知無覺沒了氣息的情況,對於大安朝的北地百姓們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了。

    一般冬日,最容易死去的就是老人和小孩。

    而最糟糕的是,北地雪厚,當一戶人家無力去清除積雪時,就可能會發生落在房頂的厚重雪層將屋子壓塌的情況。

    這種時候,死的就是全家了。

    柳意在去年的冬日盡可能的救了更多人。

    但去年冬天,她手中隻有一個胡縣,饒是如此,依舊是上下官吏忙碌無比,各種調動資源,才勉強沒讓胡縣的冬日百姓死亡率上升。

    而今年的冬天,她手下有四個縣。

    “好消息是,雖然要管理的人變多了,但能夠調取的資源也更多了。”

    而百姓們大多都參與了四縣工作潮,如今四縣經濟在流動,百姓們手中也比往年多了更多的積蓄。

    開會現場,柳意看向周靈文:

    “全麵鋪炕進行的怎麽樣了?”

    鋪炕,就是火炕。

    現代北方至今還保存了這種取暖設施,原理是基於熱空氣對流和熱輻射來為室內提供熱量。

    簡單來說,就是用磚塊土胚等蓋一個大床,從炕的下方做一個煙道係統,煙道通向外麵的灶台。

    就可以達成燒灶台,熱氣全都順著煙道進入火炕,火炕表麵的磚石能吸收熱量,並通過熱輻射將熱量傳遞到炕麵上方和周圍的空間,使得室內溫度升高。

    一句話:人躺在火炕上,暖烘烘的。

    說起來,這火炕按理說古代北地也應該早早就有了,但也不知道是因為柳州不算特別北,還是因為這項取暖設施技術還沒有被人鑽研出來。

    柳意對於火炕的曆史並不太了解,在現代時,她曾經在寒假時,去一位北方朋友家裏玩了幾天。

    當時睡得就是火炕。

    不誇張的說,屋內沒有開空調,但柳意依舊整個晚上都覺得很熱,甚至有點熱過頭,早上起床,一照鏡子,臉都是紅撲撲的。

    等到再感受了暖氣威力之後,柳意就能理解為什麽北方朋友們冬天,還能穿著短袖吃冰棍了。

    去年發現胡縣並沒有盤炕技術後,柳意從係統商城中購買了此技術,安排了盤炕隊為胡縣百姓們盤炕。

    經過去年冬天的實踐,她算是發現了,什麽安排人填房屋縫隙,從行商手中購買大量便宜厚布料在縣內出售,燒炭出售等等等等,都沒有給百姓們盤個火炕管用。

    填房屋縫隙這個,除非那是水泥房,否則填了也不是很保暖。

    厚實布料倒是有許多人去買,可也照舊治標不治本,大安朝的料子再厚,沒有棉花,冬天穿著也依舊無法讓人徹頭徹尾的暖和。

    燒炭就更不用說了,柳意將價格壓得再低,也不可能冒著整個縣經濟崩盤的風險,去免費發放。

    百姓們還是要花錢買炭的,而木炭的生產成本高於柴火,哪怕做工賺了錢,買了炭,也無法做到整個屋子都暖和。

    最重要的是,燒炭,是需要擔心中毒問題的!

    燒炭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會一氧化碳中毒,除非打開窗戶和門,確保有足夠的空氣流通。

    但百姓們買炭火不就是為了取暖嗎?沒人願意打開門或者窗,將冷風放進來驅趕走暖意的。

    但這些問題,在擁有了火炕後,就不是問題了。

    為火炕供應熱源的灶台是搭在外麵的,再加上煙道的布置,安全問題可以得到放心。

    更加耐燒好用的炭,也能放心在外麵使用。

    可以說是完美。

    因此,有了前一次經驗的柳意,拿下另外三縣之後,這次直接走上了速成路線,一穩定好了局勢,立刻安排盤炕隊入場。

    周靈文手裏的小本子是翻開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柳意的徒兒王在總是手拿個自製小本,每次站在柳意身邊接受教導時,都能很方便的左手拿本子,右手拿筆在上麵寫寫畫畫。

    胡縣能自己造紙之後,便出現了一種類似的“記事本”,主要是給官吏們使用,方便官吏們在工作時記錄下如今學習到的經驗,和複盤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與做得不足的地方。

    後來,大家就很自然的發展成了一旦開會,必定人手至少一個小本子。

    有的小本子上麵寫的是官吏們打算在會議上說出來的內容,上麵記錄了內容數據。

    有的是空白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會議上重要發言的。

    顯然,周靈文此刻拿著的本子,是前者的。

    她看著小本子上的記錄,道:“大部分地區已經盤炕完畢,還有一些偏遠小村落沒輪上,不過算上烘幹幹燥的時間,最慢15天內也能完成。”

    柳意:“好,十五天也夠了。”

    現在隻是冬日剛剛下雪,還沒到會冷死人的地步。

    所以,她們還有很多時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