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無盡期盼

字數:4293   加入書籤

A+A-


    她深深明白,自己不過是一介弱女子,在這動蕩的局勢下,根本無力改變戰局的走向。她無法跨越千山萬水,奔赴前線,替李逸分擔那行軍打仗的艱辛,無法為他在刀光劍影中遮風擋雨。但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有過一絲懈怠與退縮。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在這繁華卻又喧囂的長安城中,堅守自己的本心。
    白日裏,她穿梭於大街小巷,背著藥箱,為那些身患疾病的百姓們問診、施藥。她的腳步輕盈而堅定,仿佛每一步都在為李逸祈福。她耐心地傾聽每一位患者的病痛訴說,用自己精湛的醫術為他們緩解痛苦。每治愈一個病人,她心中便湧起一絲希望,她期望這份善意能化作某種力量,護佑李逸在前線平安。她的笑容溫暖而柔和,仿佛能驅散病痛帶來的陰霾,可她的心底,卻始終藏著一份無法言說的孤獨與牽掛。
    夜晚,當喧囂漸息,她回到這寂靜的屋內,便會對著那柄長劍,輕聲訴說著自己一天的經曆,訴說著對李逸的思念。她的聲音低柔,仿佛怕驚擾了夜的寧靜,卻又帶著無盡的深情。她告訴李逸,今天她又治愈了多少病人,長安城的百姓們如何感激她的醫術,她的心中又如何期盼著他的歸來。她就這樣日複一日地堅持著,在行醫救人的道路上從未停歇,在等待李逸歸來的時光裏,默默堅守。
    窗外的月光灑在她的肩頭,為她鍍上一層銀白的光暈。她的身影在燭光與月光的交織下,顯得格外清冷而堅韌。她知道,無論前方的路有多漫長,無論等待的日子有多難熬,她都會堅持下去。因為她的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李逸一定會歸來,而她會在這裏,一直等他,直到重逢的那一天。
    屋內的燭火跳動,映出她落寞的身影,那影子在牆上拉得修長,仿佛與她一同承受著這份孤寂。她靜靜地佇立在原地,目光低垂,眼中似有千言萬語,卻終究化作一聲無聲的歎息。須臾,朱唇輕啟,輕輕歎了一口氣,那聲歎息裏,仿佛裹挾著無數個日夜的牽掛與哀愁,沉重得讓人心碎。她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衣袖,指尖微微顫抖,仿佛在壓抑著內心翻湧的情緒。
    她蓮步輕移,走到牆邊,抬手緩緩將那柄佩劍從掛鉤上取下,動作輕柔,宛如對待稀世珍寶。劍身在她手中微微顫動,發出低沉的嗡鳴,仿佛在回應她的觸碰。她的指尖輕輕撫過劍鞘上的紋路,那些熟悉的圖案讓她想起了李逸握劍時的模樣——他的手掌寬厚而溫暖,劍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揮舞間帶著凜冽的鋒芒。可如今,這柄劍卻靜靜地躺在她的懷中,冰冷而沉默。
    她雙手穩穩地將佩劍抱在懷中,盡管劍身冰冷刺骨,可不知為何,她卻從中感受到了一絲慰藉人心的溫暖,仿佛那是李逸跨越千裏傳遞而來的溫柔。她的臉頰輕輕貼在劍鞘上,閉上眼,仿佛能聽到李逸的心跳,感受到他的呼吸。她的唇角微微揚起,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意中帶著幾分苦澀,卻也藏著幾分甜蜜。
    燭光依舊在跳動,將她的身影映照得忽明忽暗。她的心卻漸漸平靜下來,仿佛這柄劍成了她與李逸之間的橋梁,將她的思念與牽掛傳遞到遙遠的邊疆。她低聲呢喃:“逸郎,你可知道,我在這裏等你,日日夜夜,從未停歇。隻願你平安歸來,我們再續前緣,共度餘生。”她的聲音輕柔,卻帶著無盡的堅定,仿佛這誓言已深深鐫刻在她的心底,永不磨滅。
    她抱著劍,緩緩踱步至窗前,腳步輕得幾乎聽不見,仿佛怕驚擾了這夜的寧靜。雕花的窗欞外,夜色如水,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於墨藍色的夜空之上,灑下銀白的光輝,仿若為世間萬物披上了一層薄紗。遠處的長安城在月光下顯得朦朧而靜謐,街巷間的燈火零星點點,像是散落的星辰,與天上的明月遙相呼應。
    她微微仰頭,目光直直地望向那輪明月,月光傾灑在她的臉上,勾勒出她精致卻滿是憔悴的輪廓。她的眉宇間藏著化不開的愁緒,眼角微微下垂,仿佛承載了太多的疲憊與牽掛。月光映出她眼眸深處無盡的思念,那思念猶如一汪深邃的湖水,深不見底。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夜空,直達那遙遠的邊疆,尋找著李逸的身影。
    她的手指輕輕撫過懷中的劍,指尖觸到劍鞘上冰涼的金屬,卻仿佛能感受到李逸的溫度。她低聲呢喃:“逸郎,你可曾也在看著這輪明月?是否也如我一般,思念成疾?”她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卻帶著無盡的深情與期盼。月光灑在她的肩頭,為她鍍上一層銀白的光暈,仿佛將她與這塵世隔絕開來,隻剩下她與那輪明月,以及她心中無盡的思念。
    夜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涼意,她的發絲在風中微微飄動,像是無聲的歎息。她的目光依舊凝視著那輪明月,仿佛那是她與李逸之間唯一的聯係。
    她微微張口,聲音輕柔得如同微風拂過琴弦,低聲呢喃道:“逸郎,你可曾也在望著這輪明月?可曾也在想著我?”她的話語在寂靜的夜裏飄散開來,在月色下悠悠回蕩,仿佛每一個字都帶著她的思念,隨風飄向遠方。她的聲音雖輕,卻在這靜謐的夜色中顯得格外清晰,像是從心底深處擠出的呼喚,帶著無盡的期盼與柔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的思緒飄向了遙遠的邊疆,那裏寒風凜冽,黃沙漫天,戰鼓聲與刀劍的碰撞聲交織成一幅殘酷的畫卷。她不知李逸此刻是否正與她共賞這同一輪明月,是否也會在某個瞬間,停下手中的軍務,抬頭望向那輪皎潔的明月,思念著她。她想象著他站在營帳外,月光灑在他的鎧甲上,映出他堅毅的麵容,而他的目光卻溫柔地望向遠方,仿佛能穿透千山萬水,與她的目光交匯。
    她的手指輕輕撫過懷中的劍,指尖觸到劍鞘上冰涼的紋路,心中卻湧起一陣暖意。她低聲自語:“逸郎,若你也在望著這輪明月,便讓它替我告訴你——我在這裏,日日夜夜,思念著你,等待著你。”她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泛起一層薄薄的水霧,卻倔強地不讓淚水落下。她知道,李逸在前線肩負著家國重任,而她能做的,便是在這長安城中,堅守自己的本心,默默為他祈福。
    夜風從半掩的窗扉悄然鑽了進來,輕輕拂過她的發絲與衣角,帶來絲絲縷縷的涼意,可這涼意,在觸及她那顆被思念填滿的心時,卻如石沉大海,未能驅散半分她心中沉甸甸的沉重。她靜靜地站在窗前,望著夜色中影影綽綽的長安城,眼神堅定而又透著一絲落寞。她心底無比清楚,邊疆的局勢撲朔迷離,李逸歸來的日子遙遙無期,可無論前路布滿多少荊棘,被多少艱難險阻所充斥,她都會堅定不移地等下去。
    在她的心中,有一盞永不熄滅的燈,熠熠生輝,照亮著她前行的每一步。這盞燈,是李逸臨行前那深情且堅定的承諾,字字句句都烙印在她的心尖;是他們一路走來,曆經風雨卻愈發深厚的愛情,每一個相視一笑、每一次攜手漫步,都成為這盞燈的燃料;更是她此生矢誌不渝的信念,支撐著她在這漫長的等待時光裏,不曾有過絲毫退縮與動搖。
    她緩緩轉身,邁著沉穩卻又略帶疲憊的步伐回到桌前。桌上的燭光搖曳閃爍,似在為她的堅守而輕輕舞動。她雙手捧著佩劍,動作輕柔而虔誠,仿佛捧著的是她與李逸之間的全部回憶,而後將其輕輕放在桌上。接著,她伸出手,拿起那卷已經被她翻閱了無數次的醫書。紙張微微泛黃,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在她眼中,這醫書不僅是濟世救人的寶典,更是她此刻對抗內心焦慮的有力武器。
    她坐定,緩緩翻開醫書,目光逐字逐句地在書頁上移動,仿佛要將每一個字符都鐫刻進腦海。遇到晦澀難懂之處,她會微微皺眉,手指輕輕摩挲著書頁,陷入沉思,反複推敲其中的含義。在這寂靜的夜裏,隻有她翻動書頁的沙沙聲和偶爾的輕聲呢喃。她全神貫注地研讀著,試圖將滿心的思念與牽掛,都融入到這一行行的文字之中,化作不斷提升醫術、治病救人的動力,仿佛這樣,便能離李逸更近一些,便能讓自己的等待變得更有意義。
    銀白的月光宛如一層薄紗,輕柔且執著地灑落在雕花窗欞之上,勾勒出窗欞精致的輪廓。屋內,蘇瑤一襲素衣,身姿筆挺地坐在案幾前,她的身影被月光拉長,在月色的籠罩下,顯得格外清冷,卻又透著一股讓人動容的堅定。她微微垂首,如墨的發絲滑落肩頭,幾縷碎發在月光下閃爍著微光。她的目光緊緊鎖住麵前攤開的醫書,眉頭時而輕皺,時而舒展,全身心地沉浸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之中。
    然而,她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內心卻如波濤洶湧的海麵。她的思緒,時不時地飄向那遙遠而又充滿未知的邊疆。手中的醫書,每翻過一頁,她的心中便默默念起一段祈願。她在心底輕聲呢喃:願那高懸天際的明月,能跨越萬水千山,照亮李逸前行的每一步路,讓他在黑暗中不會迷失方向;願那輕柔拂過的清風,帶著她的溫柔與牽掛,為身處苦寒之地的李逸送去一絲難得的清涼,慰藉他疲憊的身心;更願命運眷顧,讓他能平安順遂地歸來,與她再次重逢,續寫他們未竟的美好。
    窗外,夜色愈發深沉,仿若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將整個長安城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方才還熱鬧得如同白晝的朱雀大街,此刻已褪去了繁華喧囂的外衣。曾經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如今已不見往來如織的行人與車馬,喧囂聲如同潮水般漸漸退去,整個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靜音鍵,陷入了沉睡之中。街邊林立的酒肆,燈火一盞接一盞地陸續熄滅,原本明亮熱鬧的鋪子,此刻變得漆黑一片。唯有偶爾從遠處傳來的幾聲犬吠,在這寂靜的夜裏突兀響起,旋即又消失在夜色之中,更襯出夜晚的靜謐與深沉。
    喜歡醫女的大唐戀歌請大家收藏:()醫女的大唐戀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