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林紹璋打秋風
字數:4013 加入書籤
翌日,晨曦初破,微光透過厚重雲層,灑落在滿目瘡痍的天京城。蕭有和佇立窗前,神色凝重,反複權衡後,將與忠王、章王的會麵之地,定在了忠王府。他深知,自身號召力尚不及忠王,而當下天京危如累卵,亟需忠王李秀成、章王林紹璋這等身經百戰、經驗老到的帶兵前輩,為那生死攸關的突圍計劃掌舵把關。他們的真知灼見,或許正是扭轉乾坤、拯救天國於水火的關鍵所在。
彼時,章王府內一片寂靜,唯有清晨的微風,輕輕拂動著屋簷下的銅鈴,發出清脆卻又略顯孤寂的聲響。年逾四十的章王林紹璋,在親衛的悉心服侍下,正準備用早飯。他麵龐消瘦,顴骨突兀地隆起,麵色蠟黃如陳舊的紙張,毫無生氣。長年與洋人周旋,在唇槍舌劍中奮力維護太平天國權益與尊嚴,那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耗盡了他的精力,兩鬢過早地染上了白霜,淩亂的發絲在風中肆意飛舞,更襯出他的憔悴與滄桑。那個曾經在洋人麵前堅毅果敢、意氣風發的輔政王,如今已被歲月與困境打磨得沒了棱角。
此刻,他微微聳起肩膀,眉心那道深深的川字紋,仿佛鐫刻著太平天國從興起到衰落的滄桑巨變。高挺的鼻梁下,嘴唇幹裂起皮,微微顫抖著,似是在無聲地抗爭著命運的不公。他瞳孔微微收縮,眼神中滿是迷茫與憂慮,死死地盯著眼前那碗 “甜露”,臉上勉強擠出的一絲笑意,也難掩內心深處的厭惡。
天王洪秀全深信太平天國承載著上帝意誌,出於這份虔誠的信仰,他倡導群臣食用 “甜露”。起初,眾人皆以為這是上帝的恩賜,滿心虔誠與自豪,恭恭敬敬地捧起這所謂的神物。然而,現實卻如同一記沉重的耳光,瞬間將美好的幻想打得粉碎。所謂的 “甜露”,不僅苦澀難咽,如同嚼蠟,還無法提供充足的營養。長期食用,士兵們在訓練中體力不支,雙腿發軟;民眾們麵黃肌瘦,形如枯槁。軍隊的戰鬥力與民眾的身體素質,都遭受了嚴重的損害。
一時間,抵製的暗流在天京城內悄然湧動。有人偷偷將 “甜露” 舍棄,有人則在其中加料,試圖改善那令人作嘔的口感。林紹璋顧及自己的身份與地位,不便公然違背天王的旨意,隻能選擇在 “甜露” 中加料這種折中的辦法。他暗自歎息一聲,強忍著內心的不適,緩緩端起碗,喝了一口。刹那間,苦澀、酸澀與腐臭的味道在口腔中轟然炸開,如洶湧的潮水般直衝鼻腔。他的喉嚨本能地抗拒著,胃裏一陣翻江倒海,差點當場嘔吐出來。“怎麽這味道?糖霜沒了?” 他眉頭緊皺,聲音中帶著一絲惱怒。“回王爺,前幾天最後的糖霜用完了,如今城中物資匱乏,實在無處購買。” 親衛趕忙低頭回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惶恐。
林紹璋強咽下這口 “甜露”,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緩緩放下碗,心中湧起一陣悲涼。難道太平天國的氣運,真的要到頭了嗎?曾經輝煌一時、令清軍聞風喪膽的天國,如今竟然連一頓像樣的食物都難以保障。那自己呢?在這大廈將傾之際,自己的路又在何方?是隨波逐流,等待命運的審判,還是另尋生機,拚死一搏?
正在他陷入沉思之時,一名侍衛匆匆走進來,單膝跪地,高聲稟報:“王爺,忠王派人來請,說是請您過府議事。” 林紹璋手上的動作猛地一滯,微微一怔,臉上閃過一絲意外。他緩緩放下瓷碗,站起身來,目光中充滿了疑惑。忠王李秀成,在這戰事吃緊、局勢危如累卵的關頭,突然派人前來相邀,究竟所為何事?是天京局勢又有了新的變故,還是另有隱情?但不管怎樣,似乎都可以到忠王府 “打打秋風”,解決一下腹中的饑饉。
於是,他開口道:“報信之人現在何處?” 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帶著久經沙場的沉穩。得知來人未離開後,便吩咐將報信人帶進來。“你家王爺可有說明請我過府所為何事?” 林紹璋緊盯著報信人,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急切。“我家王爺讓我告知章王爺,此次請您過府,是受幼西王所托,要一同商討天京當下局勢。” 報信人恭敬地回答,語氣中帶著一絲謹慎。
“這……” 林紹璋下意識地喃喃自語,心中猶如投入了一塊巨石,泛起驚濤駭浪。他自己深知,自己短於軍事,當年在湘潭之戰中,遭遇湘軍,一敗塗地,最終全軍覆沒。正是那次失敗,使太平天國失去了進取湖南的絕佳機會,而湘軍則借此良機得以壯大,成為了太平天國日後最為凶惡的敵人。一想到這裏,他的心中便湧起一陣愧疚與自責。
林紹璋穩了穩心神,追問道:“忠王還有其他交待嗎?” 報信人答:“忠王特意強調,此事關乎突圍,請章王務必過府。” 林紹璋的思緒陷入了糾結。一方麵,他聽聞蕭有和的能力,也承認在這絕境之下,突圍或許是挽救太平天國的唯一生機;可另一方麵,突圍談何容易,城外清軍層層圍困,猶如銅牆鐵壁,密不透風。稍有不慎,便會踏入萬劫不複之地,不僅自己性命不保,還可能連累無數將士和平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紹璋在書房內來回踱步,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太平天國的輝煌歲月。那些熱血沸騰的戰鬥場景,無數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的兄弟,他們的歡聲笑語、呐喊廝殺,仿佛還在耳邊回蕩。“也罷,既然忠王相邀,此事關乎天國存亡,至關重要。我林紹璋身為章王,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自當為天國竭盡全力,哪怕粉身碎骨。” 他停下腳步,神色堅定,沉聲道:“你且先回,我稍作準備便即刻前往。” 報信人領命退下。
林紹璋轉身,親衛趕忙遞上披風。他披上披風,邁著沉穩卻略顯沉重的步伐走出章王府。一路上,他思緒萬千,回憶起湘潭之敗,滿心愧疚。可如今,天京城危在旦夕,已不容他沉湎於過往。他深知,如今天京城的處境,就像一艘在狂風巨浪中飄搖了十四年的孤舟,四處漏水,隨時可能被洶湧的波濤吞沒,朝不保夕。而蕭有和,這個年輕的幼西王,近期表現十分精彩,年紀輕輕就展現出非凡的智謀與果敢的勇氣,徹底打破了他以往對其紈絝子弟的刻板印象。此次安排在忠王府商議,想必經過了深思熟慮,背後或許隱藏著扭轉乾坤的關鍵計劃。
他章王這邊收拾準備過府不提。
忠王府節堂內,幼西王蕭有和已先期到達。此時,他和忠王李秀成正全神貫注地審視一幅天京城防圖。蕭有和手中的毛筆不時在圖上輕點,已將自己的突圍計劃大致告知李秀成。李秀成眉頭緊皺,手指在圖上一處重重敲擊:“此處清軍防守看似薄弱,實則暗藏玄機,依我看,從這裏突圍風險極大。” 蕭有和微微點頭,目光卻未從地圖上移開:“忠王所言極是,但若是我們能巧妙利用清軍換防的間隙,出其不意,或許能撕開一道口子。” 兩人正激烈討論,試圖完善軍策。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屋內的寂靜。
“王爺,章王爺在門外等著!” 一名親兵匆匆走進來,單膝跪地稟告道。話音剛落,林紹璋已現身其後。蕭有和與李秀成趕忙起身相迎。蕭有和滿臉笑意,快步上前:“章王,您可算來了。如今局勢危急,正盼著您的高見呢。” 林紹璋微微欠身還禮,目光在兩人臉上來回打量:“幼西王過譽了,老夫不過是來聽聽,看看能否為天國出份力。” 李秀成抬手示意眾人坐下:“章王,此次請您來,是一同商討突圍之事。幼西王已有了初步計劃,咱們一起琢磨琢磨,看如何能萬無一失。”
眾人圍坐,寒暄幾句後,便直奔主題。蕭有和將精心繪製的突圍路線圖攤開,詳細闡述計劃。林紹璋看著地圖,眉頭緊鎖,思索片刻後道:“此計雖妙,但清軍布防嚴密,且我軍士氣低迷,糧草不足,突圍難度極大。” 李秀成點頭讚同:“章王所言極是,不過事已至此,我們也唯有背水一戰。” 三人圍繞計劃的細節展開激烈討論,力求找出最穩妥的突圍方案,全然忘了 “打秋風” 的事。
這時,一名侍衛神色慌張地衝進來:“不好了,王爺們!剛收到消息,清軍似乎有了新的調動,大批人馬正朝著城西集結,具體意圖不明!” 蕭有和臉色驟變,與李秀成對視一眼,兩人眼中皆是震驚與疑惑。林紹璋的眉頭也再次擰起,心中不禁泛起嘀咕:這清軍突如其來的調動,究竟是巧合,還是他們察覺到了什麽?這對我們的突圍計劃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一時間,屋內的氣氛變得異常凝重,仿佛能聽到彼此急促的心跳聲。
這時又有侍衛來報:“啟稟各位王爺,順王李春發在門口求見”。屋內眾人麵麵相覷,是什麽事讓這位天朝九門禦林京畿統管親臨忠王府?而天京城的命運,也在這緊張的氛圍中,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懸於一線。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