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鐵鎖沉江斷糧道 金戈裂土戰長興

字數:4351   加入書籤

A+A-


    窗外梆子聲起,已是三更。簫有和推開案頭堆積的輿圖,目光掃過標著“楚軍”與“淮軍”的紅藍旗幟。他凝視著桌上的地圖,那是黃文金麾下謀士繪製的湖州四道防線圖。防線自湖州城向外層層延展,以山川河流為天然屏障,輔以人工挖掘的壕溝和堡壘,宛如四條蜿蜒的鋼鐵巨蟒,守護著太平軍在江浙地區的重要據點——湖州。
    案上牛油燭芯劈啪爆開火星,在他年輕的麵龐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陰影。三天前那場軍事會議的情形仍曆曆在目——黃文金正焦躁地來回踱步,靴跟重重磕在青磚地上:“李鴻章的淮軍已從常州南下,左宗棠的楚軍也蠢蠢欲動!”他想起會議上,黃文金指著地圖上的防線,神情嚴肅地說:“這四道防線,是我們抵禦清軍的根本。長興,作為湖州的西北門戶,更是重中之重。”
    “我有一策。”簫有和突然站出來,將兩根令旗重重插在長興與泗安的交界處,“淮軍新勝常州,軍械雖利,卻驕兵必敗;楚軍遠道而來,後勤不濟。我軍可行北拒淮軍,西防楚軍之策。”他的手指劃過地圖上的河道網絡,“尤其要切斷淮軍糧道,他們的開花大炮離了彈藥就是廢鐵。”
    黃文金濃眉擰成鐵鎖:“你要分兵兩路?”簫有和知道,曆史上,黃文金是安排手下悍將劉官芳駐守長興縣。劉官芳是太平天國的重要將領,廣西武宣人,金田起義出身,多次與清軍及洋槍隊作戰,曾在1864年3月的金壇之戰中擊傷洋槍隊首領戈登。他堅守長興,但最終城陷,關於他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說他戰死,另一說他退守湖州,湖州失守後不知所終。
    簫有和希望自己的出現能改變這位悍將的命運,為太平天國保存一些能打且忠心的人。便主動獻策:“正是。”他抽出佩劍指向西北,“末將願領精銳守長興,利用水網沼澤遲滯淮軍;大帥可率主力在湖州城外構築防線,若楚軍來攻……”
    “大帥便可依托東路防線進行阻擊!”簫有和目光堅定,繼續說道,“淮軍與楚軍向來貌合神離,隻要大帥這裏守住東邊的左宗棠,我這裏殲滅淮軍的大部或一部,他們必會互相推諉,軍心自亂,進攻也就被打破了。”
    黃文金沉思片刻,最終點頭,決定讓簫有和獨領一軍防守長興,還為他補充了兵力。特別是在簫有和的要求下,為他補充了一批火器。
    會議散後,劉官芳找到簫有和,臉上帶著幾分不甘:“簫兄弟,這長興我本想守,畢竟我也有不少守城經驗。”簫有和連忙拱手:“劉將軍,您的威名我早有耳聞,還望您不吝賜教。”
    劉官芳點點頭,開始講述:“守長興,關鍵在熟悉地形,利用街巷和城牆。城牆上要多備滾木礌石,遇到敵軍攻城,可居高臨下打擊。街巷之中,可設置暗哨和陷阱,讓敵軍如入迷宮。”簫有和認真聆聽,不時提出問題,劉官芳都耐心解答,並特意提到了淮軍的開花大炮。
    隨著淮軍逼近的消息傳來,簫有和壓力倍增。夜深人靜時,他在長興縣衙內踱步沉思。看著地圖上淮軍與楚軍的動向,他不斷思索破敵之法。突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十六字方針浮現。
    敵進我退,避開淮軍鋒芒,不與其正麵硬剛,利用長興周邊複雜地形周旋;敵駐我擾,趁淮軍紮營休息,派小股部隊襲擾,使其不得安寧;敵疲我打,待淮軍疲憊鬆懈,再集中優勢兵力出擊;敵退我追,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想明白後,簫有和立刻召集將領,部署作戰計劃。他眼神堅定:“弟兄們,隻要我們按此方針,定能讓淮軍有來無回!”將士們士氣大振,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而簫有和也堅信,在劉官芳的經驗傳授和新戰術的加持下,長興城定能守得住。
    次日進行動員時,這座有47萬人口的長興縣,又給了簫有和驚喜。這裏的老百姓對太平軍真心擁護,他們不論男女老幼,都積極參與防禦工事的構築。他攔住一名搬運礌石的老者,問道:“老人家,你不是被逼迫參加的吧,可管飯?”老人家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回道:“剛過上幾天好日子,這清妖又要來拿回去,咱這是在為自己幹活。你們還按每25人7天,發米213石。”他看看簫有和身上的衣服,道:“小夥子,看上去你也是個帶兵的,沒說的,你用老頭子搬的礌石多打幾個清妖就對得起我了!”
    看到這些百姓一張張淳樸的臉,簫有和莫名地有些感動,他理解了什麽叫人民戰爭!這就是,隻要你真心對老百姓好,讓老百姓過好日子,老百姓就能用命來支持你。這也解開了長興縣為啥戰後人口不足7萬的秘密。
    簫有和聽後,心中對未來戰事又多了幾分期待與思量。他要在長興縣打一場人民戰爭。他要盡量保護這些淳樸的百姓,他想說:“我簫有和來了,就讓我領教領教李鴻章的淮軍,戈登的‘常勝軍’,你們的本事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簫有和迅速起身,召集將領部署。他讓曾水源發揮曾經統領太平軍水師的經驗,帶一部分將士在水網區域埋伏,準備突襲淮軍糧道;又安排賴漢英和汪白仁帶精銳在城頭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應對強攻;自己則帶著簫鐵頭和趙雲莊主兒子)以及300火槍兵主動出擊,伺機騷擾來犯淮軍。
    城頭上,太平軍的武器裝備雖不算充裕,但也頗具威力。除了傳統的冷兵器如長刀、長矛外,還配備了不少火器。鳥槍在士兵手中整齊排列,這是太平軍從與清軍作戰以及一些貿易渠道中獲取的,雖射程和精準度有限,但在近距離交鋒中仍能發揮一定作用。還有幾門自製的火炮,雖比不上淮軍的西洋開花大炮,但經過改良後,能發射實心彈和霰彈,在防守時可對密集衝鋒的敵軍造成大麵積殺傷。部分士兵腰間還掛著特製的手雷,這是太平軍工匠們苦心研製的,在關鍵時刻能給敵人來個出其不意。
    黎明時分,長興城頭騰起第一縷硝煙。劉銘傳的銘軍如藍色潮水漫過泗安橋,前排士兵端著恩菲爾德步槍排成密集方陣。長興城頭。簫有和透過望遠鏡,看見淮軍前鋒的“銘”字大旗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那是劉銘傳的部隊,以“銘軍”著稱的淮軍精銳,此刻正排成密集的方陣推進,前排士兵端著英國造的恩菲爾德步槍,刺刀在朝陽下泛著冷光。
    “淮軍的開花大炮!”城樓上突然傳來驚呼。三尊克虜伯大炮被馬拉著緩緩前移,炮管上的青銅紋路在陽光下折射出詭異的光。簫有和握緊劍柄,想起三年前在蘇州城外,正是這種德國造的重炮轟塌了太平軍的城牆。
    “傳令曾水源部!”他轉身對親兵厲聲道,“等淮軍進入五裏河灣,就炸掉上遊水壩!”話音未落,城下突然傳來密集的馬蹄聲。劉銘傳的馬隊已衝到第一道防線前,騎手們穿著清一色的藍色號衣,腰間掛著手統,這讓簫有和想起劉官芳說過的話:“淮軍的洋槍隊,比湘軍更難對付。”
    城牆上的太平軍炮手開始調整土炮角度。這些用生鐵鑄造的“紅衣大炮”是湖州工匠趕製的,雖然射程不及淮軍的克虜伯,但裝填了混合火藥和碎鐵的霰彈。隨著一聲令下,三門大炮齊聲怒吼,鐵砂如暴雨般傾瀉在衝鋒的淮軍隊列中,前排士兵瞬間被掀翻在地。
    “好樣的!”簫有和剛要喝彩,卻見淮軍陣型絲毫不亂。後排士兵迅速補上缺口,同時舉起步槍開始齊射。子彈呼嘯著掠過城頭,一名太平軍炮手的腦袋被掀飛,鮮血濺在簫有和的衣襟上。
    “臥倒!”他本能地撲向掩體。耳邊傳來炮彈破空的尖嘯,緊接著是城牆劇烈的震顫。克虜伯大炮的實心彈擊中東南角樓,磚石飛濺中,一名太平軍士兵被攔腰斬斷。簫有和抹去臉上的塵土,看見劉銘傳已經率軍突破了第一道
    “啟動第二道防線!” 他扯開嗓門大吼。埋伏在蘆葦蕩中的太平軍點燃導火索,二十餘處地雷同時爆炸,騰起的黑煙中,淮軍的戰馬受驚嘶鳴,騎手被掀翻在地。但淮軍的工兵立刻衝上前,用鋤挖掘壕溝,速度之快讓簫有和咋舌 —— 這是李鴻章花重金從上海請來的外國教官訓練的成果。
    午後時分,淮軍的炮兵陣地終於完成部署。二十餘門大炮齊聲轟鳴,長興城牆在炮火中簌簌發抖。簫有和躲在掩體裏,聽著磚石碎裂的聲響,突然想起劉官芳的叮囑:“淮軍擅長正麵強攻,但側翼必然空虛。”
    對親兵耳語幾句,後者點頭消失在硝煙中。
    當夕陽染紅太湖水時,淮軍的進攻突然停滯。劉銘傳站在臨時搭建的了望台上,看著麾下士兵抬著兩門受損的大炮後撤,眉頭擰成了川字。“大帥,” 副將遞來傷亡報告,“今日損失八百餘人,其中半數死於地雷和水攻。”
    劉銘傳接過報告,目光掃過遠處的長興城。城頭的太平軍旗幟仍在飄揚,在暮色中宛如一抹猩紅的傷口。他想起出發前李鴻章的訓話:“攻下長興,湖州指日可待。” 如今看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簫有和,竟比傳聞中更難對付。
    “傳令各營,” 劉銘傳將報告揉成一團,“明日改用開花彈,務必轟塌北城牆!” 他轉身望向東南方,那裏隱隱傳來楚軍的炮聲,“另外,派人聯絡左大帥,催促楚軍加快推進。”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