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太平軍烏鎮顯威,左李聚將議戰局

字數:3659   加入書籤

A+A-


    左宗棠神色凝重地凝視著手中蔡元吉部被圍殲的軍報,心中著實大吃一驚。蔡元吉部那降清太平軍的戰力,他可是再清楚不過了,竟能被對方如此輕易地一口吃下這八千人的部隊,看來這太平軍的實力著實不容小覷啊!
    他神情嚴肅地召集麾下將領,將這份沉甸甸的軍報依次傳給眾將觀看。眾將看到後,無不為太平軍圍殲蔡元吉部、一舉拿下烏鎮的消息而深感震驚。
    就在這時,出身滿洲鑲黃旗、向來勇猛善戰且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屢立赫赫戰功的金順,第一個挺身而出,抱拳大聲說道:“大帥,末將願帶兵收複失地!定要讓那幫太平軍好看!”
    徐占彪也緊接著附和道:“沒錯!大帥,我們定要給太平軍點顏色瞧瞧!讓他們知曉咱們可不是好惹的!”
    然而,張曜卻微微皺眉,提出了不同看法,沉聲說道:“大帥,依末將看,太平軍很有可能南下蘇杭啊。如今烏鎮已失,他們下一步的行動著實不可不防啊!” 部將高連升也深以為然,認為太平軍南下的可能性極大。
    左宗棠微微點頭,若有所思,他目光深邃地掃視眾人,緩緩開口道:“大家所言皆有道理。這太平軍此次能如此輕而易舉地圍殲蔡元吉部,其兵力部署和作戰意圖都實有重新評估之必要。大家且說說,你們覺得太平軍當下的兵力主要集中於何處?他們的作戰意圖究竟為何?又可能會朝哪個方向行動?”
    眾將在左宗棠的啟發下,紛紛陷入沉思,隨後開始各抒己見,熱烈地討論起當前湖州戰場的形勢以及太平軍的種種可能性,隻為能製定出新的作戰計劃。
    左宗棠則在一旁靜靜地聆聽著麾下的討論。最後,他果斷做出決定:
    其一,要改變進攻策略。原定的三路圍攻計劃或許已不再適用,需依據新的戰場形勢,果斷改變進攻策略。應選擇更為謹慎的進攻方式,避免再次遭受重大損失,同時積極尋找合適的時機和地點對太平軍發起新的進攻。
    其二,要加強防禦與後勤保障。
    一方麵,鞏固現有陣地。在中路受挫的嚴峻形勢下,對現有陣地的鞏固工作刻不容緩,需加強防禦工事的建設,全力提高清軍的防禦能力,防止太平軍進一步擴大戰果,此事至關重要,他明確要求高連升負責此事。
    另一方麵,保障後勤供應。左宗棠深知後勤保障對於戰爭勝負的重要性,他精心安排張曜加強對後勤供應線的保護和管理,務必確保糧草、彈藥等物資的及時供應,為清軍的作戰提供有力支持。
    其三,協同其他清軍將領作戰。
    一是與曾國藩等協同。左宗棠會加強與其他清軍將領,尤其是李鴻章的聯係與協同作戰。曾國藩的湘軍在與太平軍的長期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是左宗棠重點考慮聯合的對象。他們將共同製定更全麵的作戰計劃,形成對太平軍的更大壓力。
    二是聯合地方團練。聯合當地的地方團練等武裝力量,共同對抗太平軍。地方團練對當地的地形和情況較為熟悉,可以為清軍提供有力的輔助支持。
    其四,尋求戰略轉移與持久戰。
    一方麵,戰略轉移。烏鎮的失守使左宗棠敏銳地意識到繼續進攻湖州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他果斷決定先進行戰略轉移,將部分兵力轉移到更有利的地區,以巧妙避開太平軍的鋒芒,尋找更合適的戰機。
    為此,左宗棠還充分考慮到了以下幾點:
    一是民心向背。左宗棠極為注重對當地民心的爭取和維護,戰略轉移時會盡量減少對當地百姓的幹擾和影響,避免引起百姓的不滿和恐慌,同時通過妥善安置百姓、大力宣傳清軍的正義性等方式,積極爭取百姓的支持和配合。
    二是社會穩定。左宗棠會全麵考慮戰略轉移對當地社會秩序的影響,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維護轉移地區的社會穩定,防止敵軍或地方勢力趁機搗亂,確保轉移行動在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中順利進行。
    軍議告一段落,張曜提出浙江巡撫馬新貽在烏鎮失蹤的事。左宗棠揉著太陽穴,覺得這個回族巡撫很孟浪,出於同朝為官,也安排人暗中加強尋找。
    不提左宗棠這裏因烏鎮的失守,蔡元吉部被太平軍圍殲而調整部署,由攻轉守。北麵的李鴻章得到這個消息,立即召集麾下將領,討論左宗棠中路受挫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並對太平軍戰力進行評估,分析太平軍占領烏鎮後可能的行動方向和對周邊清軍防線的威脅程度。
    節堂上,潘鼎新,吳長慶,張樹珊,程學啟等匯聚一堂。
    李鴻章神情凝重,手指在地圖上烏鎮的位置敲擊:“諸位,左宗棠中路受挫,太平軍已占烏鎮,此乃大患啊!”又指著台下的潘鼎新道:“你是淮軍老人,說說你的看法。”
    潘鼎新聞言,躬身施禮,稍作思索便緊鎖眉頭道:“大帥,太平軍來勢洶洶,恐怕會繼續北進,威脅蘇州、常州一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鴻章微微點頭:“鼎新所言極是,我們必須加強在蘇常一帶的防禦力量,絕不能讓太平軍得逞。”又對麾下另一將領吳長慶道:“你也隨我很久了,說說吧。”
    吳長慶抱拳說:“末將認為,若隻加強蘇常防禦,其他地方是否會空虛?”他是安徽廬江人,投奔李鴻章後屢次擊敗太平軍。
    李鴻章朝其點頭道:“長慶依舊謹慎,胸有大局,我們確要通盤考慮,張樹珊,你覺得太平軍接下來會如何行動?”
    張樹珊沉思片刻:“依我看,他們可能會鞏固烏鎮,再伺機而動,也不排除分兵攻打周邊縣城。這對左宗棠是個考驗。”李鴻章知道他與其哥哥張樹聲一起興辦團練,是不可多得的帥才。
    李鴻章又看向程學啟:“學啟,你有何見解?”
    程學啟拱手道:“大帥,我們應與左宗棠將軍及其他清軍將領加強聯係,協同作戰,圍剿太平軍。”
    李鴻章擊掌讚許道:“正合我意!我打算派部分淮軍前往南潯,威脅烏鎮,協助左宗棠穩定局勢。”
    潘鼎新有些顧慮:“大帥,那蘇常的防禦會不會削弱?”
    李鴻章擺手:“不會,蘇常乃重中之重,防禦隻會加強。我會上奏朝廷,說明當前局勢及我們的應對之策。”
    吳長慶點頭讚同:“大帥此舉甚好,一來可解左宗棠之困,二來也向朝廷表明我們對戰局的重視。”
    李鴻章嚴肅地道:“此外,我們還要注意輿論引導,不能讓左宗棠的失利引發朝廷內部恐慌,更不能讓他們質疑湘軍、淮軍的戰鬥力。”
    張樹珊對輿論不在行,擔憂地問:“可如何引導輿論呢,大帥?”
    李鴻章思索片刻道:“我已有應對之法。隻是浙江巡撫馬新貽我們也需幫著找找。”
    眾人齊聲道:“願聽大帥吩咐!”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