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曾國藩督師狼煙起,林小虎巡營勵誌堅

字數:3545   加入書籤

A+A-


    同治四年1865年),對於大清王朝來說,是動蕩不安的一年。在這一年裏,太平軍從湖州突圍,如一把利刃刺向清廷的要害,一路向西占領了宣城、池州和安慶。這一係列的勝利,讓太平軍的聲威大震,也讓清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清廷急忙啟用曾國藩督師,他帶著滿腔的忠誠與決心,奔赴前線。在他的指揮下,清軍開始加強安慶和池州周邊的防禦工事。一時間,這兩座城市被堅固的防線所環繞,清軍沿線州府準備了足夠的木材、石料等物資,確保工事的堅固與耐久。
    江西巡撫劉坤一被安排駐守關鍵位置,他的部隊如同一顆顆釘子,牢牢地釘在了防線上。與此同時,李鴻章率領淮軍主力從水路進攻,淮軍的水師優勢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長江水麵被封鎖得嚴嚴實實,太平軍的水上交通補給線岌岌可危。
    而左宗棠則率領湘軍精銳從陸路進攻,他的部隊以強悍的戰鬥力著稱,如同一把尖刀,直指太平軍的防禦陣地。清軍的兩路大軍相互配合,形成合圍之勢,試圖將太平軍困於安慶和池州之間,予以殲滅。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太平軍並沒有坐以待斃。太平軍的高級別會議上,幼主洪天貴福,洪仁玕,蕭有和,黃文金,楊輔清,黃文英,洪天嬌再次聚集一起商議方略。洪天嬌通報了夜鳶傳回的情報。麵對太平軍再次被圍剿的危機,大家通過了蕭有和提出的堅持作戰方針不變的設想,仍是“誘敵深入,避敵主力,打其虛弱”。然而在決定主戰場設在哪裏時,大家發生了分歧。黃文金,楊輔清,黃文英認為將主戰場設在九華山,而蕭有和則立主將主戰場設在大別山。
    黃文金等人主張將主戰場設在九華山,他們的依據是九華山地形複雜,山高林密,道路崎嶇,便於太平軍隱蔽部隊、設置伏擊點和開展遊擊戰。清軍的大規模部隊在山區行動困難,難以發揮其兵力優勢。同時,九華山地區百姓對清政府的統治不滿,太平軍可以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和幫助,為太平軍提供糧食、情報等方麵的支持。此外,九華山地區物產豐富,有利於太平軍的後勤補給,交通相對便利,便於與外界聯係和獲取物資。
    蕭有和則堅持將主戰場設在大別山,他的理由是大別山地勢險要,山高林密,道路崎嶇,便於太平軍隱蔽和伏擊,清軍的大規模部隊在山區行動困難。大別山位於湖北、河南和安徽三省交界處,是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具有重要的軍事和政治意義。控製大別山地區,可以對周邊地區形成戰略威脅,牽製清軍的兵力,為太平軍的其他行動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大別山地區百姓對清政府的統治不滿,太平軍可以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和幫助,為太平軍提供糧食、情報等方麵的支持。大別山地區物產豐富,有利於太平軍的後勤補給,交通相對便利,便於與外界聯係和獲取物資。
    在討論過程中,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黃文金等人強調九華山的地形優勢和民眾支持,認為在九華山作戰可以充分利用地形,靈活機動,不斷消耗清軍的兵力和士氣。而蕭有和則認為大別山的戰略地位更為重要,控製大別山可以對清軍形成更大的戰略威脅,同時也有利於太平軍的長期發展。
    最終,蕭有和吸納了對方的意見,提出一個折中的方案:將主戰場設在大別山,同時在九華山展開行動吸引清軍注意,分散清軍圍剿兵力。這一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蕭有和詳細闡述道:“我們可以在大別山地區集中主力部隊,利用其險要地形進行堅守和反擊。同時,在九華山地區安排部分兵力,采取靈活機動的戰術,如夜襲、伏擊、突襲等,不斷騷擾和打擊清軍,吸引其部分兵力,使其無法集中全力進攻大別山。這樣既能發揮大別山的戰略優勢,又能利用九華山的地形特點,實現對清軍的全麵牽製。”
    幼主洪天貴福聽完眾人的討論後,點頭讚同道:“蕭有和的方案較為全麵,既考慮了大別山的戰略地位,又兼顧了九華山的地形優勢。這樣可以有效地分散清軍的兵力,減輕我軍的防禦壓力,為我軍創造更多的戰機。”
    於是,大家決定按照蕭有和的建議,將主戰場設在大別山,同時在九華山展開行動,吸引清軍注意,分散其圍剿兵力。為此,太平軍的右路集團和中路集團集結安慶,秘密進入大別山區,隱蔽待機,準備對李鴻章的淮軍作戰。黃文金,黃文英的左路集團留在池州和宣城至寧國一線牽製左宗棠部清軍。
    九華山區。
    晨霧如輕紗般籠罩著連綿的山巒,山林間,鳥鳴聲此起彼伏,為這寂靜的山林增添了幾分生機。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山林中,卻隱藏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黃文金的軍隊作為偏師,已經按照軍議進入了九華山區,按計劃對左宗棠部清軍展開襲擾。
    林小虎,一個年僅二十出頭的太平軍士兵,正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山林間。他是黃文金部太平軍中的一個小頭目,十幾歲就就加入了太平軍。他身著褪色的太平軍號衣的漢子,腰間掛著一把砍刀,背上背著一支鳥銃,顯得精明幹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虎,你又在巡營啊?”一個熟悉的聲音從林間傳來,是他的戰友劉二牛,也是同一個村上的發小。
    “是啊,二牛哥。這清軍的圍剿越來越緊了,咱們得格外小心。”林小虎回答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聽說清軍在山外圍起了不少據點,還調來了不少兵力。”劉二牛的語氣中也帶著一絲緊張。“嗯,不知道上麵怎麽想的,放著好好的城裏不住,非到這荒山老林來受罪。”
    林小虎皺起了眉頭,他想起了講習所先生說的故事:"二牛哥,咱們的講習所先生曾說,要保存自己才能更好的消滅敵人。這山林雖荒蕪,卻能以少勝多。如今清軍雖眾,但山林間他們優勢盡失。隻要咱們堅守,定能尋得戰機。"
    “嘿嘿,聽你這麽說我也放心不少。”
    “嗯,我們一定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這是他在講習所聽蕭軍師說的,覺得很有氣勢。
    離開這個發小,林小虎走到另外一處隱蔽的營地。這裏主要是池州分地後加入的太平軍。
    林小虎不放心,過來看看他們的備戰情況。走進這片營地,就看見兩個新兵在拉家常。
    新兵甲問新兵乙。“你為什麽加入太平軍?”新兵乙說“地主逼捐害死了父親,自己要報仇”
    林小虎聽著,想起了自己參軍的初衷。他走上前,拍了拍新兵乙的肩膀說:“報仇雪恨,正是我等加入太平軍的意義。但不止於此,更是為了天下的窮苦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新兵甲問道:“我們能打贏嗎?”
    “能!我們一定能打敗清軍!”林小虎語氣堅定,眼神中透露出無畏的信念。“清軍雖多,但山林作戰,他們優勢盡失。我們熟悉地形,行動靈活,隻要我們團結一心,運用好戰術,就能以少勝多!”
    林小虎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咱們一起努力,一定要讓清軍付出代價!”
    “一定會的!”新兵乙堅定地回應道。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