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督署堂三官會審,肥西縣霆軍叛變
字數:3619 加入書籤
湖廣總督府威嚴的督署大堂內,高懸著的 “明鏡高懸”匾額,在搖曳的燭光下變得晦暗難明。
張文祥被兩名衙役押解著,步伐雖略顯踉蹌,卻昂首挺胸,走進這個大堂,盯著看那匾額,毫無懼色,他隻覺得那四個大字此時如此的詭異。
再向匾額下瞧,高堂上並排坐著叁位官老爺。身形略胖的是鄭敦謹,他身著欽差大臣的官服,正襟危坐於主位,身旁左首的曾國藩麵容冷峻,眼神中透著久經官場的深邃與沉穩。右首的卻是官文。叁人之下擺著一張書案,一名書吏正準備記錄,他的麵前,案牘如山,皆是與刺馬案相關的卷宗。
“堂下何人?見到本官何不下跪?”
看到張文祥隻顧著東張西望, 鄭敦謹開言問道。聲音渾厚威嚴。
兩邊站立的衙役立刻以水火棍擊地發出:“咚——咚——咚——” 的脆響,震得大堂內氣氛愈發凝重。張文祥冷哼一聲,昂然道: “此等昏官,跪之何益?”
“大膽!”鄭敦謹嗬斥道。
兩邊的衙役再次發出了威嚇聲:“堂下囚犯,速速下跪!”
押解張文祥的兩個衙役,一左一右抓住胳膊,一腳踹在他的腿彎上。
張文祥吃痛不住,一個踉蹌雙膝跪地。
堂上的鄭敦謹鷹眼如箭,緊緊盯著張文祥,清了清嗓子,高聲道:“張文祥,今日我與曾大人會審於你,你需從實招來,究竟為何行刺馬新貽,背後可有主使之人?”
張文祥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屑的笑意,大聲回道:“大人,草民行刺馬新貽,隻為替天行道!那馬新貽在浙江時,魚肉百姓,草民不過是看不慣他的所作所為,才挺身而出,哪有什麽主使之人!”
鄭敦謹手中的驚堂木 “啪” 地拍在案上,震得茶盞裏的茶湯泛起漣漪:“好個替天行道!馬新貽身為一省巡撫,是朝廷大員,朝廷自有律法論斷,豈容你一介草民私刑處置?“
曾國藩依舊穩坐如山,倒是官文擱下手中狼毫,他麵前攤開的豁然是,張天祥那日在破廟遞給鄭敦謹的密信,他似有意無意道:“聽聞你曾在湘軍鮑超麾下效命,霆軍裁撤後突然現身浙江,此間蹊蹺,豈能用一句替天行道敷衍?” 話音未落,張文祥脖頸青筋暴起:“大人好記性!當年霆軍弟兄們賣命廝殺,卻落得卸磨殺驢的下場,馬新貽在浙江裁撤霆軍,斷我等生路,這難道不是實情?”他想起霆軍的那個麻臉大哥,自己衣食無著時是陳大哥收留了自己,他沒有在意自己幹過太平軍,也沒有割下自己的人頭去領功,反而讓自己跟著他。就像他說的有大哥一口吃的就餓不著兄弟。
鄭敦謹目光如炬,突然從案牘中抽出一卷文書,“啪” 地甩在堂前:“據浙江鹽運司密報,你與霆軍舊部勾結私鹽,更在馬新貽遇刺前,頻繁出入江寧織造府,這又作何解釋?” 文書在青磚上展開,密密麻麻的記錄刺痛張文祥的眼睛,他仰天大笑,笑聲震得堂前燈籠簌簌作響:“好個官官相護!織造府分明藏著馬新貽貪墨的證據,你們卻顛倒黑白!”
曾國藩手指無意識摩挲著腰間玉佩,溫潤的觸感卻無法平息內心波瀾。他餘光瞥見鄭敦謹喉結在上下移動,微微顫抖的指尖,暴露了他此刻的心情,曾國藩知道這位同僚已在生死邊緣試探。
堂外突然傳來急促腳步聲,一名侍衛疾步而入,在官文的耳邊低語幾句。官文的臉色驟變,手中剛剛端起的茶盞險些跌落:“你說廬州城外發現霆軍舊部異動?”
張文祥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三位大人若真想查案,何不去翻翻金陵城外的義莊?那裏埋著的,可不隻是普通人的冤魂!” 話音未落,督署外傳來了三更天的梆子聲中。鄭敦謹霍然起身,冷聲道:“將人押下去!今夜務必嚴加看守!”
待張文祥被拖走,鄭敦謹望著滿地狼藉,聲音低沉:“滌生兄,秀峰兄,此事恐怕牽扯甚廣,霆軍異動、私鹽案、織造府……”
曾國藩望著搖曳的燭火,那燭火竟然在自己麵前幻化成了燭天烈焰,火舌舔舐著 “明鏡高懸”的匾額。
刺馬案審到這裏顯然不是一個理想的結果,如何向朝廷交代,如何安撫馬新貽,堂上的三人此時各懷鬼胎。
還是那負責記錄的書吏忍不住這公堂上的死寂,手中的毛筆竟然掉落,發出的聲音使得壓抑的空氣有了一絲鬆動。
鄭敦謹咳嗽一聲道:“諸位大人,可以退堂了吧。”
官文鬆了口氣,連忙說:“可以”他斜眼看到曾國藩如老僧入定,半截話被他硬吞回了肚子裏。
曾國藩好似剛剛醒來,兩眼掃了堂上的幾人,悠悠地說道:“兩位大人,案件既然審完,理應退堂。”
說完好整以暇地起身整理官服後告辭道:“年紀大了,比不得年輕人,熬不得夜咯!既然案子沒有什麽新證據,就依初審的結果上報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督署外,烏雲遮蔽了月光,一陣悶雷響起,一場風暴正在醞釀。
退堂後,官文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回想起公堂審理的結果最終判詞認定:“張文祥因私怨刺殺馬新貽,沒有幕後主使。”他暗自鬆了口氣,三人聯名上奏,這樣的結果皆大歡喜。
正當官文想召集幕僚們小酌一杯,順帶商議繼續對蕭有和部太平軍殘軍進行圍剿,一名傳令兵衝進大堂,滿頭大汗,氣喘籲籲,急促的說道:“大人,大事不妙!廬州城外,霆軍舊部突然叛變,8000兵力在夜鳶的策反下,攻占了肥西縣!”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官文的心猛地一沉,肥西縣地處廬州府的門戶要衝,一旦失守,整個安徽的防線都將受到嚴重威脅。他強壓下心中的震驚,沉聲問道:“可探明叛軍動向?”
“回稟大人,叛軍正往黃州方向移動,勢如破竹!”
官文的瞳孔驟然收縮。黃州,那是湖廣的要害之地,現被蕭有和占據,一旦合流後果不堪設想。他猛地一拍案幾,茶盞應聲而碎:“速調綠營兵,即刻趕赴荊門,加固防線!”
然而,事情遠未結束。另一名斥候匆匆而入,聲音顫抖:“大人,蕭有和部太平軍得知霆軍叛變後,已從黃州起兵,正順江而下直撲荊門!”
官文的麵色瞬間蒼白。太平軍餘部與霆軍舊部的聯手,無疑是一場災難。他的腦海中迅速閃過各種可能的應對方案,卻都被眼前的複雜局勢一一擊碎。
與此同時,黃州江畔,蕭有和的披風在江風中獵獵作響。探子單膝跪地:“稟殿下,夜鳶來報肥西已被霆軍攻占!荊門僅有一營綠營兵” 蕭有和眼中閃過狂喜,手中令旗重重一揮:“傳令下去,全軍即刻起錨!荊門城防空虛,正是天賜良機!” 戰船的鐵錨破水而出,白帆遮蔽江麵,太平軍的號角聲刺破夜空,驚起一群白鷺。
喜歡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請大家收藏:()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