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氣性真大!(大章)
字數:8392 加入書籤
生氣李巧娘說的話讓他在兒子麵前沒麵子的陸正林,出了房間,就看到了在院子裏吃飯的陸正田和陸承安。
接著,也許是看到這對父子倆就想起了李巧娘的話,陸正林快步走出了大門,準備去村裏溜達一圈。
怎麽說,他也是秀才公,甜井村的村民對他態度還是很友好的。
誰知,剛走出門口沒一會,陸正林就看到了劉地主。
此刻,劉地主一路跟村民們友好的聊幾句。
看到陸正林,已經笑僵了臉的劉地主,馬上說道:
“正林老弟,我正要去找你。
既然遇到了,你跟我回家聊聊。”
說完這話,劉地主就往他買下陸正江的院子走去。
此刻,經過劉地主出銀子請村裏人修葺,這處院子看著比以前好多了。
而就在這處院子裏,把陸正林叫過來的劉地主,先是誇讚了陸正田和陸承安,接著就老生常談一般,又叮囑了陸正林要跟二房打好關係的話。
說完該說的,劉地主就揮揮手,讓明顯聽在耳中,卻沒有記在心裏的陸正林離開。
離開劉地主在甜井村院子的陸正林,又在村裏走動了一會。
接著,就在村民們時不時會提起陸正田和陸承安後,無奈的回了老陸家。
走哪都能聽到他弟弟和侄子的名字,他還不如回去看看那兩張臉,給自己未來增添一點努力的動力。
這麽想著的陸正林,一進院門,就聽到陸正田和陸承安正在討論四書五經中的內容。
隨著陸承安問出一個問題,陸正田低頭思考時,陸正林默默地從離父子倆最遠的地方走進了他住的房間。
看到陸季然時,陸正林鮮少不是在第一時間生氣陸季然為何沒有學習,而是鬆了口氣。
算了,兒子太爭氣,當爹的也會有壓力的。
看看,他那個在院子裏苦思的弟弟,就是例子。
被陸正林同情的陸正田,這會跟陸承安對視一眼,紛紛看向陸正林所在的房間。
畢竟,陸正林剛才躲著他們,擔心會被陸承安提問的樣子,他們其實都看在眼中。
而兩人會在院子裏討論學問,還是李巧娘在陸正林前一會離開後,提出的請求。
這不,作為好侄兒,陸承安馬上答應下來。
“爹,我看你往後見了大伯,沒事就多問他幾個問題。
沒準,大伯以後看到你,絕對躲著走。”陸承安湊到陸正田身邊小聲說道。
聽見這話,陸正田無語的看了陸承安一眼,口不對心的揮手道:
“一邊去,你大伯可是我哥,我怎能讓他躲著我走。”
說完這話後,陸正田已經在心裏快速的回憶著陸承安以前跟他討論過的難題。
陸正田保證,那樣的題,絕對是超出他大哥學問的難度。
要不,最近這些天試試?
這麽想著,陸正田看著陸正林所在房間時,嘴角都勾起了弧度。
見狀,陸承安了然的看了他爹一眼,就起身回了房間。
第二天,陸承安和他哥一大早就被陸正田叫醒。
收拾妥當後,老陸家所有人,都趕往祠堂那邊。
陸氏宗族的祭祖儀式,照常進行。
連夜將祭祖儀式需要變動的地方記牢的族長和族老們,雖然眼睛下麵有些微的青黑,但看著卻精神的很。
這一天,陸承安和陸正田父子倆,站到了祭祖儀式中的c位。
別說,隆重又威嚴的祭祖儀式,讓最前方參與感十足的陸承安,一下對宗族有了歸屬感。
等到祭祖儀式結束,陸承安還在回憶著因為氣氛到位,跟禮科上所學感覺差別很大的祭祖過程,小腦袋就被陸正田揉了好幾下。
“承安,儀式結束,咱們回家。”說到這的陸正田看了陸承安一眼後,小聲道:
“你若是能考中舉人,下次祭祖肯定還會以你為主,將這好消息告訴老祖宗。
當然,你以後若是能考中進士當官,以後的祭祖儀式,你都站主位。”
說完這話,陸正田笑了笑,就拉著陸承安往家裏走去。
回家跟陸承澤分享了一下祭祖時站在院門口和祠堂主位的心裏體會後,陸承安就把這事放下。
隔天,陸正田就帶著陸承澤和陸承安,去縣城拜訪了張父子和私塾的小夥伴。
又過了兩天,就是陸正田跟親友說好的舉辦宴席的時間。
也不知道怎麽通知的,反正來的親友裏,不少人陸承安覺得他以前完全沒見過。
被大家誇讚後,摸了又摸的陸承安的陸承安最後受不住,都躲在陸正田身後尋求幫助。
在陸承安大姑和小姑拖家帶口的過來時,劉氏和陸老頭都不約而同的看了過去。
劉氏的臉上帶著期盼,嘴角動了動,卻不知如何跟兩個自從嫁人後,就再也沒見過幾麵的女兒交流。
而陸老頭,在看到陸雨柔和陸穀雨淡淡的跟他和劉氏打過招呼,跟陸正田和陸正江說話時卻變了態度後,氣的把胡子吹得老高。
“這兩個丫頭,氣性真大!”陸老頭黑著臉說道。
聽見這話,怕陸老頭因為生氣會跑去罵兩個女兒,劉氏馬上拉著臉說道:
“老頭子,咱們兩個閨女會這樣,也是我們以前做的太過了。
女子嫁人,若是娘家能靠得住,誰願意跟娘家常年不聯係?
就咱們以前偏心老大的樣子,兩個閨女剛才能跟我們打招呼已經不錯了。”
說完這話,劉氏就拉著陸老頭坐下,準備全程關注陸老頭,不讓他說出任何難聽的話。
就剛才陸雨柔和陸穀雨的表現,劉氏就明白,她想要跟兩個女兒恢複關係的希望不大。
但不管怎樣,她也不想讓陸老頭把關係搞得更糟。
這麽想著,劉氏打量了一下兩個閨女帶來的外孫和外孫女,全程都保持笑意。
等到宴席散場,陸正田和陸承安開始將來客送走時,劉氏走到陸雨柔和陸穀雨身邊,邊笑著將外孫和外孫女們名字和長相第一次對上,邊送出了遲來很久的紅包。
有紅封拿,陸雨柔和陸穀雨帶來的兒女們,叫起劉氏這個外婆來,聲音都甜了不少。
見狀,陸雨柔和陸穀雨,倒是也跟劉氏多說了一會。
但有著雖說出嫁,但差不多被賣的過往,兩人對著劉氏也親切不起來。
至於陸老頭這個做決定的親爹,兩人更是沒多搭理一下。
見狀,陸老頭氣的一甩衣袖,就回了房間。
陸承安跟陸正田帶著僵硬的笑容將來客送走,回到家就看到正房那邊,陸老頭探出腦袋不斷地往外看。
見狀,陸承安順著他的目光,就看到了正在院子裏,跟劉氏有一搭沒一搭說話的陸雨柔和陸穀雨兩人。
“爹,我爺看來是後悔了。”陸承安感慨的說的。
聞言,陸正田往陸老頭那邊看了眼,揉著陸承安的腦袋說的:
“承安,別看你爺現在想要跟你兩個姑姑恢複關係,但他後悔的幾率不大。
當年為了你大伯,他差不多算是將你兩個姑姑賣了,也沒給她們任何嫁妝。
現在,你爺隻是有了銀子,你大伯又不需要再犧牲你兩個姑姑,他才有了現在的反應。
你信不信,若是你大伯需要再次犧牲你兩個姑姑,你爺都不會猶豫的。”
說到這,陸正田看了眼陸雨柔,開口道:
“你大姑對你爺了解的很,她這輩子都不可能跟你爺恢複多親密的父女關係。
最多,年節時回家露個臉。”
說完這話,陸正田就帶著陸承安和陸承澤走向陸雨柔幾人那邊。
此刻,覺得跟劉氏也沒什麽好說的陸雨柔一看到陸正田,就笑著說道:
“二弟,姐在這再次恭喜你和承安了。
不過,現在時間有點晚,我們就先走了。
等你有空,可以來家裏坐坐。”
“姐,那我有空了找你,你可別嫌棄。”陸正田馬上說的。
隨著這話說完,陸正田就識趣的準備送兩個姐姐和她們的家人離開。
見狀,劉氏嘴角動了動,最終還是忍住了到嘴邊的話,隻是跟外孫外孫女們不斷地說著過年要來,她會準備好吃的等著小家夥們。
看劉氏已經用上了美食攻略,陸承安嘖了一聲。
不用想,今年過年,他大姑和小姑絕對會回娘家的。
送走了陸雨柔和陸穀雨後,陸正田終於發話,讓陸承安可以回房休息。
話音還沒落,陸承安已經飛快的跑回了房間。
作為今天的主角之一,陸承安覺得他累得慌,繼續休息。
等陸承澤回房的時候,陸承安早就睡著了。
悄悄地躺到炕上,沒多久,陸承澤也進入夢鄉。
第二天,陸承安難得的睡了個懶覺。
等他起床時,就聽到院子裏傳來陸老頭一連串的叮囑聲。
見狀,陸承安趕緊穿好衣服走出房間。
一出門,他就看到陸正林已經收拾好了行李,看樣子是要走了。
湊到陸正田身邊,陸承安好奇的問道:
“爹,我大伯這是有事要回縣城嗎?”
被陸承安這麽一問,陸正田幹笑一聲,道:
“我今天無事,正巧你大伯在家,就跑去跟他探討了一下學問。
也沒聊多久,你大伯就說他在縣城跟好友有約,要趕緊回去。”
此話一出,秒懂的陸承安偷笑的看了陸正林一眼。
此刻,陸正林已經應付完不斷叮囑他的陸老頭,看向陸正田。
順便的,也把陸承安偷笑的表情看了個正著。
一瞬間,陸正林剛才還艱難維持的笑意,消失無蹤。
就在陸正林黑著臉,準備直接走人時。
聽到他要回縣城的消息,跑來的劉地主瞪了陸正林一眼。
接著,劉地主倒是沒有阻止陸正林回縣城。
他對著陸老頭客氣了兩句,就看向陸正田邀請道:
“正田兄弟,我今天也準備回縣城。
若是有空,你可以來家裏坐坐。”
在陸正田笑著應了下後,劉地主來了句:
“那行,我們就先走了。
你放心,你大哥有我照顧。”
麵對劉地主一語雙關的話,陸正田笑了下,開口道:
“劉兄,那就麻煩你了。”
此話一出,劉地主臉上的笑容都燦爛了不少。
而一旁,覺得陸正田說的話應該讓他來說的陸老頭,看著劉地主和陸正田臉上的笑意,總覺得哪裏不對。
至於陸正林,倒是明白劉地主的意思。
但他不光自己衣食住行要靠劉地主,甚至他妻兒現在都是劉地主養著。
即便知道劉地主的意思,也沒敢多說什麽。
但臨出門前,陸正林還是回頭看了下陸正田。
陸正林很明白,即便陸正田能成為舉人,他這個當大哥的,也別想在劉地主這有多大的麵子。
輕哼一聲,陸正林邊往外走,邊思考起來。
他是時候,靠自己試一下能否賺到銀子了。
回縣城一路上,陸正林都在思考著自己能幹什麽。
誰知道,一回去,隨著劉地主出了一趟門,他又被帶回了甜井村。
劉地主的馬車來到老陸家門口的時候,陸承安剛吃完午飯沒一會。
看到走進來的劉地主,陸承安愣了下。
接著,打量著劉地主的表情,陸承安就跟著跑進了正房。
沒一會,老陸家的人,甚至族長和族老們,都擠在正房,看向劉地主。
此刻,麵對眾人,劉地主沒有猶豫,直接說的:
“諸位,我剛才回到縣城後,就從一個友人口中得知,咱們慶安府,要征兵役。
這次也不知道什麽製度,但多準備一些銀子,總是好事。
我來除了告訴大家此事,就是決定,若是有人想要借銀子,我可以酌情借給陸氏宗族的族人一些。”
聽到劉地主這話,明白他會這麽好心,完全是看在陸正田和陸承安的麵子上。
族長和族老們先是感謝劉地主一番,接著就沉思起來。
每逢征兵役,那可都不是普通百姓輕易能躲開的。
若是想要給銀子不去服兵役的話,年齡符合的村民,每人最起碼得準備十兩才行。
就這,沒準都不夠。
一時間,村長和族老們都在考慮,要如何跟村裏人說這件事。
畢竟,即便劉地主肯借銀子,幾十兩銀子靠著族人的收入,得多久才能還完?
甚至,有的人家,可不止一人符合服兵役的年紀。
這麽一想,族長都開始頭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