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電塵珠
字數:6352 加入書籤
許諾一邊指揮著蠱蟲忙碌,一邊帶領紅姑娘和花靈走向大殿入口。
剛到門口,便見門外立著一塊石碑。
石碑之下是一尊由岩石雕琢而成的伏地異獸,古意盎然。
碑上的文字乃遠古篆體,幸而許諾精通解字秘法,一眼便辨識出其內容: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淩雲天宮,會仙寶殿。
讀罷此句,他微微頷首。
獻王雖非全才,卻擅長炫耀,連自家古塚樓頂都冠以如此大氣之名。
而這塊石碑之上亦有靈息流動,讓人感懷。
那底座的異獸,經許諾以闕庭神目探查,確認為嘲風——傳說中龍之九子之一,龍頭獸軀,背生羽翼。
通常這類存在多用於裝飾屋脊,因其性好險,擅了望,且能驅邪鎮宅。
然而此處的獻王顯然別具一格,未將其置於尋常位置,反而讓它馱碑於墓前,殊為罕見。
許諾略作思忖,隨即操控蠱蟲將巨石收入壺中乾坤。
而後,他施展大裂碑手,在碑麵輕拂而過,碑上“淩雲天宮”與“會仙寶殿”的銘文盡數化作塵埃。
他計劃將其安置於洞府入口,既能彰顯威勢,又因碑上靈韻猶存,不失為佳品。
隻是原名稍顯浮誇,且與獻王重名令他頗感不適。
就在嘲風石碑消失於壺中之時,許諾腦中忽得一道啟示:“你得到獻王墓嘲風石碑,有所感悟,領悟淩雲指神通。
”與此同時,他的指尖湧起一股暖流,仿佛體內新添一股力量。
許諾先前便習得一門獨特的秘術,名為“雙指探穴”,又稱“天官發丘指”,此術極為靈巧,威力亦不容小覷。
然而,他此次所得的“淩雲指”卻別具一格,這神通與“通天篆”竟有所關聯,其精髓在於能於空中書寫符籙,憑空生出符篆之力,還可於石碑、樹木乃至山石上空書字符號,令符籙自行具備強 ,實為難得的技藝,日後許諾若想在石碑上鐫刻文字,便輕鬆許多。
掌握新神通後,許諾心懷舒暢,徑直走向大殿門口。
大門緊閉,但並未上鎖,隻是虛掩著。
此門高約一丈有餘,由厚重木料製成,尋常人難以推動。
許諾上前輕輕一腳,大門便裂開一道兩尺寬的縫隙,陣陣陰冷幹燥之風從中湧出,可見這會仙殿內的布置頗為奇特。
此處蟲穀內外本就濕氣最重,而淩雲宮建於山穀水潭之上,四周霞光繚繞,霧氣氤氳,水汽常年不散,然大殿內卻異常幹燥,甚至有些反常。
大殿內漆黑無光,光線昏暗。
即便大門開了縫隙,寬敞的大殿內依舊有許多陰影角落,加之大殿縱深至少達數十米,四周又無窗戶可供采光。
許諾輕抬指尖,幽冥般的鬼火蠱瞬時浮現,悠悠飄入大殿深處。
忽然間,鬼火蠱釋放出的光芒照亮了整座大殿。
許諾快步邁入殿門。
剛踏入殿內,便瞧見門後兩側的路上矗立著數十尊巨型青銅雕像。
最前方的兩尊宛如雄獅,氣勢非凡。
這些青銅獅造型源自秦漢時期,既凶猛又莊嚴,仿佛還保留著幾分原始野性,乃是為了驅邪而設。
每頭獅高達兩米有餘,近乎一丈高,威武異常,散發的氣息亦極為濃鬱。
就在這一刻,許諾察覺到懷中某物竟隱隱顫動,似低聲吟唱。
以往,許諾僅聽聞破月刀的鳴響,可如今耳畔響起的卻是遮龍山下的那枚發丘天官印。
此印不僅是件強力法器,對許諾而言更有著特別意義。
發丘印與摸金符之類的東西,對於涉足盜墓世界的許諾來說,無疑是不可或缺之物。
它象征著機遇與好運,特別是這個世界裏的種種機緣。
同時,這枚印還有極佳的鎮邪功效,其上的“天官賜福百無禁忌”符文甚至能批量製作天官鎮邪蠱,實為實用之器。
此刻,發丘天官印忽而顫動不止,顯然與獻王墓正門前這兩尊巨大辟邪銅獅產生共鳴。
發丘天官印的印紐,也是個猙獰威嚴的獅形。
許諾心中一動,隨即拿起發丘天官印,貼向其中一頭銅獅。
刹那間,一股浩瀚磅礴的力量自銅獅傳至發丘天官印。
許諾似乎聽見了一聲低沉的獅吼,頓覺心曠神怡。
接著,他查看發丘天官印,發現印麵的“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字並無異樣,但印紐處的銅獅卻略顯增大,且體表多了幾道絢麗的紋路。
獅鬃愈發濃密,形似真獅。
許諾清楚這乃發丘天官印的氣運所致,隨即把印記再次按於另一尊銅獅之上,磅礴之力瞬間注入印中,銅獅之影於印上微現光輝。
許諾隨即望向大殿後方,見殿門兩側數十尊巨像,多為神獸石雕,有象、麒麟、駿馬、貔貅乃至駱駝等,每座雕像皆有幾分靈氣流轉。
他毫不遲疑,上前以發丘天官印觸碰諸像,每次均有力量歸印,印紋光芒始終未減,燦若金輝。
待最後汲取獬銅像靈韻,印上獅紋不僅熠熠生輝,更似活物般微微扭動,仿若蘇醒,昂首朝殿內深處咆哮一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嘯音玄奧,雖聲不大,卻直擊腦海,分不清是實音還是精神震蕩。
許諾心中忽聞語:“汝之發丘天官印得獻王墓會仙殿靈獸精魄,習得鎮魂獅吼之術。
”原來方才印上獅吼便是此神通,震於魂靈,威力非凡,連普通妖獸與修行者亦難以承受,陳玉樓、鷓鴣哨這般修為者亦需片刻方能回神。
許諾遂將天官印妥善收起。
這物件兒在古墓裏頭著實管用,給許諾添了不少膽氣。
沒多久,眾人便順著大殿 的神道往前走。
這明樓寶頂屬於陵墓的地麵上建築,通常用來供人祭拜亡者,自然不會藏什麽棺槨。
許諾與紅姑娘花靈一道踏入大殿約莫五六十米,便瞧見不少物件兒。
許諾第一感覺便是大殿裏的空氣極為幹燥,粗略估計,這地方已兩千年無人涉足。
大門緊閉,卻聞不到半點黴味,倒是處處積了些灰塵。
不過這些塵埃絕非外頭飄來的泥土,大殿外盡是濕氣與霧靄,並無塵土可尋,皆是當年建殿時屋頂梁柱瓦片上殘留的舊灰。
在大殿深處,有個金水池。
紅姑娘花靈曾在別的古墓中見過類似布局,尤其是一些秦漢時期的古墓,有時還會在地下設置這種水池。
風水之說認為,古墓中有水池、靈泉乃是極佳風水。
這叫“棺材湧”。
即便是在地麵上的陵園區域,也需設計些水池和噴泉。
隻是普通的水池會以白玉橋相連,獻王墓的明樓寶頂雖有水池,卻沒有白玉橋。
池水早已幹涸。
在水池底部,有一隻木製的小船,仿若荷葉模樣。
可見當年渡過此池還需乘舟而行。
水池後方則是一把巨大的王座,其後盤繞著一條紅色玉龍。
當許諾看見那玉龍時,眼睛為之一亮。
鬼火蠱釋放的強光照射在玉龍身上,龍身泛起流動的紅光。
讓人驚訝的是,這玉龍竟能活動。
紅姑娘與花靈見到這一幕都吃了一驚,以為這玉龍是活物。
三人踏入蟲穀以來,已見諸多巨蟒蛟龍,此地再出現一條紅蛇,亦不足為奇。
許諾隨即安撫紅姑娘與花靈:"此非活物,內盛水銀。
"二人皆是老練的盜墓者,深知玉石灌滿水銀後,經光照射會泛起波光,遂釋然。
許諾趨步上前,立於王座之前,凝神打量這座龐大的王座及盤踞其上的玉龍。
玉龍僅存龍身與龍尾,前端深深嵌入後牆,牆上繪一幅宏偉畫卷,描繪獻王登天成仙之景,祥雲遍布,香煙繚繞,遠山宮殿於霧靄中時隱時現,似染濃厚仙氣。
那條自王座後壁躍入畫中的紅玉龍懸浮於雲海之間,天上更裂開一道巨大赤縫,紅光隱隱,仿若仙域隱約可見。
巨龍頭部已深入裂縫,身軀與下方宮殿相連,化作通往天界的漫長銅階,景象極盡壯麗。
階上一人著蟒袍玉帶,正緩步攀爬,此人必是獻王無疑。
雖畫麵多仙氣嫋嫋,但許諾凝視間總覺暗藏邪意,尤以那赤縫最為詭異,仿若背後並非仙界,而是異世邪域。
龍軀與下方的宮殿相連,形成了一道綿延的銅色天梯,景象頗為雄偉。
天梯之上,一位身披蟒袍、腰束玉帶之人正小心翼翼地拾級而上。
此人顯而易見便是獻王。
盡管整幅畫麵描繪的是獻王飛升的場景,多處彌漫著仙風道骨的氣息,但許諾卻莫名感到其中暗藏詭異。
特別是那片撕裂的紅雲,仿佛背後並非仙域,而是充斥著異樣力量的他界。
獻王墓內外彌漫著邪氣,許諾本就不信獻王能成仙。
即便知曉這是另一個世界,與老胡、王胖子、雪莉楊等人探索時所處的世界不同,獻王也絕無可能成仙。
若論求長生,這條路斷不可行。
然而,當許諾目睹這幅升仙圖時,依舊不寒而栗。
畫中裂開的紅色天空更似巨蟲之口,獻王正沿著台階緩緩邁向某種巨型邪神的血盆大口,全然沒有半分升仙的模樣。
獻王的形象同樣引人注目。
他身著寬大的蟒袍,風格近似秦漢貴胄;腰間玉帶環繞;頭戴鑲珠金冠,珠子形如人眼,周圍布滿螺旋紋路,正是傳說中的電塵珠。
但獻王的麵貌與許諾先前預想的略有差異,似乎多了幾分威嚴。
很快,許諾便領悟到,這一切或許皆因獻王在壁畫上刻意美化所致。
真實的獻王或許並非如此。
此刻,花靈也注意到了壁畫上的內容,瞬間便被電塵珠所吸引。
她的眼睛睜得極大,呼吸也急促起來。
喜歡盜墓:開局截胡阿寧,和雪利爬樹請大家收藏:()盜墓:開局截胡阿寧,和雪利爬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