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不辛苦,總不能見死不救嘛

字數:6090   加入書籤

A+A-


    新手教程結束後,新的提示彈了出來【火星基地群,向您發出邀請。】
    【是否接受?】
    王建柱對“火星基地群”有些疑惑,但還是選擇了接受,想先看看情況。
    畫麵一變,變成了聚會的樣子,
    聚會裏的人,王建柱大多都認識,都是火星上的工作人員。
    “老王,可算來了!”老朋友笑著跟他打招呼,
    王建柱解釋說:“幫燈塔國宇航員修睡眠艙,費了些時間,
    他們走了我才能用上靈境終端,不過江國士還沒走呢。”
    老友指著角落,王建柱看過去,看到了江國士,
    走過去打招呼:“江國士,燈塔國的宇航員都送走了。”
    江軒宇點了點頭:“辛苦你了。”
    王建柱撓了撓頭:“不辛苦,總不能見死不救嘛。”
    “那我先去忙了,他們叫我呢。”
    江軒宇揮了揮手示意,自己則坐在聚會的角落,
    默默觀察著靈境網絡的工作情況。
    多虧了量子通訊技術,靈境網絡沒有延遲,
    即便江軒宇在地球,也能借助靈境網絡和火星實時交流。
    他自言自語道:“狀態不錯。”
    火星節點能在靈境服務器正常運行,地球節點就更沒問題了。
    江軒宇打造靈境網絡,是為了構建龍國的互聯網,
    互聯網的作用已經初步顯現,和國外相比,龍國的互聯網行業起步晚了一步,
    而且互聯網基礎硬件、電子計算領域本來就不是龍國的優勢,
    所以他借助機甲思維同步艙,造出了靈境量子網絡,
    等未來火星城市建成後,靈境網絡會成為地球和火星溝通的橋梁。
    “該回去了。”江軒宇跟火星上的眾人打了招呼後,退出了靈境終端,
    火星節點的信息已經收集完畢了。
    推開靈境終端艙門,
    江軒宇從靈境艙裏坐了起來,靈境網絡的初步驗證已經完成,
    接下來要進行大規模推廣,就像互聯網一樣,用戶越多就越完善。
    從終端出來後,他把推廣的事情交給了手下,
    目前靈境網絡還隻是個框架,往框架裏填充什麽內容,得看使用者的開發。
    有量子超級服務器的算力支撐,靈境網絡能夠實現使用者的想象。
    最先推廣靈境終端的是龍國的教育部門,
    老師和學生體驗之後,都愛上了這神奇的機器。
    比起書本上枯燥的文字,靈境艙能夠實現老師理想中的教學方式,
    比如曆史課,在靈境網絡裏能夠重現曆史事件的細節,
    真實體驗度達到95,剩下的5不是做不到,
    而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給血腥的畫麵打了碼。
    物理、化學課也從中受益,因為存在危險和成本問題,學校很少做實驗,
    但在靈境網絡裏就不一樣了,就算出了意外,也不會讓學生受傷,
    還能讓他們記住教訓。
    這麽生動的教學方式,沒人願意再回到枯燥的老方法。
    龍國大力推廣靈境終端的時候,江軒宇也沒閑著,
    在實驗室裏,正進行著新的研究計劃……
    基因飛升項目。
    基因飛升項目,是一場以基因編輯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的生命重塑工程。
    其本質,是借助精準改寫基因序列,全方位提高人體素質,幫助原本虛弱的生命個體,擺脫自然進化的緩慢束縛,開啟新一輪生命形態的轉變。
    不過,自然進化的無序性、不可控性,也讓這場人為幹預的進化過程,充滿了未知的變數。
    基因飛升計劃,試圖在人類種群基因多樣性的複雜組合中,找到定向進化的關鍵。
    通過科學手段,引導人類朝著更強大、更適應未來的方向發展,打破進化的隨機命運。
    在基因實驗室的冰冷空間裏,江軒宇的目光鎖定在玻璃罐中的實驗體上,聲音沉穩得像定錨一樣:“啟動基因改造流程。”
    “調配改造試劑,準備注入。”
    實驗室中央,直徑兩米的玻璃罐,像一座微型的生態牢籠。
    罐內,深灰色的黑猩猩身體潛伏著,仿佛在等待命運的召喚。
    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體型也合適,成為了基因改造試驗的天然模板——用它來嚐試,再合適不過了。
    江軒宇下達指令,靈長類基因改造的首次長途實驗,就此拉開帷幕。
    整個過程如同精準齒輪相互咬合,快速向前推進。
    沒過多久,黑猩猩有了反應,從深度睡眠中醒來,完成了一場由基因驅動的進化轉變。
    這次改造主要針對身體和神經係統,而大腦這一最為核心的“生命中央處理器”,江軒宇暫時沒有觸碰,似乎在等待更成熟的時機。
    “江博士,實驗階段已經結束。”技術員匯報過來,江軒宇表情平靜,但語氣中卻藏著期待:“進入測試環節,安全是首要的。”
    經過改造的黑猩猩,外表和之前沒什麽兩樣,但肌肉骨骼的增強、神經係統的升級,使其生命體征早已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測試數據清楚地證明了這次進化的效果。
    靈長類實驗取得成功,基因飛升計劃進入了最關鍵的“人體實驗”階段——這一步,將決定人類能否親自改寫自身的進化曆程。
    盡管有靈長類實驗作為基礎,江軒宇在進行基因飛升計劃的人體實驗時,依舊小心翼翼。
    畢竟,這是對人類基因庫的直接幹預,稍有失誤,就會造成無法承受的後果。
    最終,三位身患絕症、醫療手段已經無能為力的誌願者,成為了首批“人體進化探索者”。
    張千山,就是其中的一位。
    坐在輪椅上,張千山用手帕捂著嘴,壓抑的咳嗽聲斷斷續續。
    好不容易緩過勁來,拿開手帕,嘴邊殘留的血跡讓人觸目驚心。
    “老張,要不咱們回醫院吧,那裏至少能讓你舒服一點。”身後,中年妻子推著輪椅,眼神裏滿是心疼。
    曾經,張千山是家裏的頂梁柱,幹練能幹;如今,肺癌晚期的他被病魔折磨得像風中殘燭,連路都走不了,全靠妻子送他來實驗室碰碰運氣,尋求一線生機。
    張千山沒有回應——病痛已經讓他虛弱得說不出話。
    但他緊緊握住妻子的手,慢慢搖了搖頭,拒絕回醫院。
    他心裏很清楚:以目前的醫療水平,自己的病已經是死路一條,隻有這個基因實驗,才是最後的救命機會。
    就算實驗失敗,也不過是早一點死去;如果成功,或許能為醫學打開一道希望的缺口,讓未來的絕症患者不必再承受這樣的痛苦。
    妻子明白了他的堅持,默默選擇支持他。
    兩人一起進入實驗室,江軒宇迎上前,溫和地打招呼:“你們好,我是項目負責人江軒宇。”
    “醫生,這真的能治好我丈夫嗎?”妻子看著江軒宇年輕的臉,心裏有些不安——在她的認知裏,醫院裏年紀越大的醫生越可靠,眼前這個人頭發濃密、年紀輕輕,怎麽看都不像經驗豐富的醫生。
    江軒宇笑著解釋:
    “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醫生,這是一個科研性質的基因改造項目。關於治療效果,實驗完成後,您丈夫的基因缺陷會被修複,理論上來說,像癌症這種由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將不再對他構成威脅。”
    癌症,本質上是基因的叛亂——正常細胞的基因序列發生突變後,分裂失去控製,瘋狂掠奪身體的資源。
    而基因改造,就是要在分子層麵,圍剿這些“叛變”的基因,讓生命回歸正常狀態。
    江軒宇的解釋讓妻子半信半疑。
    他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求診過上百位專家,得到的隻有絕望。
    眼前這個年輕人的承諾,就像懸在深淵上的繩索,既想抓住,又怕它斷裂。
    但事到如今,除了冒險一試,別無選擇。
    技術員走上前:“麻煩把患者交給我。”
    妻子不舍地把輪椅交出去,看著丈夫被推進實驗區,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害怕再次見麵時,會是生死相隔的結局。
    基因改造的過程,高效得幾乎像魔法一樣。
    沒過多久,張千山被送了回來。
    這一次,輪椅不見了,他是自己跑著回來的。
    見到妻子,他激動地擁抱她,劫後餘生的喜悅在兩人之間傳遞。
    江軒宇看著這一幕,悄悄露出了微笑——這,就是科技突破所蘊含的溫度,是基因飛升計劃最動人的詮釋。
    人體實驗的成功,意味著基因改造從理論走向了實踐,接下來,就是推動項目推廣,讓更多人享受到基因進化的曙光。
    可就在江軒宇籌備推廣工作時,一則消息像陰影一樣籠罩過來。
    基因飛升計劃,並非龍國獨有的生命密碼。
    當江軒宇團隊準備將技術惠及國民時,情報傳來:阿三國,這個龍國的鄰國,也在秘密推進基因改造項目。
    這一發現打破了科技競爭的平衡。
    基因技術本身就遊走在倫理與安全的邊緣,如今多個國家涉足其中,就像在火藥桶旁邊玩火——誰也無法預料,無序的基因競賽會引發怎樣的生態災難和倫理爭議。
    龍國的基因飛升之路,從此增添了更多變數,一場關乎人類未來進化方向的較量,悄然展開。
    在基因實驗室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