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驚人的發現

字數:2459   加入書籤

A+A-


    “三哥,如果確實像大虎所說的那樣,那麽這裏陵墓主人的身份,絕對不亞於秦始皇啊,要是這樣,那咱們就發了!!!”三牛子發自內心深處的激動,這一次行動如果遇見了秦始皇級別的墓葬,不用多拿,隻拿出去一件寶貝,恐怕就夠自己瀟灑一輩子了。
    畢竟這次金老三團夥的目的,就是來這裏吃肉來的,隻是沒有想到,這塊肉這麽肥,居然可以媲美秦始皇的陵墓。
    ”可是在曆史上,可以跟秦始皇齊名的皇帝,也就那麽幾位吧,何況把皇陵建在杳無人煙的原始大森林裏麵,像這樣的皇帝更是微乎其微了,三哥,符合這樣要求的皇帝,您都知道有哪些人啊???”
    三虎子雖然沒有讀過書, 可是對於中國曆朝曆代的皇帝還是知道一些,秦始皇作為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皇帝,三虎子還是略有耳聞,隻是他想不清楚,到底哪一朝哪一代的皇帝,會埋葬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
    雖然那個時期的青少年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不代表他們不了解曆史。像曆史上秦始皇的一統天下,焚書坑儒,包括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時代,三分魏蜀吳的故事,三虎子也是沒少聽人念叨。
    聽誰念叨呢???主要就是聽單田芳,田連元,袁闊成等這些老一輩的評書表演藝術家,他們的作品陪伴了千千萬萬的70後,80後,可以這麽說,那時候的老百姓,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一邊吃著午飯,一邊聽著評書。
    作者插一句,那個時候的藝術家,絕對是一個褒義詞,不像現在的藝人,仿佛都能被稱為著名藝術家,藝術家這個詞被廣泛的應用於各行各業,誇張的是,據熱心網友不完全統計,藝術家就好像雨後春筍般一下子冒出來了,足足有好幾百人。
    在三虎子生活的那個年代,沒有互聯網,即便是電視也非常的少見,即便有一台電視機,也是黑白電視機,而且隻能收到有限的幾個台。
    作者記得很清楚,在我小的時候,家裏有一台非常非常小的黑白電視機,這是我的父親花費了半年的工資,才購買的一台12寸的黑白小電視。
    因為作者的姐姐,平時寫完作業之後,經常會給我的父母表演一些節目。
    我姐姐那時候也就6歲多,剛剛上一年級,她拿膠帶將火柴盒,粘成一個電視機大小的一個框,讓我媽媽舉著這個“電視框”,然後自己將頭鑽進去,表演一些小節目,或者是給我父母演唱一首在學校學習的歌曲,或者是表演一段舞蹈。
    實在沒有表演的節目了,我的姐姐也會現場說一段評書。
    那時候我姐姐最喜歡模仿袁闊成老先生,說起三國演義也是有模有樣的。
    最喜歡的段子還是三氣周瑜。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名氣很大,所以在1990年,某視斥資1個多億,根據三國演義的小說以及評書文本等資料,拍攝了某視版《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萬人空巷,好評如潮。
    就連近鄰島國,也不惜花費重金買到某視版《三國演義》的版權,在島國國內播放,播放量巨大,島國的百姓也非常喜歡這部電視劇。
    再後來聽單田芳老先生的白眉大俠,七俠小五義,五鼠鬧東京等書,劉蘭芳老先生的嶽飛傳,連麗如老先生的雍正劍俠圖等,這些評書陪伴著我姐姐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
    我爸看著閨女的樣子,省吃儉用,終於買了一台黑白電視機。
    這是我們村的第一台黑白電視機。
    印象中在我小的時候,很多村民都來我家看電視,雖然收到的頻道不多,哪怕是隻看新聞聯播,左鄰右舍看的也是津津有味的。
    那個時候,作者記得這個小電視,好像隻能收到兩個電視台,有一個地方台,河北電視台,然後就是家喻戶曉的第一頻道。
    那個時候沒有現在這麽多的電子產品,像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都是二十一世紀之後,才出現在三虎子等人居住的鄉村裏,而且有了互聯網之後,現在的人聽相聲,看影視劇電視劇都很方便,三虎子等人在上世紀7080年代在那個時候,一般都會聽收音機,也有叫做話匣子的,打開之後調好了電台,就可以聽節目了。
    三虎子那時候最喜歡聽到節目,就是評書門的老藝術家們說的評書。
    比如白眉大俠,三國演義,東周列國誌等,那時候的人們就像三虎子等人一樣,雖然目不識丁,沒有上過幾天學,但是經常聽評書,對於曆史故事還是有所了解,而且了解的還不少。
    “能夠跟秦始皇齊名的,除了秦始皇, 那就是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可是這裏不可能埋著他們啊。。。”二虎想了想,漢武大帝和唐宗宋祖的墓室好像也不在這裏吧。。。
    喜歡盜墓詭事錄請大家收藏:()盜墓詭事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