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虛實相生,陰陽共舞》
字數:3676 加入書籤
《有冇嘅辯證》(粵語詩)
文樹科
有噈多咗二橫
冇噈冇得二橫
有冇嘟喺同個老冇
噈睇睇太極圖
陰陽兩儀,黑白雙色
你我同框,形態天地
噈睇睇天,睇睇地
我哋其中,大同人間
仲唔明?有冇意思……
《樹科詩箋》101novel.com25312粵北韶城沙湖畔
《虛實相生,陰陽共舞》
—— 論《有冇嘅辯證》的哲學詩學建構
文阿蛋
在當代詩歌的百花園中,樹科的粵語詩《有冇嘅辯證》以獨特的語言質地與深邃的哲學思辨脫穎而出。這首創作於 101novel.com25 年粵北韶城沙湖畔的詩篇,以粵語方言為載體,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辯證思維熔鑄於日常話語,構建起一個虛實交織、陰陽共生的詩學空間。詩歌以 “有” 與 “無” 的對立統一為核心命題,通過簡潔而富有張力的語言,叩擊著存在與虛無、個體與宇宙的永恒哲學命題,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思想深度。?
一、粵語方言的詩性突圍語言的在地性與哲學性?
粵語作為漢語方言中保留古漢語元素最多的語種之一,其獨特的聲韻調係統與豐富的俚語詞匯,為詩歌創作了別具一格的表達可能。《有冇嘅辯證》開篇即展現出粵語方言的獨特魅力“有噈多咗二橫 冇噈冇得二橫”,“噈” 字在粵語中意為 “就”,這種口語化的連接詞使詩歌充滿生活氣息,同時又暗含機鋒。詩人通過對 “有” 與 “無” 字形的拆解 ——“有” 字比 “無”(冇)字多出兩橫,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轉化為具象的視覺符號,以文字遊戲的形式開啟辯證思考的大門。?
粵語的在地性特質在詩歌中得到充分彰顯。不同於普通話詩歌的典雅莊重,粵語方言的俚俗鮮活賦予詩歌獨特的生命力。“有冇嘟喺同個老冇” 一句中,“嘟”(都)的使用使詩歌更貼近粵語日常對話的語感,消解了哲學探討可能帶來的艱澀感。這種將方言俚語與哲學思辨相融合的創作手法,打破了傳統詩歌語言的桎梏,實現了語言的詩性突圍。正如海德格爾所言“語言是存在的家”,在《有冇嘅辯證》中,粵語不僅是表達的工具,更是承載哲學思考的精神家園。?
二、陰陽辯證的哲學圖譜從文字到宇宙的形而上思考?
詩歌第二節將筆觸從文字符號轉向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概念 —— 陰陽。“噈睇睇太極圖 陰陽兩儀,黑白雙色”,太極圖作為陰陽辯證的經典圖示,其黑白雙魚相互環繞、交融的形態,完美詮釋了 “有” 與 “無” 的對立統一。詩人通過這一意象的引入,將對 “有”“無” 字形的討論升華為對宇宙運行規律的思考。?
“你我同框,形態天地” 一句,巧妙地將個體存在與宇宙宏觀秩序相聯結。在太極圖的陰陽流轉中,“你” 與 “我” 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成為宇宙整體的一部分。這種思考與老子《道德經》中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的哲學思想一脈相承。老子認為,“有” 與 “無” 並非絕對對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係。在《有冇嘅辯證》中,詩人通過對太極圖的觀照,將這種抽象的哲學理念轉化為具體可感的詩歌意象,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自然領悟到辯證思維的精妙。?
三、天人合一的詩學境界從個體到大同的價值升華?
詩歌第三節將視角從哲學圖示轉向現實世界“噈睇睇天,睇睇地 我哋其中,大同人間”。詩人從對 “有”“無” 辯證關係的思考,延伸到對人類存在狀態的關注。“天” 與 “地” 象征著宇宙的宏觀秩序,“我哋”(我們)則代表著個體存在。在天地之間,個體雖渺小,卻與萬物同構,共同構成 “大同人間”。?
這種 “天人合一” 的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從莊子的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到張載的 “民胞物與”,都強調了人與自然、個體與整體的和諧統一。在《有冇嘅辯證》中,詩人通過 “有冇” 的辯證思考,最終導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懷。“仲唔明?有冇意思……” 以口語化的反問作結,看似隨意,實則意味深長。它既是對讀者的詰問,也是對詩歌主題的深化 —— 當我們理解了 “有” 與 “無” 的辯證關係,也就理解了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進而領悟到個體在宇宙中的位置與價值。?
四、詩歌的現代性與傳統性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有冇嘅辯證》在語言形式與哲學內涵上都展現出鮮明的現代性特征。粵語方言的運用打破了傳統詩歌語言的規範,賦予詩歌新的表現力;對 “有”“無” 辯證關係的探討,也超越了傳統詩歌常見的抒情模式,更具思辨色彩。然而,在這種現代性的表象之下,詩歌的內核卻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太極圖、陰陽辯證、天人合一等元素的運用,使詩歌與中國傳統哲學建立起緊密的聯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種現代性與傳統性的交融,使《有冇嘅辯證》成為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它既回應了當代社會對詩歌創新的期待,又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正如艾略特在《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所說“傳統不是代代相傳的死物,而是活在當下的精神。” 在這首詩中,傳統哲學思想不再是塵封的典籍中的文字,而是通過詩歌這一現代藝術形式,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五、結語辯證思維的詩意回響?
《有冇嘅辯證》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深邃的哲學思考與開闊的詩學境界,為當代詩歌創作了新的可能。它證明了方言詩歌不僅可以承載日常生活的瑣碎與溫情,更能夠探討宏大的哲學命題;它也表明,傳統哲學思想並非與現代詩歌創作格格不入,相反,二者的結合能夠產生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這首詩中,“有” 與 “無” 的辯證不僅是哲學命題,更是一種詩學方法。詩人通過對 “有”“無” 關係的探討,構建起虛實相生、陰陽共舞的詩歌世界。這種辯證思維貫穿於詩歌的語言、意象與主題之中,使詩歌在有限的篇幅內蘊含無限的思考空間。當我們讀完這首詩,“有冇意思” 的追問仍在耳畔回響,它提醒我們在生活的表象之下,處處存在著辯證的智慧,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思考、去感悟。
喜歡粵語詩鑒賞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粵語詩鑒賞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