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烽火邊疆沙場事,詩意揮灑破陣子

字數:3661   加入書籤

A+A-


    隨著張小強最後一筆的落下,整個會場仿佛陷入了短暫的靜止。筆尖與紙麵接觸的聲音消失後,隨之而來的是一片深沉的寂靜。隨後,這寂靜如同被打破的湖麵,泛起了層層漣漪。讚歎聲、掌聲如潮水般湧起,就連平日裏嚴肅莊重的評委們,此刻也不禁流露出欣賞與讚許的神情。
    王翰林,這位曾被視為京城第一才子的青年,此刻的臉色卻是複雜難言。他眼中的傲氣與自負,如同被寒風吹過的燭火,搖曳不定。他緊抿著嘴唇,雙手緊握成拳,似乎在努力抑製內心的波動。他深知,這一輪比賽,他敗了,敗得如此徹底,連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才華,也在張小強麵前黯然失色。
    程敏華尚書站起身來,他的聲音洪亮而威嚴,如同晨鍾暮鼓,穿透整個會場:“經過激烈的角逐,第一輪的魁首已然揭曉。那就是——張小強!”他的話音剛落,全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張小強微笑著站起身,向四周拱手致謝,他的眼中閃爍著自信與堅定。
    然而,比賽並未就此結束。程尚書的聲音再次響起,宣布了第二輪比賽的規則:“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更為嚴峻的第二輪比賽。本輪以‘邊疆戰事’為題,要求各位才子賦詩一首。如今,匈奴虎視眈眈於北,越國頻頻侵擾於南,邊疆戰火連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望各位能以此為主題,抒發胸中豪情與思考。”
    隨著程尚書的話語落下,全場的氣氛驟然變得凝重起來。各大才子們紛紛收起輕鬆之心,開始認真思考起來。有的低頭沉思,眉頭緊鎖;有的奮筆疾書,試圖用筆墨描繪出邊疆戰事的殘酷與艱辛。
    在這肅穆的氛圍中,張小強卻顯得從容不迫。他靜靜地坐在桌前,任由李秀林為他磨墨。他的眼神深邃而堅定,仿佛已有詩篇在胸中激蕩。他深知,這次比賽不僅僅是對他才華的考驗,更是對他心靈的一次洗禮。他要將自己對邊疆戰事的思考與關切,融入到詩篇之中,讓每一句詩句都充滿力量與溫情。
    其他才子們此刻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落在了張小強的身上,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各異的情緒。有些人嘴角輕撇,眼神中帶著一絲輕蔑與嘲諷,仿佛在說:“這張小強,不過是短暫的煙火,又能絢爛幾時?”而另一些人則目光堅定,眼中閃爍著對張小強的信任與期待。
    其中,富商黃員外尤為引人注目。他身穿錦袍,頭戴玉冠,一副氣宇軒昂的模樣。此刻,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張小強身上,眼中閃爍著欣賞與期待的光芒。他深知張小強非池中物,定能在這文壇之上掀起一場風暴。
    就在眾人矚目之下,張小強深吸了一口氣,開始揮毫潑墨。他的筆尖猶如龍蛇一般舞動,在紙上留下一行行瀟灑而有力的字跡。他的眉頭緊鎖,神情專注,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和他的詩句。
    李秀林站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盯著張小強筆下的字跡。他心中早已被張小強的才華所折服,此刻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全詩。眾人紛紛圍攏過來,想要一睹他的詩句。他們伸長脖子,瞪大眼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李秀林則站在一旁,高聲傳頌起張小強寫下的詩作:“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詩句一出,全場再次陷入了寂靜。所有人都被張小強詩句中的豪情與關切所震撼,仿佛看到了那鐵馬金戈的戰場,聽到了那激昂的戰鼓聲。緊接著,如同春雷滾滾般的讚歎聲再次響起,回蕩在整個大堂之中。
    “好詩!真是好詩!”各大才子們紛紛表示驚歎與佩服,爭相觀看張小強筆下的詩篇,臉上露出欽佩的表情。他們看著張小強,眼中充滿了敬畏和羨慕。他們知道,自己與張小強的差距已經越拉越大,再也無法追趕。
    評委們也紛紛點頭稱讚,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對張小強的讚賞與肯定。他們知道,這次比賽的魁首已經毫無懸念,張小強憑借他的才華與智慧,已經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敬佩與尊重。
    特別是皇帝李民,他眼中的震撼與欣賞幾乎溢於言表。他深深地看了張小強一眼,仿佛看到了能助他中興大周的希望之光。他明白,這位年輕的才子不僅有著出類拔萃的才華與智慧,更有著一顆憂國憂民、關注民生的赤子之心。他相信,隻要張小強願意,他一定能夠成為大周朝的棟梁之才。
    此時,程敏華尚書站起身,他的目光轉向李天逸,點評道:“李天逸的詩句直接而深沉,用‘邊烽燃不息,胡騎犯邊疆’描繪了邊疆戰事的緊張與頻繁,展現了戰爭對百姓生活的深刻影響。尤其是‘百姓遭塗炭,何時見和平’這兩句,更是直接表達了對和平的深切渴望,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隨後,程尚書又將目光轉向趙子軒,讚賞地說:“趙子軒的詩句則顯得更為內斂,他通過描繪‘塞上風光好,烽火卻連天’的對比,間接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向往。這種通過美景反襯戰爭殘酷的手法,既體現了詩人的高超技巧,又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後,程尚書轉向了王翰林,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些許遺憾:“王翰林的詩句雖然未能奪冠,但也同樣值得稱讚。他的詩句中蘊含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對邊疆戰事的關切。雖然未能像張小強那樣直接抒發豪情壯誌,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思考。”
    其他評委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對李天逸和趙子軒的詩句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這三位才子的詩句各具特色,都展現出了他們對邊疆戰事的深刻思考和對家國的熱愛。
    最後,評委們聚集在一起,圍繞著張小強的詩句進行了深入的點評。他們都被這首充滿豪情壯誌和家國情懷的詩篇所震撼。
    程敏華尚書首先發言,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張小強的詩句,真乃大氣磅礴之作!‘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兩句便讓人仿佛置身於邊疆戰場,感受到那烽火連天的緊張氛圍。他用‘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來形容戰場的熱烈與悲壯,更是妙筆生花。而‘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則展現了士兵們的英勇與決心。整首詩篇,不僅抒發了張小強對邊疆戰事的關切與思考,更展現了他對家國的熱愛與擔當。這是一首既有力量又有溫度的詩篇,堪稱本次比賽的佳作!”
    其他評委也紛紛表示讚同,並對張小強的才華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張小強的詩句不僅技巧嫻熟、表達精準,更在情感上深深打動了人心。這樣的詩篇,不僅讓人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與艱辛,更激發了人們對和平的向往與追求。
    最後,程敏華尚書宣布了本輪的獲勝者:“經過評委們的認真評選和深入討論,本輪比賽的獲勝者已經產生。那就是——張小強!”他的話音剛落,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張小強站在台上,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向評委和觀眾表示感謝。他知道,這次勝利不僅是對他才華的認可,更是對他家國情懷的肯定。
    此刻的王翰林更是麵色鐵青,心中五味雜陳。嫉妒、不甘、懊悔與自責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他知道,自己這次是真的敗了,敗給了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才子。然而,他並未放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期待著下一次的較量。
    在這場邊疆戰事的詩歌比賽中,張小強以他深邃的思考與激情四溢的詩句再次征服了全場。他的才華與智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現,也讓他在眾人心中的地位更加穩固。他的詩句不僅表達了對邊疆戰事的關切與思考,更展現了他對家國的熱愛與擔當。
    喜歡小強逆襲記請大家收藏:()小強逆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