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岐黃閣的日常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在太醫院忙碌了好些時日,諸事都料理得差不多了,李若月這才稍感輕鬆,決定回府。踏入府邸,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連日的疲憊似乎也隨之減輕了幾分。
剛進房門,貼身丫鬟綠珠便笑意盈盈地迎了上來。主仆二人落了座,李若月輕抿一口茶,緩了緩神,便與綠珠交換起這些日子的日程來。綠珠眨著靈動的眼睛,脆生生地說道:“小姐,這些天你不在岐黃閣,可一切都好著呢。我一直盯著那兒呢。”李若月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關切,示意綠珠繼續說下去。
綠珠的臉上洋溢著興奮和欽佩之情,她興致勃勃地繼續說道:“小姐,您知道嗎?陳景勝陳老爺子真的是太厲害了!他對陸子軒和林峰的腳導可謂是無微不至啊!這兩個年輕人在他的悉心指導下,進步神速,如今已經能夠看一些簡單的頭疼腦熱病症了呢!”
綠珠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好像在模仿陸子軒和林峰給病人看病的樣子,她的動作生動而形象,仿佛在講述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
“而且啊,小姐,這兩個小夥子不僅醫術學得好,還特別有眼色呢!他們的手腳也非常勤快,每次閣裏有客人來,不等旁人吩咐,他們就會主動迎上去幫忙。您看,他們一會兒給客人端茶倒水,一會兒又去整理藥櫃,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讓人感覺特別舒適和放心。”
綠珠越說越激動,聲音也不自覺地提高了八度,“陳老爺子對他們那可是喜愛得不得了啊!每次提起他們,陳老爺子都笑得合不攏嘴,逢人便誇這兩個孩子是難得的可造之材呢!”
李若月聽著,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中滿是欣慰之色。她輕輕放下茶杯,說道:“如此甚好,岐黃閣能有他們二人助力,加上陳老爺子悉心教導,想必會越來越好。這兩個孩子勤奮努力,又得陳老爺子青睞,日後定能在醫術上有所建樹。”李若月仿佛已經看到了岐黃閣在眾人的努力下愈發興盛的景象,心中滿是期待。
岐黃閣內,藥香彌漫,宛如雲霧繚繞,令人心曠神怡。陸子軒身著一襲青衫,正專注地為一位農婦診治風寒。他的指尖輕輕搭在農婦的脈搏上,微微沉吟,仿佛能透過那細微的跳動,洞察到她體內的病症。
“大嫂,您這脈象浮緊,舌苔白膩,可是晨起時受了風邪?”陸子軒的聲音溫和而堅定,透露出他對病情的準確判斷。
那農婦裹著粗布頭巾,麵色略顯蒼白,她連連點頭,應道:“正是呢,天還沒亮我就去河邊洗衣裳,回來後就覺得頭暈腦脹,渾身不得勁兒。”
就在這時,陳景勝端著一隻青瓷藥碗,從後堂緩緩轉出。碗底沉著幾味藥材,散發出淡淡的藥香。他走到陸子軒身旁,輕聲問道:“子軒,且看這惡寒與發熱,哪個更重些?”
陸子軒聞言,連忙起身,讓出座位給師父。他恭敬地回答道:“回師父的話,據患者自述,惡寒較重,發熱較輕,應屬風寒表實證。”
“林峰,快取筆來!”陳景勝坐在案前,手中拿著竹筷,輕輕攪動著麵前的藥碗。他一邊攪拌,一邊念叨著:“麻黃三錢、桂枝二錢……”
話還沒說完,隻見林峰迅速地將一支狼毫筆蘸滿了墨汁,然後穩穩地遞到了陳景勝的手中。林峰的動作敏捷而準確,仿佛早已熟悉了老師的需求。
陳景勝接過筆,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注意到林峰手腕上懸著的藥囊,上麵還沾著幾片新鮮的紫蘇葉,顯然是剛剛采來的。
陳景勝讚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徒弟,然後繼續說道:“再加杏仁三錢,生薑三片。”他的聲音清晰而沉穩,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
一旁的農婦看著陳景勝開出的藥方,有些猶豫地問道:“這麻黃……我聽說會發汗,老婆子我身子虛,能受得了嗎?”她的臉上露出擔憂的神色。
陳景勝微笑著安慰道:“放心吧,這是仲景的麻黃湯加減方,我已經給你減少了半錢的用量。喝完藥後,你蓋上厚被子,出一點微汗就好。明天再來複診,看看情況如何。”他的語氣溫和,讓人感到十分安心。
"師父,隔壁劉嬸送來的艾草要不要先晾上?"陸子軒收拾診脈墊時瞥見簷下新采的艾草。陳景勝點頭:"先陰幹,等林峰抄完藥方讓他去曬。"說話間林峰已將謄好的藥方折成三角狀,從櫃中取出包藥用的桑皮紙:"師父,您看這字跡可工整?"
老人接過藥方對著光看了看,蒼勁的手指劃過"麻黃"二字:"筆鋒再收些,藥名寫錯可是要出人命的。"林峰紅著臉應下,轉身取藥時卻被陸子軒輕輕撞了下肩膀:"別緊張,我第一次寫"黃芪"也寫成"黃芩",師父罰我抄了百遍《本草綱目》呢。"
岐黃閣簷角銅鈴輕響,暮色中來了位抱孩童的老婦人。陸子軒剛要迎上去,卻見林峰已快手快腳地搬來藤椅:"老阿婆您坐這兒,小公子這是怎麽了?"
"這孩子白天還好好的,傍晚突然發起高熱,燒得直說胡話。"老婦人掀開繈褓,幼兒小臉通紅如熟透的蘋果,額頭滾燙。陸子軒搭脈時,孩子突然驚厥抽搐,小手死死攥住他的衣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莫慌。"陳景勝從藥櫃後轉出,將薄荷油在掌心搓熱,輕輕按在孩子太陽穴上。林峰已快手快腳地取來羚羊角粉,用竹勺調了溫水。陸子軒穩住心神,指尖在孩子手腕反複推按:"師父,這脈來急數,似有熱閉心包之象。"
"取紫雪丹半錢。"陳景勝話音未落,林峰已捧來青瓷藥瓶。老人用銀匙挑了藥粉,卻示意陸子軒來喂服。少年屏住呼吸,將藥汁順著孩子嘴角緩緩送入,待抽搐漸止才長舒一口氣。
"子軒可記得《小兒藥證直訣》裏的急驚治法?"陳景勝擦拭著銀針,陸子軒忙不迭點頭:"急驚屬陽,宜涼瀉,慢驚屬陰,宜溫補。這孩子高熱神昏,當用清熱鎮驚之法。"
"那便施針吧。"老人將銀針在燭火上烤過,陸子軒卻有些遲疑:"這孩子囟門未合,百會穴......"陳景勝將針交到他手中:"醫者當膽大心細,百會穴進針三分即可。"
林峰小心翼翼地舉著燭台,緩緩地湊近少年的臉龐。微弱的燭光映照在少年的側臉上,使得他的麵部輪廓顯得格外分明,猶如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一般。
陸子軒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伸出手指,如同蝴蝶翅膀般輕盈地顫動著,準確無誤地刺向穴位。隨著他的動作,孩子突然哇地一聲哭了出來,那哭聲在寂靜的房間裏回蕩,讓人不禁為之一緊。
老婦人見狀,急忙想要上前阻攔,但就在她邁出腳步的瞬間,卻驚訝地發現孩子的高熱竟然開始逐漸消退,原本通紅的小臉也慢慢恢複了正常的紅潤色澤。
"快去取三豆飲來。"陳景勝不慌不忙地將藥碗推到林峰麵前,吩咐道,"赤小豆、綠豆、黑豆各三錢,再加入淡竹葉一錢。"
林峰趕忙應了一聲,迅速轉身去稱取藥材。他一邊熟練地操作著,一邊嘴裏還念念有詞:"三豆飲可解痘毒,退煩熱,效果確實不錯,隻是這竹葉……"
陳景勝似乎猜到了他心中的疑惑,微笑著解釋道:"竹瀝能清心火,這孩子體內的內熱積滯比較嚴重,光靠豆子的藥力恐怕還不夠。"說著,他拿起一根銀針,輕輕地在藥碗裏攪動著,仿佛在調配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林峰,你可知道為何不用黃連呢?"陳景勝突然發問,目光落在林峰身上,似乎在考驗他的醫術知識。
"黃連大苦大寒,恐傷小兒脾胃。"林峰將藥碗放在炭爐上煎熬,"師父教過,小兒用藥當如春風拂柳,既要去病又不傷正。"
陸子軒小心翼翼地將孩子裹進繈褓裏,動作輕柔得仿佛生怕驚醒了這個剛剛降臨人世的小生命。然而,就在他完成這一動作的瞬間,他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了孩子的頸後,那裏有一片暗紅色的疹點,若隱若現。
陳景勝見狀,連忙取來放大鏡,湊近仔細觀察。隨著他的觀察,他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眉頭緊緊皺起。突然,他的臉色微微一變,沉聲道:“快去取升麻葛根湯來,再派人去通知太醫院!”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其中的急迫之意卻讓人無法忽視。兩個徒弟皆是一愣,顯然對師父的反應有些意外。然而,他們並沒有過多猶豫,立刻分頭行動起來。
林峰抱起藥包,腳步匆匆地朝著太醫院的方向奔去,他的步伐顯得有些急促,似乎生怕耽誤了時間。而陸子軒則在藥櫃間迅速穿梭,熟練地挑選著各種藥材,準備配製升麻葛根湯。
陳景勝站在原地,望著兩個徒弟漸行漸遠的背影,心中的擔憂愈發強烈。他手中緊握著一本古老的藥書,書頁在晚風中被輕輕掀起,發出沙沙的響聲,仿佛在訴說著這突如其來的病情的嚴重性。
喜歡重生歸來之鳳禦九天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之鳳禦九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