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仁厚
字數:6797 加入書籤
李時勉此刻全然顧不上別的了,起初他還覺得皇太孫要他為自己的言行擔責,這話未免有些幼稚。
可看著朱瞻基逐漸露出真麵目的那一刻,他哪裏還敢胡言亂語?
倘若今說的話被登載在報紙上,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日後他若生了病,恐怕連郎中都不會搭理他,即便被人裝進麻袋也還算輕的。
更別提讓天下的百姓與朝廷裏的老臣知道他曾反對過那些關乎他們生死存亡的政策。
不說那些老臣,就是那些求醫無門的普通百姓,估計都會將他家拆了。
這哪裏是什麽名揚天下,分明是要遺臭萬年啊!
李時勉恐懼至極,就算是死,也沒有這般害怕,可一想到未來將名聲掃地,每日活在天下百姓的唾罵中,他就慌了。
於是他一邊叩頭一邊急忙說道:“太孫殿下,罪臣認罪,罪臣是受了小人的挑撥,不了解太孫殿下的深謀遠慮,罪臣原以為皇家醫學院該建且必要建,罪臣願意親自監督修建。”
“放肆!”
砰的一聲巨響!
話音未落,朱瞻基的臉色驟變,猛地站起身來,重重拍擊禦案,冷冷注視著跪在地上的李時勉,沉聲喝道:“李時勉,我尊重你是南京國子監的祭酒,是為人師表之人,理應德高望重,所以我對你諸多包容,重視你的建議。
然而你現在卻將此處當作何處?江湖偏鄉嗎?豈容你在這裏信口雌黃、反複無常?”
“臣……”
李時勉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幾句,朱瞻基卻已不再理會,直接下令:“大漢將軍何在?”
話音剛落,乾清宮外迅速衝進兩名孔武有力的大漢將軍。
朱瞻基手指癱倒在地上的李時勉,命令道:“給我將這個狂妄悖逆、言而無信、不忠不義、妄稱人師的小人投入詔獄,待我稟報聖上後再作定奪。”
“遵命!”
兩名大漢將軍接到指令後,二話不說便一把拽起癱軟在地上的李時勉,徑直向外走去。
與此同時,在外處理其他事務的官員也聽到了這邊的喧嘩。
畢竟朱瞻基訓斥李時勉的聲音十分清晰。
等到他們看見大漢將軍拖著像爛泥一般癱軟的李時勉走出時,一個個都驚得目瞪口呆。
因為他們距離較遠,之前並未聽見任何聲響。
目睹昔日地位顯赫的國子監祭酒,進去時還神氣十足,出來時卻成了這副模樣,眾人無不震驚。
即便沒目睹事情經過,眾人也清楚,剛剛必定發生了一場大事。
場麵瞬間安靜了下來,每個人都看著彼此。
良久,吏部尚書蹇義悄然靠近最近容光煥發的夏原吉,低聲問道:“夏老弟,近來你與太孫走得很近,這是怎麽回事?給我們透個底吧。
國子監祭酒進去時還帶著一股清貴之氣,出來時怎會變成這般模樣?”
蹇義年長夏原吉幾歲,兩人關係尚可,私下常以兄弟相稱。
此時夏原吉自己也是一頭霧水,朱瞻基剛才的訓斥聲很大,外麵的人都聽到了。
什麽不忠不義、狂妄悖逆、言而無信、妄為人師等罪名隨便扣一個,就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最輕的結果是罷官回家,嚴重些甚至可能人頭落地,家族流放。
如今這些罪名全堆在國子監祭酒李時勉身上,更奇怪的是,李時勉竟然沒有反駁。
夏原吉等人也不是傻子,深知官場之道,比狐狸還精明,自然明白這事多半是李時勉自找的。
因此,夏原吉對蹇義的話不以為然,麵無表情地道:“如果我知道原因,你覺得我會在這兒坐著嗎?”
話音未落,他又轉移話題道:“哦,你說的那個折子,你拿去給太孫殿下看看,要是沒問題,讓他批個紅字,我也好把錢結清。”
這話明顯是讓蹇義自己去問了。
“你去!你跟太孫殿下熟!”
蹇義一聽夏原吉的話,二話不說就把手裏的折子塞給了夏原吉。
夏原吉冷淡地瞥了他一眼,又把折子扔回去,平靜地說:“要不你也讓我當幾天吏部尚書?”
蹇義聞言眼睛一亮,連忙點頭道:“行啊,你來做吏部尚書,我去戶部,咱們換換!”
夏原吉這才意識到,此刻戶部已不缺錢。
不說新增鹽稅的事。
抄沒紀綱家產後,誰不知道戶部富的流油,戶部尚書成了六部中最肥的職位之一。
難怪蹇義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夏原吉想到這裏,忍不住說道:“想得美!”
蹇義聽了這話,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妥,笑著說道:“嘿嘿,如今戶部可是炙手可熱啊。
馬上就要北伐了,戶部資金充足,隻要辦好糧草物資的事,那就是莫大的功勞。
這時候誰不想去戶部做事呢?”
夏原吉歎了口氣,對於蹇義的這種想法,他早就有所準備。
稍微停頓了一下,才開口道:“一起去吧。”
蹇義點點頭:“一起。”
話音剛落,兩人對視了一眼,隨即整理了一下衣衫,朝著朱瞻基所在的房間走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邊,朱瞻基望著被大漢將軍押出去的李時勉,又看了看低頭不敢出聲的三楊。
三楊此刻各自心神不定,雖然他們都出自太子府的屬官,但麵對突然發怒的皇太孫,心中都有些發怵。
他們倒不是怕別的,而是朱瞻基這種雷霆手段實在讓他們措手不及。
萬一將來不小心得罪了這位太孫殿下,給他抓個小辮子,那他們的名聲豈不是要毀於一旦?
想想李時勉來時的趾高氣揚,再看看出去後的落魄模樣……
……
ps:小哥哥姐們,小作者求月票,求推薦票啦!
——
“臣夏原吉拜見太孫殿下!”
“臣蹇義拜見太孫殿下!”
“嗯,免禮!”
朱瞻基見到夏原吉和蹇義進來,嘴角微微上揚。
隨後點點頭,示意二人不必拘禮。
等兩人行禮完畢,夏原吉看了朱瞻基一眼,恭敬地說:“太孫殿下,吏部擬定了一份關於應天府官員考核的文書,此事需要您親自審閱,如果沒有問題,您簽字批準,那麽戶部就能與吏部結算款項了。”
夏原吉說話間,蹇義趕緊把手中的奏折遞給朱瞻基。
朱瞻基接過後隨意翻看了一下,又瞥見時不時給三楊遞眼神的兩位,忍不住笑了。
吏部的文書,竟然由戶部和吏部的兩位尚書一同前來,這倒是新鮮。
這兩個老家夥不知找什麽借口,這種小事以往隻需三楊直接辦理即可,現在居然需要號稱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加上號稱六部之父的戶部尚書一同前來?
朱瞻基無意拆穿兩人之間的小心思,瀏覽完那本折子後,隨手將其放在一邊。
隨後說道:“兩位尚書來得正是時候,我恰好有件事要與你們商議。”
來了!
朱瞻基話音剛落,夏原吉和蹇義便互相對視一眼,心下皆知皇帝即將有所動作。
隨即二人畢恭畢敬地行禮道:“臣等遵旨!”
朱瞻基笑著說道:“近來坊間盛傳一種說法,說我要創辦一所醫學院,名為皇家醫學院,屆時將廣邀天下名醫,提升醫術聲望,同時也會讓太醫院的禦醫去那裏授課。”
“………”
夏原吉與蹇義聽後一臉疑惑。
民間時不時會有這樣的傳言,以往的謠言也大多是有人故意挑起事端。
但顯而易見,朱瞻基特意提及此事,表明這件事絕不簡單,兩人對視一眼,都未開口。
朱瞻基見狀接著說道:“首先得說明的是,這不是謠言,而是我的真實計劃。
我確實打算設立這樣一所皇家醫學院,專門招攬天下名醫來此開課授業。”
“此計劃有三大目標。
第一,是為了整頓各地郎中的行為。
據我所知,不少自稱醫者的人並無真才實學,打著治病救人的旗號坑蒙百姓,甚至還有些人趁機害人性命。
因此,我打算開辦醫學院後,所有從醫之人必須持有醫學院頒發的從業資格證書,無證者一律視為非法行醫,民眾可以直接向官府舉報,情節嚴重的直接抄家滅族。”
“這……”
夏原吉和蹇義交換了一下眼神,感到匪夷所思。
按照太孫殿下所說的想法,雖然初衷不錯,但要求所有江湖郎中都需持證行醫,這想法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畢竟這些江湖郎中世代相傳,以往隻要跟師父學成便能行醫,如今若都要經過考核,無論如何都顯得不太現實。
“第二。”
朱瞻基並未理會兩人臉上的驚訝,繼續說道:“我發現朝中許多官員年歲漸長,身體常會出現一些隱疾。
這些病症往往發作前毫無征兆,隻有名醫才能察覺。
所以我想通過開辦醫學院培養出一批堪比禦醫的名醫,到時候每位大臣身邊都會配備一兩名名醫隨時照料,既能提前預防疾病發作,也能幫助調理身體。”
朱瞻基話音剛落,夏原吉與蹇義心中頓時湧起一陣暖意。
這句話幾乎是說進了他們心裏。
兩人都不算年輕,夏原吉四十八歲,而蹇義則已五十一歲。
到了這個年紀,誰能說自己身體一點毛病都沒有呢?如果有人能在身邊隨時照顧,那自然是有病能治,無病也能防患於未然,誰不想活得更久些?
想到這裏,他們幾乎沒有多想,便向朱瞻基深深一揖,滿心感激地說:
“太孫仁愛,殿下惦記著我們這些老臣,為我們操心,我等替同僚們叩謝太孫殿下恩德。”
“這沒什麽,各位大人也是為了大明操勞,能讓大家健康平安,這也是朝廷分內之事。”
朱瞻基對他們的態度十分滿意。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之處。
他對夏原吉和蹇義這麽說時,他們心中充滿感激;而對李時勉,那人卻在千方百計地尋找借口反對。
稍作停頓後,朱瞻基又說道:
“第三個目的,其實與第二個目的類似,也是為了大量培育醫師。
一方麵可以緩解軍中隨軍郎中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麵也能讓那些原本無法就醫的百姓得到及時的治療!”
朱瞻基說完,夏原吉和蹇義再次躬身行禮:
“太孫殿下仁厚!”
喜歡大明:從監國開始卷瘋全世界請大家收藏:()大明:從監國開始卷瘋全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