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操練
字數:6731 加入書籤
朱瞻基未理會解縉的喜悅,稍作停頓後繼續說道:
“另外,我還打算編纂一本字典。
你素有‘三百年來讀書最多之人’之稱,想必熟知的漢字數量不少,所以希望你能收集古今所有漢字,編撰成一部詳盡的字典。
可用六十三個漢語拚音分類,或如《說文解字》般依偏旁部首排列,讓人能夠快速找到每個字在字典中的位置,並準確解釋每個字的意義。”
《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共設540個部首,收錄9353個字,另有重文古文、異體等)1163個,總計字。
既然朱瞻基推出了漢語拚音,自然不會忽略字典的重要性。
他深知字典對學生學習漢字的重要作用,它幾乎是每位學子必備的工具。
無論是查找生字還是理解意義,字典都是不可或缺的助手。
比起將來交給他人處理,朱瞻基更傾向於親自將此事交給解縉去做。
畢竟一個人讀過三百年的書,既然識得那麽多字,那就不該白白浪費了。
聽聞朱瞻基的話,解縉的眼眸再度閃爍光芒,絲毫不覺得自己成了被人驅使的工具,反而滿心歡喜。
編寫漢語拚音教材已然足以讓他名垂青史,若再加上一本字典,解縉幾乎能預見,一旦這些東西傳播開來,他的聲望將達到怎樣的高度。
他仿佛已經看見自己走出詔獄那天,天下學子蜂擁而至、夾道歡迎的情景。
想到這裏,解縉不禁激動得麵頰泛紅,連忙向朱瞻基深深一拜道:
“臣解縉叩謝太孫殿下厚恩!”
“厚恩?”
朱瞻基對解縉突如其來的舉動感到困惑,
他原本隻是吩咐完任務,計劃等這位三百年來最博學的人完成拚音與字典後,再提醒祖父關於解學士還健在的事。
看到解縉這般感恩戴德的模樣,他先是一愣,隨後恍然大悟,稍作思忖便明白了緣由。
朱瞻基嘴角微揚,看著興奮不已的解縉,漫不經心地道:“不必如此客氣,不過是些虛名罷了!”
也不知等爺爺想起他時,他還是否這般雀躍。
朱瞻基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這個啟蒙教材。
事情安排妥當後,朱瞻基示意解縉退下。
正當他準備離去時,張懋忽然前來,遞上一封密函,說道:
“太孫殿下,這是錦衣衛從大同剛送來的消息。”
朱瞻基接過密函,單憑來自大同的內容就能猜到多半是爺爺那邊的消息,於是打開密函。
張懋在一旁解釋道:
“五日前,皇上命雲南方麵召回錦衣衛指揮僉事塞哈智返回京城接任指揮使之職。”
提到塞哈智接任指揮使一事,張懋神色如常,毫無失落之情。
他對這一結果早有心理準備,當初朱瞻基讓他暫代此職時就已告知過他。
他亦清楚自己不可能永遠占據這個位置。
錦衣衛的職位雖掛在他名下,但他出身勳戚,僅此而已,若想真正掌控錦衣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更關鍵的是,太孫殿下正籌備幼軍,他內心更渴望加入其中。
畢竟身為武將,他對戰場的期待遠超其他。
朱瞻基聽完張懋的解釋,看完密報後略作沉思。
他對塞哈智並不陌生,此人並非漢人,而是蒙古族。
提到塞哈智,就不能不提他的先祖賽典赤,後者在元朝初期便被授予雲南首任平章政事之職,其後代在雲南的地位也舉足輕重。
而塞哈智正是賽典赤的第七代後裔。
盡管曆史中對塞哈智並無太多記載,但他卻是錦衣衛成立以來首位得以善終的指揮使。
錦衣衛首任指揮使毛驤因胡惟庸案被朱元璋處死以平息眾怨;第二任蔣瓛則因泄露藍玉的機密而被殺;錦衣衛後來被廢除,直到朱棣複建時才有了紀綱,但他的結局也盡人皆知。
可以說,凡是擔任錦衣衛指揮使的人,幾乎都難逃一死。
然而,這一命運在塞哈智這裏發生了轉折。
朱瞻基雖然從曆史中得知對塞哈智鮮有記載,但這反而讓他隱約意識到,塞哈智或許隻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
加之祖父曾明確表示讓朱瞻基暫時代管錦衣衛,此時派來一位與他爭奪權力的人顯然不合常理。
經過短暫思考,朱瞻基已然揣摩出朱棣的意圖。
祖父絕不會隨意提拔一名蒙古人至如此高位,原因很簡單:塞哈智雖非漢人,但錦衣衛成員多為漢人。
塞哈智的到來並不會對錦衣衛的實際運作產生太大影響,卻能有效監督錦衣衛的行動,同時確保朱瞻基在錦衣衛中的權威不受威脅。
或許祖父早已預見他將組建幼軍,而張懋這樣的角色也無法長期駐留錦衣衛,因此特意調來了塞哈智。
想到這些,朱瞻基心中釋然。
在他看來,錦衣衛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情報收集能力和詔獄權力上,至於誰擔任指揮使,是否完全聽命於他,並不影響他的整體布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因此,朱瞻基並未過多糾結此事,而是將注意力轉向了更重要的事務。
詔獄裏的秘密終究難逃外泄之虞,所幸如今這裏僅存孫若微與解縉等人。
想到孫若微,朱瞻基便憶起曾許諾為胡善祥安排侍女之事。
此時,將這位未來的孫皇後換個居所亦是時機。
至於解縉等人,無需過多憂慮,錦衣衛雖有權力,但此刻全掌控於他手,即便塞哈智到來,也不過是個徒有虛名的指揮使,解縉他們修訂教材之事不會受影響。
心中盤算之際,朱瞻基向張懋囑咐:“塞哈智抵達後,你即與他交接事務,幼軍籌備也該著手了。
待交接完畢,我自會安排你加入幼軍。”
張懋聽罷,笑意浮現,長久以來的期盼終得實現,忙拱手領命,高聲道:“末將遵旨!”
朱瞻基見狀莞爾,暫未明確張懋在幼軍中的具體職務。
他對幼軍的構建思路頗為糾結。
一是因祖父賜予的兵力有限,總計不過五千人。
此數雖不算稀少,卻也非龐大規模。
時局中,一場大戰,五千人便如滄海一粟。
因此,幼軍絕不能按常規軍隊操練,五千人規模難以應對常態戰事。
若要建軍,朱瞻基絕不會選擇普通模式。
可若全盤依賴火銃或大炮構建神機營,又缺乏可行性。
一則當時火器威力不足,未能滿足期望;二則身為監國太孫的身份限製了火器軍備的規模。
即便朱棣默許,兩位叔父亦斷不會容忍,勢必會在祖父麵前煽風。
朱瞻基亦不願將希望寄托於朱棣的信任之上。
“這幼軍籌建著實棘手啊!”
朱瞻基搖了搖頭,將那些雜念拋諸腦後。
夜幕降臨,他命張懋將孫若微帶來。
說來也巧,朱瞻基已有許久未見這位未來的皇後了。
盡管詔獄條件尚可,但終究是牢獄,與世隔絕。
幾天不見,朱瞻基發現孫若微消瘦了許多。
“你看啥呢?”
孫若微瞧見朱瞻基那似在打量商品的眼神,頓時火冒三丈。
她覺得朱瞻基有意為之,將自己囚於詔獄,卻又不理不睬。
雖然詔獄之人不敢為難她,吃穿無憂,但這麽多天過去,即便寒冬臘月,她仍覺得自己渾身散發著異味。
畢竟詔獄裏能有口水喝就不錯了,誰會在意你能不能洗澡這種事?
朱瞻基見她怒氣衝衝的模樣,忍俊不禁:“我在看你啊,這兒隻有我和張懋,難道我要盯著一個男人看不成?”
孫若微:“……”
“登徒子!”
朱瞻基的話讓孫若微臉頰泛紅,脫口而出一句。
朱瞻基聽後莞爾一笑,絲毫不惱,靠在太師椅上,悠然說道:“別自作多情,我隻是好奇罷了。
咱們可是同一個爹媽養大的,我記得小時候,你比你妹妹漂亮多了,如今怎麽長大啦,妹妹越來越美,你倒是一點都不如從前,反而不如妹妹好看了。”
“你管得著嗎?”
女人畢竟是女人,即便是親姐妹,突然被朱瞻基說比別的女子遜色,孫若微難免惱羞成怒,瞪了他一眼,冷哼一聲:
“我們姐妹長得怎麽樣關你什麽事?”
朱瞻基瞄了眼氣鼓鼓的孫若微,心想這姑娘生氣的樣子竟然比笑起來更動人。
於是故意逗她:“這裏麵的道理可深奧得很,我想給你找個差事,要是你這模樣讓人不滿意,我怕到時候對方一氣之下不要你了,這問題該怎麽解決呢?”
“你想都別想!”
聽到這話,孫若微臉色驟變,說道:“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你算什麽東西,太孫又如何,盡耍些小人伎倆,有種你就動手殺了我,別想再戲弄於我。
我孫若微寧可凍死、餓死在這詔獄,也不會去做什麽丫鬟!”
“這怎能稱作戲弄?”
朱瞻基聽著孫若微信誓旦旦的話語,輕輕撫著下頜,笑意吟吟地說:“還記得上次給你的那個選項嗎?這麽久過去了,你是怎麽考慮的呢?”
孫若微聽到這話,臉上閃過一絲遲疑,但很快又瞪起憤怒的眼睛盯著朱瞻基:“我心裏有數該怎麽選。
要是叫我去做別人的侍女,你就別做夢了,哪怕死在詔獄裏我也不會同意。”
朱瞻基聽罷笑著問:“真的這樣堅決?”
孫若微幾乎沒加思索便回答:“當然。
我絕不可能去做別人的侍女!”
對於侍女的命運,孫若微雖未細想也能猜到一二。
自從上次朱瞻基的話後,這些日子裏她已想通了許多事情。
她內心明白自己等人不過是被人利用的棋子,所謂的複仇也不過是個玩笑。
加上朱瞻基提及妹妹的訊息,她心中的複仇念頭幾乎徹底消散,更多的是渴望活下去,去見妹妹,與她重逢。
而不是糾纏於複仇,她很清楚,無論結果如何,隻要參與其中,就一定會牽連到妹妹,而這並非她所願。
但如果活下去的條件是淪為一個未知主人的侍女,甚至連對方性別都未知,那她也決不會接受。
畢竟她一直崇尚自由,如今不但要失去自由,還要屈居人下,倒不如一死了之。
喜歡大明:從監國開始卷瘋全世界請大家收藏:()大明:從監國開始卷瘋全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