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熬過去就好了
字數:5352 加入書籤
阿菊穿著紅色婚服,頭發挽成一個低髻,插上代表已婚的發簪。
臉上帶著幸福的笑意,由著兩個婦人攙扶下樓。
虎仔家門口外麵,擺著兩把高大的椅子。
打扮一新,精神奕奕的阿蘭,在兩個婦人的攙扶下,坐到椅子上麵。
同樣穿著紅色婚服的虎仔,撒嬌賣乖把朱懷瑾拉了上來。
“懷瑾哥哥,你坐。”
說著就要把朱懷瑾往另一張椅子上按。
“不可。”
朱懷瑾掙脫,進屋把供在供台上的牌位抱出來。
恭恭敬敬放在左邊的椅子上,然後自己站在邊上。
“好了,趕緊拜堂吧,莫要誤了吉時。”
看著一臉堅持的朱懷瑾,笑意盈盈的阿母和椅子上的牌位,虎仔點頭。
阿菊被攙扶著,和虎仔並排站在椅子前麵。
“吉時已到,新郎新娘,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禮成。”
“禮成,禮成,送入洞房,送入洞房。”
拜完堂,一直被拘著的小孩一個個掙脫父母的束縛,拍著手歡呼。
阿菊抬頭,正好對上笑得開心的虎仔的眼睛。
頓時羞紅了臉。
“我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阿蘭抬手,擦去眼角的淚珠。
“阿姆別哭。”
虎仔手忙腳亂,替阿蘭擦眼淚。
“傻孩子,阿姆這是高興,你以後和阿菊好好過日子。”
阿蘭拉著虎仔的手,放在阿蘭手上。
“阿姆,我會照顧好虎仔的。”
阿菊看著阿蘭,也紅了眼睛。
“這大喜的日子,掉什麽眼淚。”
看著三個人馬上就要抱在一起哭。
族長看不過去了。
“阿蘭,你好好配合唐大夫,把病養好了,虎仔他們以後的孩子還等著你帶呢。”
“族長說得對。”
阿蘭破涕為笑。
摘下手腕上的銀鐲子,套在阿菊手上。
“好孩子,這是我們家傳的鐲子,我今天把它傳給你。”
“阿姆,我好餓,可以吃飯沒?”
一個突兀的聲音打斷了麵前溫馨的場景。
“哈哈哈,好了,大家開飯吧。”
族長大手一揮,眾人嘻嘻哈哈散開,找好位置坐下。
大河村被熱情的圍樓族人安排在離主桌最近的地方。
唐溪月、村長和朱懷瑾,被虎仔他們拉著,坐在了主桌上。
圍樓族的婚禮,跟唐溪月在電視上看的古代婚禮不太一樣。
新娘子不需要蓋著紅蓋頭,也不需要坐在婚房裏麵等待,而是跟著虎仔,在外麵招呼客人。
沒有酒,大家夥以水代酒,共同敬了新郎新娘一杯。
然後,全部埋頭吃菜,默契無比。
一時間,整個場地上隻剩下咀嚼聲,和小孩夾不到菜的求助聲。
“閏月,來,吃肉,你看你,又瘦了。”
一桌子上,閏月旁邊的婦人,往閏月碗裏夾了一大筷子肉。
“她嬸子,你不用管她,她這麽大個人,想吃什麽自己夾。”
另一邊一個婦人笑著,將閏月碗裏的肉夾走。
然後塞給她一碗糙米飯。
“這飯我已經晾涼了,你先回去把雞喂了。”
閏月垂眉,接過飯碗,低聲答應。
“好的,阿姆。”
婚宴上的主食,是圍樓族大家一起湊出來的,大半是糙米,還有一些小米和黑麵。
這年頭,能拿出來的糧食不多,所以主食都是分好的。
閏月阿姆,在開席的時候,就把屬於閏月的那一份搶走,晾涼了,讓閏月拿去喂雞。
桌上的肉菜,分量足,倒是不需要跟主食一樣。
大家夥過年都吃不上這麽好的菜,揮筷子的速度奇快。
盤子裏的菜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不見。
等閏月喂完雞回來,桌上已經不剩什麽了。
“嗝,你個死丫頭,喂個雞磨蹭這麽久,是不是偷吃了。”
“不行,我要去看看雞吃飽沒有。”
閏月阿姆打著飽嗝,站起身離開。
看著桌上隻剩湯湯水水的碗碟,閏月垂眸,默默坐下。
拿起筷子,撿著盤底的剩菜。
唐大夫說要趁今天多吃點,吃飽了才有力氣逃跑。
剩菜她也不嫌棄,這桌上的剩菜,比她平日裏吃的都要好。
剛才給閏月夾菜的婦人,看著沉默的閏月,與旁邊一個婦人對視一眼,兩人無聲地歎了一口氣。
扭頭看見閏月阿姆已經走遠,她壓低喊了一聲。
“閏月。”
等閏月看過來,她從桌子底下掏出一個大碗。
碗裏裝著滿滿當當的肉。
“來,專門給你留的,快吃。”
“閏月,這個窩頭嬸子吃不下了,你幫嬸子吃了吧。”
另外一個婦人也從懷裏拿出一個拳頭大小的窩頭。
“富貴嬸,阿容嬸,謝謝你們。”
閏月接過,聲音悶悶的。
“嗐,謝什麽,快吃吧。”
“是啊閏月,你阿姆也不是故意這樣子對你的,她隻是,太傷心了,等她把那件事放下,就好了。”
“是啊,熬吧,熬過去就好了。”
夾菜嬸子輕輕拍了拍閏月的肩膀,聲音飄忽。
閏月不說話,低頭悶吃。
放不下的,都幾年了,要放下早放下了。
一頓飯,吃得既快又慢。
小孩子早就吃完,呼朋喚友出去玩了。
大人們,摸著吃得圓滾滾的肚子,坐著侃天說地,好不熱鬧。
唐溪月吃完,就被阿鹿拉著去看他負責換水的木薯。
“溪月姐,這毒薯我每隔兩個時辰就換一次水,昨天半夜還起床換了一次,你看看泡好了沒有?”
“應該差不多了。”
唐溪月算了一下時間,從昨天下午到現在,差不多剛好一天。
“那還等什麽,趕緊進行下一步吧。”
跟著過來湊熱鬧的村長催促。
“行。”
“阿鹿,能不能借用一下你家廚房?”
木薯本就放在阿鹿家,唐溪月想著不如就近原則。
“怎麽不行,唐大夫,下一步要怎麽做,您說,我來做。”
沒等阿鹿回答,旁邊的阿鹿阿姆爽快答應。
還擼起袖子,一副你怎麽說我怎麽做的樣子。
想到自己的廚藝,唐溪月一點也沒跟阿鹿阿姆客氣。
“那就麻煩嬸子了,就洗兩遍,然後放水煮熟就行。”
“這簡單。臭小子你去生火。”
阿鹿阿姆麻利地給木薯換水。
其實,這木薯先煮熟,再用油翻炒出香味,再放水悶幾分鍾,出鍋前撒入蔥花,才是唐溪月家以前的吃法。
這樣做出來的木薯軟糯可口,加上蔥花的香氣,唐溪月一頓能吃一大碗。
但是現在條件有限,而且以果腹為目的,就不搞這麽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