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誌平自己的瓦廠

字數:4968   加入書籤

A+A-


    第 48章 誌平自己的瓦廠
    一
    第二天,誌平一早就乘車往回趕,去連雲港找福建人林建華買鹽鹵。
    在湖環湖的時候,鹽鹵一直是林建華的宏大公司供貨。誌平坐上北京往連雲港的火車時,就給林老板打了電話,那頭林建華非常熱心,說如果火車準點,他也會準點出現在連雲港車站出站口。
    誌平心情愉快,ok一聲就掛了電話。他覺得,雖然第一次出差,但他要表現出來自己經常來這些城市進貨的架勢。誌平不想讓對方知道他是個生瓜蛋子,他要在每個方麵都表現出老練穩重,隻有這樣他才會被對方重視。
    特快列車到連雲港時,天還沒黑,廣場上人來人往,誌平在出站口的車流中找到一輛福建牌照的蒙迪歐。果然那車裏麵就鑽出來一個高個子,滿臉笑容的問:“是北京過來的張總嗎?”誌平點點頭,林老板便親自開車直奔他的公司了。
    這是一個高檔的小區,他們乘電梯到了頂樓,推門而入就是個紅木屏風,一個碩大的中國結掛在眼前,中國結的紅流蘇下是個可愛形狀的吐金獸。
    誌平拐進來,便看到一個寬闊的會客廳,全部是中式裝修的家具,靠窗戶的木沙發前麵是個憨態可掬的彌勒佛造型茶幾,上有一幅茶具,小茶童是個神態可愛的小和尚。
    林總邀請誌平坐下喝茶,然後就咕咕嚕嚕地燒水,泡茶,第一壺茶給茶童洗澡,誌平隻一聲不吭地看著林老板忙活。
    茶杯實在太小了,誌平想一口悶下去,但他看到林老板如何小口品茶,也就淺淺的嚐一下。
    林老板這才說到他這麽多年來認識的環湖人都有哪些,甚至連誰誰的家庭成員他都很清楚。
    林老板還說到,以前供銷主任家住在哪裏,他每次去都跟他們打牌,供銷科長的愛好,林老板都知道。誌平覺得自己現在離職了,林老板反而像是環湖的老員工,在告訴誌平他未曾聽過的故事。
    李老板說到他在這個行業做了20多年,之所以能做下去,是因為他們福建老鄉在山西承包煤礦,而鹽礦提煉鹵水需要用大量煤炭,他就把山西煤拉到連雲港給鹽礦用,鹽礦再把鹽鹵抵給他算作煤炭的費用,他這樣來回倒騰獲得的鹽鹵要比市場價格便宜很多了。
    誌平聽得心下佩服,他早就了解過福建人聰明大膽,連閩西革命老區都能把沙縣小吃做成全國連鎖品牌,真是由衷佩服啊。而福建人的團結見縫插針的頑強也是他們成功的原因吧?
    誌平說以後隻要能給最低價,他會一直找林老板進貨,林建華誠懇的點頭,答應這沒問題。從內心來說,他也支持年輕人下來創業,如果誌平不要求開增值稅發票,可以再優惠30元的,這樣一車貨也有1000塊錢好省了。
    飯後林建華開車帶著誌平去江蘇鹽業公司,林總說這是他合作的一家企業,必須要開增票的,另外一家企業可以不開,產品質量都一樣,都是海水熬製提純。
    誌平果然就聞到了空氣中飄散著很濃的鹽鹵味,在瓦廠時,誌平每次走過車間便聞到這種熟悉的鹽鹵味,林老板隻開車帶著誌平在海灘邊的鹽田轉了一圈。
    他告訴誌平,鹽田裏的水都是海水慢慢晾曬達到一定比例,然後再把鹵水熬製提純。最後冷卻製成一塊塊鹽鹵片,生產工藝的主要成本是煤炭,因為要不停地燒煤。林老板說他能給鹽業公司提供最優質的媒,也就能給誌平全連雲港價格最低的鹵片。
    誌平聽得眉開眼笑,完全信任林老板,畢竟跟環湖20多年的關係了,這是無法抹去的記憶。
    林老板下午就給誌平找配貨站,有長途車就可以拉到安徽了。
    很快,那邊的一家配貨站回過來電話,說有輛40噸的貨車,晚上就可以裝貨,明天發車。林建華一邊接電話一邊問誌平40噸夠不夠了?誌平點點頭,然後又問了運費,誌平都很滿意。
    他此時隻想盡快裝貨,他好早點回浮槎鎮瓦廠,好開始生產了呀!
    一切手續辦好,誌平又去了林建華公司付了貨款。這樣就等著車裝好鹽鹵好明天出發了。
    然而司機說可以晚上發車,全程走高速,第二天一早就能到合肥了。
    誌平押著車在燈火燦爛的連雲港上了高速,他看不清路,隻覺得車在高速上轉來轉去,然後滿載的貨車便呼呼的往著南方一路奔去。
    誌平看到那個燈火輝煌,像是被點著了的城市漸漸遠去的時候,就爬進駕駛室後半排的位置,鞋也沒脫,躺下來就睡覺了。
    二
    第二天中午,誌平押著一車鹽鹵回到瓦廠,像個大英雄出征歸來。雖然車裏睡得淺,但誌平精神滿滿。張豐也早就通知了鎮上的搬運工過來卸貨,姐夫忙著用幾塊磚圍成一個堤堰,然後用塑料薄膜鋪在地上麵,再堆放鹵片。誌平想到環湖瓦廠倉庫連著鹽鹵池,不用擔心鹽鹵高溫會化掉。現在他們沒有化鹵池,姐夫這麽細心考慮鹽鹵庫,真是個極好的想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誌平看到大爺和姐夫都在盡心盡力,就去了房間把這趟出差的所有發票和剩下的錢放好,然後輕鬆出來幹活。
    突然他聽到外麵指揮工人扛包的大爺在大聲地說著“沒屌用的,就按我的來放就好了”,聲音固而生氣。
    誌平忙走出來看到大爺指手畫腳地對姐夫說話,不讓姐夫這麽麻煩用磚頭圍一圈再鋪薄膜,說是影響工人扛包,到時候時間太長了工人要抱怨的。於是他固執的指揮著搬運工直接靠牆堆放。
    誌平一開始覺得姐夫很對,現在又覺得大爺也有道理,反正化不掉太多的鹵水,再說處處節省,也確實影響幹活呢。誌平愣了一會沒出聲。
    姐夫見誌平出來不說話,也就不再堅持,他去了鎂粉倉庫用薄膜釘窗戶,鎂粉的倉庫要求更嚴格,防潮防高溫,窗戶全部密封。
    姐夫的細心看起來像是個車間主任一樣負責,誌平也在心中把兩人做了比較,開始討厭起大爺的無動於衷和懶惰。
    貨全部卸完,運費和搬運費也全部結清,大家坐下來的時候便開始研究什麽時候開始生產,原料的配比,如何測量有誰專門負責技術。這些細節問題誌平很少考慮到,但姐夫這樣提出來還真的要要認真對待呢?
    鹽鹵入庫後,今天的工作也就結束了,誌平看到幾天前還空空蕩蕩的大倉庫,現在堆滿了他無比熟悉的鹵片,跟在瓦廠截然不同的想法是,這以後是他的瓦廠了,他要開始為自己的菱鎂瓦跑市場打江山了。過兩天鎂粉到家,立馬生產。
    三人坐下來時,誌平說明天他和姐夫去合肥買攪拌機,大爺在家通知願意過來上班的女工們做好準備,等通知立馬上班。
    大爺說廣告早已貼出去了,隻有幾個人來問,沒有報名的,他準備找幾家親戚過來,實在不行就家裏人上呢。
    “還是以培養固定工人為主,家裏人隻是備用力量,一旦有工人請假,我們立馬頂上。”誌平強調工人培養熟手工人的重要性,大爺隻歎氣道,他也知道培養,關鍵沒人來啊!
    大爺歎息地騎上車,叮叮當當的出了廠大門,他家離這裏隻有五裏路,20分鍾就到了。姐夫和誌平都住在廠裏,隻有誌平偶爾有事會騎摩托車回家,姐夫看廠。
    當姐夫見大爺走後,便擔心的說:“大爺人不行,舒服慣了,現在這做瓦的苦,他未必能吃得下來。”
    誌平聽了不以為然地說:“管他呢,隻要把啟動資金補齊,本來也沒打算我們創業的人還來幹活。”
    姐夫笑了笑,過了一會他又問:“大爺還有一部分資金沒到位吧?”
    “是的,還缺一萬塊錢,他隻交了兩萬買材料的。”姐夫便沒再說話,他想著第二天還要去合肥賣電機的戰友那裏看看,就回房間睡覺去了。
    誌平在自己的床上躺下來時,才覺得這一天太累了,隻有此時是無限的輕鬆。
    曉月便過來歪在他身邊,兩人說著這一趟出差的見聞,誌平感慨能幹的人不僅書讀的多,膽量也大。還有經商的環境也好,誌平便跟曉月說了,福建林老板的事,說到福建人的雄心魄力。誌平說完輕輕的歎了口氣說:“我們不行的,永遠也不行。”
    曉月便問怎麽不行了?
    “我身體不好,你書讀的少,哪裏會有機會?”
    這兩個弱點像是兩座大山橫在他們麵前,過了一會,誌平說:“你還是從五年級就開始自學吧?要多認字才能多讀書,不懂的地方,我有空就教你吧!”
    曉月聽話地點點頭,她看到誌平的落寞,自己也感覺到壓力很大。 她無限放大了自己沒文化導致的所有吃苦受累,好像誌平所受的罪都是因為她書念少了。
    曉月半夜睜開眼,醒在床上,她看誌平竟然還沒睡。便問誌平幾點了,怎麽還沒睡?
    “壓力大,睡不好。”
    曉月輕輕的歎了口氣:“你別這樣說,你這樣說我就感覺是我拖累了你。”
    誌平心裏一驚,看著月光從窗戶外照進曉月白皙的臉上,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便伸手摟過曉月:“睡吧睡吧,很多事與你無關。”
    他說完閉上眼,心想以後心裏再多想法也不要告訴曉月了。她除了自責,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喜歡青春甜的要命請大家收藏:()青春甜的要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