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菱鎂瓦還能出口創匯?

字數:3053   加入書籤

A+A-


    一
    玉田是唐山底下的工業縣城,當誌平看到城區時,眼前是一大片的瓦廠,他就提前下車了。
    誌平按圖索驥,很快就找到了“軍衛瓦廠”,闊大的門樓下,鍾總早已在門口笑迎客戶了。鍾總客氣地接待誌平,也在聽誌平說這一路找瓦的過程。
    鍾總也坦然地說,他們這裏做瓦的廠家多,都是流水線的機製瓦,隻要質量過關,價格相差不多。
    誌平聽了鍾總坦誠地說起這個瓦廠的曆史,鄉鎮企業起家,因為唐山離曹妃甸港口近,他們的生產原料可以從遼寧,山東,天津,江蘇過來。做出來的產品又可以從港口出發,經勃海,到東南亞和非盟國家,他們廠每年都有一半的量在出口創匯。
    這讓誌平相當震驚,自己一直隻是認為菱鎂瓦是個靠糧食局,化工廠等特殊行業的客戶群支持的夕陽產業,可他們竟然做出口創匯了!
    機製瓦的形狀,不僅有傳統的小波瓦,還有中波瓦,大波瓦。鍾總說非洲的市場,大波瓦,排水更加合理,顏色也更加鮮豔,猶如火熱的非洲風情。
    鍾老板感慨,市場總是在不斷變化,適應就好。菱鎂瓦由20年前單一的形狀,單一的顏色,現在變成各種定製形狀和顏色了。
    誌平聽得熱血沸騰,他恨不得自己也馬上有一套這樣的機械,再做產品出口創匯呢!
    他跟著鍾總去了產品展廳,才發覺原來菱鎂瓦已經對標彩鋼瓦來做了,隻要彩鋼瓦有的型號菱鎂瓦都可以做出,至於強度,通過改性也能達到行業標準。
    過了一會,鍾總帶他上二樓,辦公室裏一個年輕的女孩,皮膚白皙,頭發染成棕色,顯得沉穩又有些活潑,在電腦桌前忙著查資料。誌平進去時,女孩站起來很客氣地微笑著招呼。鍾老板說:“小雲去泡杯茶,這是遠道而來的貴客。”
    誌平就有些不好意思,隻看到女孩嫋嫋婷婷離去。兩人坐下來時,鍾總先拿出一遝證書,原來菱鎂瓦有很多實用新型技術專利證書。
    鄭總又說到誌平的瓦廠,現在做的模式都是他們30年前一開始做瓦廠的模樣。那時候他們也是手工製作,一路堅持下來,工人成本高,後來也掙到了一些錢。
    後來鄉鎮企業形勢大好,他跟老婆商議,利用鎮政府的關係拿下這100畝土地,蓋了個這個瓦廠,起名“軍衛建材”。軍衛的名字就是他老婆和他的名字各取一個字,期待著軍衛會越走越遠呢?
    現在兒子大學畢業了,子承父業。他們在唐山買了套房,玉田是村裏原來的房子,帶院子也算是別墅了。車子開進大院,人住進去也特別舒心,現在老鍾負責生產,市場都交給兒子媳婦了。
    鍾老板有種踏實的幹勁,而此時他滿臉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誌平心想,剛才那個女孩就是兒媳婦了?他想到自己如果能創業成功,父母不也一樣的笑容可掬?或者父母是第一代的開創者,那他也要少走很多彎路呢!此時誌平覺得不能攀比,也不能回頭,隻有一路沿著菱鎂瓦往前走吧!
    等會鍾老板讓老婆開車帶上她和誌平去飯店吃飯,寬敞的本田車裏飄著淡淡的香水味。誌平想到很多人都認為做菱鎂瓦是一頭的灰,永遠是灰樸樸的模樣,但在這裏,絲毫看不出來是做菱鎂瓦呢!鍾老板的本田車裏麵卻幹淨又舒適。
    菱鎂瓦是玉田的主導產業,城市便給人感覺灰蒙蒙,但這裏的人都有著南方人的精明魄力
    吃完飯,鍾總說他們這裏做瓦的廠家多,都是流水線的機製瓦,每天1000多張,攤到每張瓦的人工成本不到一毛錢。如果價格區別,那就是材料不同,但我們這裏海運原料,隻要質量合格,價格幾乎沒什麽差別。
    但也有不同,那就是配貨的速度,我們長期有5輛車在配貨站,所以配貨一般不超過3天。
    這點上,誌平很動心。他以後的主要市場就是糧食局,而糧食局的瓦能不能及時送貨,影響很大。在環湖的時候送貨不及時就是困擾他們的難題。
    有時瓦廠上午脫模,瓦都沒來不及養護,過幾天就是發貨到糧站了。而鍾總他們這邊三五天就能發貨,那真是雪中送炭了。
    誌平先定下一千張瓦,鍾總盡快找車配貨,到晚上的時候配貨站回信息明天上午有空車去安徽合肥拉家電,可以配一千張瓦,搞定!
    第二天誌平本想再逛一逛玉田,甚至想著還去唐山抗震紀念館,但這一切都不重要。
    他上午在旅館睡了一覺,晚上看到工人用鏟車一垛一垛把瓦鏟上來那種磚瓦的模式真是讓他歎為觀止!
    天快黑的時候,瓦全部上完,誌平鑽到大貨車駕駛室,搖下車側麵的小窗不住地對著下麵的鍾總揮手,誌平此時倒希望能看見小雲過來。
    他在心裏羨慕地想鍾總的兒子該如何有福氣呀,這麽大的產業,這麽俊俏的媳婦,這麽甜美的婚姻,也是絕大多數男人的夢想吧,他在20多歲就全部實現了。
    顧科長第一次用機製瓦,大貨車剛剛到臨淮關糧站的那天早上,老顧就開著車在臨淮關站那等著了。顧主任看到整齊的波紋瓦,顏色均勻,瓦的橫截麵厚薄一致,便很滿意。他隨機抽了幾張用腳踩踏上去,試試強度,果然一點不比手工瓦差,他便說以後這種瓦每張加三塊錢運費。
    誌平心花怒放,等於利潤上又加了三塊錢,他想以前在環湖時候,夏季糧食部門缺瓦都是大貨車排隊提貨,而現在,他直接從唐山發過來,運費確實可以單提出來的。
    隻是這運費顧科長提出來了,誌平想到可不能全部算作自己的利潤,得跟老顧平分。
    誌平想到此,更加確信自己的業務已經和潁州糧食局深度捆綁在一起了,他覺得隻要自己能多跑唐山,把瓦的質量做好,潁州的市場像是鐵打的江山,永遠屬於他的了!
    喜歡青春甜的要命請大家收藏:()青春甜的要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