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袁隆平的一生

字數:8665   加入書籤

A+A-


    看著後麵又回到後世的畫麵,配上那震耳欲聾的豪言壯語,萬界的古人們一時之間都齊齊愣在原地。
    朝鮮戰場。
    這四個字他們都聽得懂。
    中國要在朝鮮這個地方開戰了。
    可後世的華夏是跟誰開戰?
    是朝鮮還是別的國家?
    寇能往,我亦能往。
    這跟上一句是連在一起的。
    連起來就是朝鮮戰場寇能往,我亦能往。
    知道朝鮮在哪的皇帝都一臉疑惑,區區朝鮮彈丸之地,也敢入侵我華夏?
    尤其是萬曆皇帝,他可是剛剛幫助朝鮮打退了豐臣秀吉的侵略,朝鮮也派來使臣表達自己對大明的忠心。
    現在這個使臣都還沒走,結果天幕你就給我來這麽一句。
    不會是日本又打來了吧?
    萬曆朝上到皇帝下到大臣幾乎是不約而同有這樣的想法。
    清朝前中期的皇帝也都滿臉疑惑,朝鮮在他們大清時可是恭順的很,哪怕他們都知道朝鮮的恭順隻是露於表麵,心裏依舊罵他們是蠻夷卻也不予其計較。
    所以這個戰場究竟是怎麽回事?
    而清末的人卻是認定這肯定是小日本在朝鮮戰場跟後世的華夏在打仗。
    不過比起這個,他們更在意後麵的那些話跟畫麵。
    我現在再講一句。
    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麵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跟中國談話。
    聽聽這話,多霸氣。
    畫麵中那些後世裝扮的人坐在一張長桌後麵,在他們的對麵也有一張長桌,那裏也坐了很多人,隻不過一張張麵孔都並非華夏麵孔乃是西夷人。
    看這樣子兩方的身份應該都是談判大使代表各自的國家進行談判。
    隻不過他們不知道那幫西夷是哪個國家的,竟然能讓後世華夏的談判大使說出這麽硬氣的話?
    對這個畫麵最有感觸,直擊靈魂的自然是清末的那些人。
    他們滿臉的震驚和不敢置信。
    什麽時候華夏人竟然這麽硬氣了,敢跟洋大人這麽說話?
    而且看那位洋大人的臉竟然隻能賠笑。
    這……這……這……
    他們那些已經被洋大人打的沒了骨頭,匍匐在地的行屍走肉,在震驚過後忽然覺得自己好像又充滿了力量。
    這洋人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戰勝的嗎!
    這還隻是開頭,更讓他們覺得提氣的話又來了。
    今天的中國,是擁有神七、神八、嫦娥一號,天宮一號的中國。
    我們的核武器可以打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包括美國。
    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聽聽都聽聽,這話是多麽的霸氣!
    他們雖然不懂那什麽“神七、神八、嫦娥一號,天宮一號的”,不過能讓天幕裏的人這麽說,還說的這麽的硬氣,那就說明這些東西非常厲害。
    尤其後麵那句,簡直沒把他們這些被洋大人打出心理陰影的人的下巴給驚掉。
    什麽叫我們的核武器可以打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先不說核武器是什麽。
    這個世界有多大,他們已經被收拾的知曉了。
    那麽問題來了。
    這個核武器到底是一種什麽武器,竟然能讓天幕裏的人這麽硬氣的說出這句話。
    他難道不知世界有多大嗎?
    還有下麵那句。
    包括美國。
    那就是說這個核武器能夠打到美國?
    已經被洋人虐的知道了美國在哪的精英們,眼睛瞪得跟鈴鐺一樣大,他們甚至在懷疑天幕裏麵的人在吹牛。
    怎麽可能打到美國。
    你難道不知道美國跟中國的距離有多遠嗎?
    至於最後一句直接被他們忽略了。
    在天幕剛出現的百戰成史裏的最後畫麵中,就飄揚著那鮮紅的旗幟。
    所以他們都知道這個最後的赤旗代表的是什麽。
    不過他們也沒時間思考這些,因為視頻最後結束的畫麵,給他們帶來的震撼那是核爆級的。
    火炮的轟炸。
    火箭彈的集束群發。
    地上跑的坦克。
    還有那飛在天空中翱翔雲端那銀白色的飛機。
    無不給這些古人帶來終身難忘的震驚。
    他們不少人麵麵相覷。
    那是什麽東西?
    後世的武器嗎?
    雖然視頻裏把轟炸的聲音給消除了,可那開山裂石的一幕,卻深深的刻在古人的腦子裏。
    尤其是那些還沒有出現火器的朝代,那震驚程度遠超過已經使用火器,知曉火器朝代的人。
    不過那些已經使用過火器的朝代的古人也沒好多少。
    畢竟那威力簡直不能同日而語。
    尤其是那一根根尾巴噴射火焰的鐵管,那火力覆蓋的畫麵,可是把朱棣饞哭了。
    還有那飛在天上的鐵鳥,那東西他要是能有一架的話,那就是死也值得。
    雖然不知道那能夠飛在天上的鐵鳥一樣的東西是什麽,可出於對軍事的本能,朱棣知道那絕對是用來打仗的。
    那麽高的天空,就是扔一塊小石頭下去,都能把人腦袋擊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更何況那東西肯定不是用來扔石頭的,想一想之前那鐵管爆炸還有那管子很長的火炮轟炸的情形,朱棣百分百斷定那鐵鳥裏扔下來的東西絕對不會弱於之前的那個火炮。
    並且他不止眼饞那飛機,就連陸地上跑的坦克他朱棣也眼饞。
    在朱棣看來,那戰車全身包著鐵,最上方還有一個跟火炮一樣的很長的炮筒,速度還跑的起快。
    雖然朱棣不知道為什麽那東西在不用馬匹拉拽的情況下能夠自己跑,而且還能一邊跑一邊開炮。
    不過一想到那鐵鳥都能在天上飛,地上跑個不用馬匹拉的戰車又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這後世竟然西先進到如此程度,這才過了多少年啊?!
    難道這天幕裏的真的是後世而不是仙界?
    朱棣心中發出了無限感慨,跟他一樣心情的大有人在,其中康熙的感官最為深刻,忌憚也最為深刻。
    作為一個數理化專家,康熙太清楚火器的可怕,也正是因為他清楚火器的恐怖,才會害怕漢人掌握火器,才會打壓火器流放或者處死那些對火器精通的匠人。
    可他怎麽也想不到,就是這樣不計代價的防備,還是讓漢人又奪回了自己的江山,火器更是發展的連恐怖兩字都不注意形容的程度。
    不說那火炮炸開的威力,就是那一根根鐵管帶著尾焰飛出去的炮彈,就顛覆了康熙的認知。
    他甚至下意識的在腦海裏浮現出自己大清的軍隊正在對敵軍發起衝鋒,然後就迎接了一波火力覆蓋,之後就剩下沒幾個人被對麵的敵軍輕易的捏死。
    嘶……
    康熙捂著下顎,感覺一陣牙疼。
    等等那個漫天覆蓋的鐵管怎麽有點像明軍的神機箭?
    他不想還好,越想越覺得這就是神機箭的升級版。
    沒錯這就是明軍的神機箭,隻不過後世把那箭頭變成鐵管,裏麵裝的炸藥量變的更多,所以威力也就遠勝過那神機箭。
    隻是他們是如何把那東西的射程變得這麽遠的?
    神機箭什麽射程康熙還是知道的,也就是因為知道才震驚後世竟然有這樣的手段。
    可一想到他們連那鐵鳥都能造出來讓其飛上天空,給那神機箭增加射程又怎麽會有難度呢。
    “這後人當真恐怖!”康熙的額頭已經出了冷汗,喃喃自語著。
    隨後康熙心中生起了一股無奈感,他這麽防備漢人使用火器,都沒法防住漢人,還讓他們更上了不知多少層樓,連上天的本事都出來了。
    更讓他頭大的事情就是天幕這樣一播放,天下的漢人都看到了火器的可怕,那麽他們肯定會生出異心,畢竟大清入關對他們的殺戮實在太過,你讓他們愛大清那猶如對牛彈琴。
    反正他愛新覺羅玄燁是不會相信漢人會真的喜愛大清忠於大清。
    底層的那些泥腿子倒是好說,窮苦人沒見識,又是在大清強盛時期長大的,對大清的畏懼那是刻在骨子裏的。
    不好搞的是那些士紳地主。
    這幫人有錢有糧,隻要願意那秘密培養一批工匠根本不是事。
    這天下雖然已經是他愛新覺羅的天下,可大清的滿洲人口在龐大的漢人麵前根本不值一提,這點人想要監控全天下的士紳地主無疑是癡人說夢。
    康熙都不需要去想未來的事,就是眼下這些年裏,在他看不見的地方那些地主士紳做了多少挖大清牆角的事他都數不過來。
    就這種情況,他若還指望這些蛀蟲不去秘密造這些可怕的武器,為大清的穩定盡心竭力,那他玄燁就是天下第一傻子。
    也正是因為想到這些,康熙才感到十分頭疼。
    可頭疼的何止康熙,鴉片戰爭之前的滿清皇帝有一個算一個都十分頭疼天幕的播放,鴉片戰爭之後的皇帝也很頭疼,他們頭疼的是這武器這麽恐怖,洋人還如此強勢,那洋人的武器豈不是……
    後麵他們已經不敢想了。
    工匠們也頭疼。
    看到天幕裏那些大殺器,不論是先秦時期,還是漢晉隋唐宋,甚至連元朝也忙著加工匠研究這些東西。
    還有什麽三國啊,什麽五代十國,什麽遼金都一個德行。
    那就是造,給我使勁造,不惜代價的造。
    誰先造出來,誰就能取得優勢,甚至一統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於是各個朝代的工匠都是欲哭無淚。
    這東西你就是滅我九族我也造不出來啊!
    就在他們頭疼的時候,天幕又出現新的變化。
    原來是劉鴻又一次點了下一個視頻。
    【袁隆平的一生】
    天幕之上,一幅宏大而細膩的畫卷徐徐展開,一位慈祥和藹、目光中透著堅毅與執著的老人,宛如璀璨星辰般閃耀在眾人的視野之中。
    他便是袁隆平。
    看到天幕再一次出現變化,又看到這個從未有過的標題,萬界的古人們對畫麵裏這個曬的黝黑,在農田裏幹活的老人充滿了好奇。
    他們都想知道,這個叫袁隆平的究竟是什麽人,竟然能讓天幕提起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知道天幕之前提起的人不是皇帝就是皇後,這都讓他們本能的認為,能夠被天幕提起的都是有身份的人。
    所以這個袁隆平……
    他們有些看不懂了。
    【袁隆平老爺子,他是我們的糧食之父,他憑借一己之力養活了十四萬萬的中國人。】
    多少?
    你說他養活了多少人?
    從上古到清末的人全都被這個數字給嚇到了。
    十四萬萬?
    他們都很想問天幕是不是說錯了。
    可他們問不到天幕。
    要是天幕沒說錯,那麽這個十四萬萬就代表著後世人口是他們的……
    所有時代的皇帝跟大臣以及有些見識的士農工商都在算著自己國家的人口,然後跟後世進行對比。
    這一對比,他們的嘴巴就合不攏了。
    其中李隆基跟乾隆的反應最大。
    正確的說是前半生的李隆基跟乾隆。
    這是假的吧,後世怎麽可能養得起這麽多人,他們的糧食從哪來?
    李隆基無法相信,他治理的國家才多少人,已經稱得上千古未有的盛世了,也不敢說自己能養那麽多人。
    後世憑什麽?
    難道就靠那個叫袁隆平的?
    天幕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停下來,它正在一萬如前的播放著。
    【1930年9月7日的這一天,是絕對不平凡的一天。】
    【這一天華夏的再世神農袁隆平老爺子出生了,就出身在燕京協的和醫院。】
    【給袁隆平接生的醫生護士一定不會想到,他們這一次接生出來的嬰兒將會對華夏的未來做出怎麽樣的驚天之舉。】
    【時光流轉,袁隆平也逐漸長大。】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目睹了祖國大地的滄桑變遷,也經曆了無數的苦難與艱辛。】
    【尤其是當河南饑荒的慘狀展現在他眼前時,袁隆平的內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那是一片人間煉獄般的景象,餓殍遍野,百姓們流離失所,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
    【袁隆平看到那些瘦骨嶙峋的人們,看到孩子們因饑餓而啼哭,看到老人們在饑餓中苦苦掙紮,他的心仿佛被無數把利刃刺痛。】
    【在那一刻,袁隆平暗暗發誓,一定要讓中國人都能吃飽飯,不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他深知,糧食是生命之源,是國家穩定和人民幸福的基石。】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研究增產糧食的道路……】
    喜歡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請大家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