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

字數:11538   加入書籤

A+A-


    曹參沒想到自己明明在喝酒,劉邦就突然來這麽一句,好在嘴裏的酒已經被自己咽了下去,不然非得一口噴出來不可。
    但就算如此也把他嚇夠嗆,也不顧自己形象連忙跪地,惶恐道:“陛下,臣實在不知啊!何況天下曹姓之人那麽多,不一定就是我的後代啊。”
    蕭何等人也沒想到自家陛下突然會來這麽一句,也是都愣了一下,旋即不少人紛紛為曹參開口勸諫劉邦,內容千篇一律都是此曹非彼曹之類的話。
    劉邦看著曹參驚慌的模樣,又掃了那些為曹參說話的臣子一眼,哈哈大笑起來:“起來吧,朕不過是隨口一說,瞧把你嚇得。”眾大臣也跟著鬆了口氣,氣氛稍緩。
    一旁坐著的皇後呂雉突然來了這麽一句,直接把劉邦整無語了:“我要是沒記錯的話,劉肥的生母好像也姓曹吧?”
    劉邦:“……”
    群臣:“……”
    劉邦頓時語塞,臉上閃過一絲尷尬,眼神中透露出些許無奈。他看了呂雉一眼,卻又不知該如何回應。
    這都什麽跟什麽啊!
    好在他也知道呂雉也隻是玩笑,於是轉移話題:“曹操此人雖然虛偽,卻並非無能之輩,否則豈能做到魏王,打破了乃公非劉氏不得封王的祖訓!”
    劉邦雖承認曹操臉皮厚,也承認曹操確實有本事,不然也不會弄出一個三分天下。
    隻可惜最後還是被人摘了桃子。
    …………
    劉鴻打了個哈欠,電腦看多了有些犯困,正想著要不要關掉小破站去打兩把遊戲提提的時候,突然看到右邊小框內有一個“小少焱”的說唱推薦,當即轉念想到聽一聽這個或許就不困了,於是沒有猶豫就點了下去。
    於是在萬界老祖宗們的注視下,劉鴻麵前的電腦屏幕又一次出現變化。
    【小少焱說唱《上下五千年》五千年滄桑巨變,見證華夏文明的輝煌】
    這個標題一出讓老祖宗們都是一愣,不過有著最開始的百戰成史給他們上了一課,這個五千年的數字已經引不起他們的驚訝了。
    而說唱二字倒是給那些反應靈敏之人注意到了,沒有聽過說唱的他們紛紛猜測這個說唱莫不是邊說邊唱的意思?
    沒有給他們多思考的時間,天幕裏的畫麵開始了變化,旋律已經響起。
    【從傳說盤古開了天】
    【然後女媧造了神仙】
    【而炎黃站在了黃河邊】
    【才逐漸有了人煙】
    【先有倉頡造字】
    【寫下了後羿射日】
    【再有精衛展翅】
    【說的是古人有誌】
    聽著這種以語氣極快的說唱方式,沒有聽過這個方式的古人都覺得十分新穎,聽過的也是微微一怔,旋即興趣更濃了。
    “這不是我們的唱俑嗎?”一個漢代百姓對身邊的人說道。
    原來說唱在先秦時期就有了雛形,後來經過曆代的發展漸漸完善,內容也越發豐富起來。
    先秦時期的說唱都是通過講述故事、傳頌史詩來娛樂眾人。他們口傳心授,將古老的傳說、先人的事跡等內容傳播開來。例如《詩經》中的部分內容可能就是通過這種口頭傳唱的方式流傳的,這些吟唱結合了語言和簡單的節奏,有一定的韻律感,為後來說唱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那個時候他們稱這種說唱人為瞽盲人)藝人。
    據說這是那些眼睛看不見的人在家裏無聊或者為了生存而鼓搗出來的,想的就是能夠為自己多添加一些收入,然後就這樣傳開最後變為了一種傳承。
    不過在先秦時期這種說唱的人還是很少的,畢竟都在忙著打仗呢,到了漢代天下安定之後,說唱這種娛樂方式就在民間傳播開來,內容也開始增加,其中還加入了表演方式,表演者一遍說唱,一邊表演,表情豐富。
    他們往往袒胸露腹,動作誇張,讓看客可以通過其姿勢進而想象更豐富的場景。
    一些說唱俑的手中可能持有樂器,如小鼓等,用於配合說唱的節奏。
    後麵的唐宋明清時期就更不用說了,內容已經無比豐富。
    可以說除了商周以及更早時期的古人,後麵朝代的人都或多或少聽過這種說唱。
    沒想到竟然會在天幕裏看到後人也用這種方式,還是從上古神話傳說開始的,這就更讓他們感興趣了。
    …………
    【大禹治水在何處而三過家門不入】
    【因為共工的怒】
    【斷了擎天的柱】
    【那棵通天的樹】
    【倒下成了條路】
    【我們一步一步】
    【在口中記錄】
    【當神話謝幕】
    【真正的曆史才開始拉開帷幕】
    來了!
    萬界的老祖宗看到這裏都知道真正的曆史要開始了。
    【自堯舜時到夏商】
    【從取火又到麻桑】
    【那年的四海八荒】
    【到今日剩了殘光】
    【當最後一位人皇】
    【自鹿台誓死不降】
    【以屍骨鑄的高牆】
    【不過是筆下兩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帝辛:鹿台?說的是孤建造的那個鹿台?
    人皇!?
    還是最後一位!
    莫不是再說孤?
    【薑太公願者上勾】
    【便定了國號為周】
    薑子牙:???
    這薑太公願者上鉤莫不是再說老頭子我?
    而且自己效力的確實是大周。
    【此八百年來似無憂】
    【卻分了百個春秋】
    【隻為了佳人一回眸】
    【以烽火戲了諸侯】
    周幽王:???
    什麽鬼?
    咋感覺這句在內涵自己?
    誰用烽火台戲了諸侯?
    哪個不肖子孫?
    …………
    【若問我要個理由】
    【我想那必是溫柔】
    【春秋戰國五百年】
    【這五百年的戰火連】
    【昔日諸子百家言】
    【今日已成了聖賢】
    【看老子紫氣東來】
    【對孔子已禮相懷】
    【那百家經世之才】
    【不竟被黃土而埋】
    百家之人:高興,又一次被天幕提及,雖說這是後人唱的,他們還是很高興。
    不過你們為什麽要提孔子跟老子呢?
    鬼穀子和屍子難道不提一下?
    墨子、莊子、孫子、荀子都有話說。
    …………
    【臥薪嚐膽越王劍】
    【南門立木金不欠】
    【完璧歸趙回金殿】
    【一曲離騷再難見】
    【車同軌書同文】
    【萬裏長城尚有痕】
    【那古往今來第一人】
    【可惜了未被封了神】
    嬴政愣了愣,有些不確定道:“那個可惜未被封神是在指朕?”
    不過由於說唱速度的原因,他也沒有太過在意這句,先聽後麵的,現在的這些等說唱結束就開始慢慢分析。
    【那千古一帝】
    【已自二世難續】
    【問那長生何意】
    【用了舉國之力】
    嬴政:???
    二世?
    我大秦就傳了二世?
    這不可能。
    【可王侯將相寧有種】
    【到今日仍有人不懂】
    【劉邦不及霸王勇】
    【可未見與人高一籌】
    【楚漢兄弟仇若隔了夜】
    【便成了楚河漢界】
    【烏江畔的英雄血】
    【隨江水念了聲妾】
    【漢他穩坐在了鹹陽】
    【封了八個異姓的王】
    【可宮門外的高牆】
    【那刀劍卻已難藏】
    “好家夥,從陳勝吳廣開始到乃公跟項羽,甚至連乃公封的王都一一唱了出來,若不是乃公親自經曆過這些,還真不一定看到懂。”
    劉邦笑嗬嗬的,對後世編詞的人頗為佩服。
    那個人好像叫小少焱是吧?
    聽這名字想必不是真名,而是化名吧?
    劉邦看了這麽多天幕可不是白看的,每個視頻都可以被劉鴻擴大,不過在擴大之前,視頻上麵除了標題還有一些字跟符號。
    其中作者兩個字劉邦還是看的很清楚,也理解這兩個字的意思。
    而作者不一定是本人的名字,也可以取化名或外號之類的。
    就好比鬼穀子。
    總不可能真的就叫鬼穀子了吧?
    …………
    【又是誰尊了儒術】
    【將絲綢運至何處】
    【冠軍侯單槍而入】
    【自司馬手中寫錄】
    晚年的劉徹對於這幾句肯定已經聽懂,他看到冠軍侯三個字,不由的陷入了追憶之中。
    至於那司馬,肯定是司馬遷了。
    前幾日他還被司馬遷寫的那些書給氣的減了十年壽命。
    差點都想把這些破書給燒了。
    好在最後忍住了。
    …………
    【我大漢至了結尾】
    【這滿朝竊國的匪】
    【皆怕那世人的嘴】
    【所以皇帝成了傀儡】
    曹操:“……”
    曹魏集團:“……”
    被後人罵竊國的匪他們怎麽聽怎麽不舒服,雖然嚴格說起來好像沒錯,可就是聽著不舒服。
    …………
    【三國到了天下三分】
    【那烈酒定是餘溫】
    【可憐這三人的根】
    【後被司馬定了乾坤】
    司馬昭:天意如此,我司馬氏一統天下,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司馬炎:晉國結束了近百年的亂世,百姓終於不用白骨露於野了。
    …………
    【南北朝八王之亂】
    【自南北分了一半】
    【書中的易子而換】
    【更像是一聲長歎】
    劉裕:哎!
    蕭佛薩:還是要多吃齋念佛才行。
    …………
    【隋楊廣自運河而下】
    【以科舉傳了佳話】
    【可勞民傷財遭的罵】
    【比功績來的還大】
    楊堅:嗬嗬,勞民傷財,真是我的好兒子!
    楊廣:嗬嗬,後人不懂朕,朕隻是失敗了而已,要是成功就是又一個漢武帝。
    兩人幾乎在同一刻,跨時空的有了共同的心聲。
    不過不要緊,朕有楊世民,大隋必定能夠長治久安。
    李世民:???
    …………
    【唐那玄武門外的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曾也有刀劍相藏】
    【可若是沒那血兩行】
    【哪來的盛世大唐】
    李世民:“聽聽,都聽聽。後人都說朕說得對,朕雖然在玄武門沾了兄弟的血,卻換來了這大唐幾百年的盛世。”
    皇後在內的所有人都連連點頭,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怎麽可能會說玄武門做的不對呢?
    …………
    【千古的一位女皇】
    【誰說的不如兒郎】
    【無字碑無字一行】
    【問功與過又何妨】
    武則天幾乎笑開了花,後人還是懂她的,雖身為女子可她自認不輸兒郎,還有那千秋功過,無字碑就擺在那,你們自己評價去吧。
    一個字。
    灑脫。
    一句話。
    我死後管你洪水滔天?
    愛說什麽說什麽去。
    …………
    【安史亂後無英豪】
    【不過是生死命一條】
    【那三歲孩童戲歌謠】
    【再無人比那黃巢】
    畫麵播放到這裏,那個唐字旗上滿是破洞,最後旗杆斷裂,旗幟倒在了地上。
    與此同時,畫麵裏又傳出來女戲腔聲。
    【待到來年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個戲腔一出,唐朝所有皇帝都突感背脊一涼。
    不知道黃巢是誰的皇帝,光看那大唐旗幟斷裂的一幕就知道大事不妙,然後再聽這首詩就更加頭皮發麻起來。
    都是文化人,他們已經能從這首詩裏聽出殺氣,極其濃厚的殺氣。
    什麽叫我花開後百花殺?
    你要殺誰?
    還衝天香陣透長安?
    你把我大唐的都城怎麽了?
    最後那句滿城盡帶黃金甲又是什麽意思?
    這個黃巢究竟是何來曆?
    他對我大唐到底做了什麽事?
    黃巢以前的唐朝皇帝們都紛紛抓耳撓腮,都想多知道一些這個叫黃巢的信息。
    …………
    【自黃袍加在身前】
    【以杯酒釋了兵權】
    【可多年後再想當年】
    【這才是忠義兩全】
    趙匡胤看著天幕唱到了自己,已經沒有了之前的興奮,畢竟經曆過百戰成史那一次的轟炸,心髒差點沒受住而直接先一步去找閻王報道,這一次他內心極為平靜,沒有起一點波瀾。
    至於自己做的那些事,做了就做了,再回憶又有怎麽用?
    【那靖康之禍】
    【到今日仍被人唾】
    【那盡忠報國之諾】
    【在當年竟是為過】
    【將軍若是不還朝】
    【有誰可動你分毫】
    【那莫須有的罪一條】
    【還真是罪不可饒】
    “你們說若是嶽飛真的抗旨硬打下去,是否能夠收複中原?”
    忽必烈閑著無聊,知道這裏唱的是什麽意思的他,直接來了這麽一句可是把麾下的臣子給整懵了。
    不過也沒容他們多思考,天幕已經開始下一句了。
    而宋以後就是他們的元了。
    【自大汗鐵蹄之下】
    【也敗了英雄白發】
    【這普天下的佳話】
    【唯有那萬國皆怕】
    【是和尚還是乞丐】
    【換來的山河不敗】
    【那英雄便有的無奈】
    【是手中刀斧的快】
    【可惜了土木之變】
    【讓盛世再難重現】
    喜歡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請大家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