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嬴政的玩味
字數:7973 加入書籤
混賬東西,竟然說自己寫的詩沒有一首比得上劉邦。
乾隆那叫一個氣,要不是自己聯係不上天幕裏的人,他鐵定要跟這些後人好好理論一番,自己寫的那些詩憑什麽比不上劉邦?
那劉邦顛來倒去就那三句,自己可是寫了四萬首詩啊。
這也就算了,還有人評論說他是蠻夷,所以寫再多的詩也比不上劉邦。
這是什麽評論?
這不就是區別對待嗎?
還有自己是中國之主,不是夷狄之君。
你們難道就不知道“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這句話?
不知道就多讀書。
還有把孔子那句“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的話也給朕好好讀一讀。
越想越氣的乾隆想要拿刀砍人,好在被和珅攔住然後一通馬屁給乾隆拍舒服這才冷靜下來。
最後更是冷哼道:“後世之人不學無術,朕不予他們一般見識。”
和珅臉上滿是阿諛奉承跟諂媚,高呼萬歲爺聖明,總算讓乾隆不再生那無用的悶氣。
乾隆之前的古人得知那乾隆一生作詩四萬首也都被震驚到了,然後又看到那四萬首詩都不如劉邦的那兩句半,又一次被震驚的差點把下巴都給驚掉了。
四萬首已經夠離譜了,卻比不上那劉邦的一首,還是如此短的一首。
那乾隆應該是那清朝的皇帝,夷狄之君,莫非這學問真的如此之差?
哪怕是夷狄之君,可那是四萬首詩啊,
質量不行,數量上難道不能壓一壓劉邦的大風歌?
古人沒有聽過量變引起質變這句話,但差不多意思的話還是有的。
所以究竟是後世之人因那乾隆是夷狄之君才對其才華視而不見,還是那乾隆真的廢物到了四萬首詩連一首都上不得台麵的地步?
有些聰明人反應過來,一個人精力有限,就連李白杜甫這樣的人一生也做不出這麽多詩出來,更別說那乾隆還是一個皇帝,每天都有國事要處理,他是怎麽抽出時間寫這麽多的詩的?
那麽換個思路就是那些詩詞寫出來也是質量堪憂。
這麽一想萬界的古人都恍然大悟,紛紛對那乾隆露出鄙夷之色。
雍正麵位。
雍正皇帝看著自己這個兒子,他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後看,就是看不出這小子到底有什麽樣的文學水平,竟然能寫出四萬首詩來。
同樣被自己老爹這樣看的弘曆還真有些受不了,他想要張嘴說什麽卻沒想到還沒開口就被雍正揮手趕了出去。
弘曆:……
沒有什麽事比批閱政務更加重要,至於自己這個兒子的文學水平,還是隨他去吧。
四萬首詩都比不上劉邦的那幾句,可見天賦也就那樣沒救了。
嬴政在驚訝那乾隆做詩質量奇差之後,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在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身上。
比如那句“假的秦二世嬴胡亥,真的秦二世劉邦的”評價,讓嬴政與所有秦朝的人都知曉了秦二世是誰,不過仔細一想胡亥上位也沒毛病,趙高既然能把扶蘇害死,那麽空出來的皇位自然是扶持胡亥這個他帶出來的弟子。
可問題是趙高憑什麽?
滿朝文武都看著,他區區一個中車府令有什麽資格指定皇位繼承人?
這也是至今為止嬴政和他的臣子們都沒搞清楚的地方。
他趙高憑什麽?
就算趙高有同黨幫他,可又是怎樣的同黨能夠做成這樣的驚天之事?
嬴政一時半會還想不出來這個同黨是誰,隻能期望天幕裏的後人在給他多透露一些。
至於那句“真正的秦二世”已經知曉劉邦後麵維護了自己的大一統政策,又有後人背書其功績,嬴政算是認可了這個有些奇怪的說法。
但也僅限於此,自己總不能真把皇位傳給劉邦吧?
先不說大臣跟宗室反對,就是給了劉邦他敢要嗎?
還有那燕王噲禪讓給了丞相子之導致燕國內亂的事嬴政可還記得,這才過了多少年他怎麽可能重蹈覆轍。
炎黃子孫!
嬴政對這個概念很有興趣,這要是能讓六國之人都認同大家都是炎黃子孫,那豈不是可以很好的穩固大秦的統治?
後世之人已經說過,那漢朝花費了幾代君主才將這個理念推行到天下人的骨血裏,讓他們從此以後都認同自己這些人都是炎帝和黃帝的後代,大家都是一家人。
那麽自己也可以提前一步推行出去。
抄作業這件事嬴政不覺得有什麽羞恥的,再說抄的也是那漢朝的作業,答案都給自己說了哪有不抄的道理?
那自己不成傻子了?
還有那蕭規曹隨的曹參和蕭何,之前天幕也提過,想來是劉邦的左膀右臂,後人還將李斯跟蕭何放在一起作比較,那也證明蕭何定然是一個大才,說不定比李斯更強一些。
“派人通知王翦,除了劉邦還有天幕裏提及的蕭何等人都給朕帶回來。”
“唯!”
始皇帝隻需吩咐一句,隻有下麵的人去辦這件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候他看向李斯,眼眸裏閃過一抹玩味:“李斯啊後世之人將你與那蕭何對比,你覺得自己是否比那蕭何強?”
李斯:……
漢朝麵位。
劉邦和呂雉有些坐不住了,什麽叫劉盈隻做了七年皇帝。
不對。
重點不是這個,重點是什麽叫劉盈被她母親活活嚇死?
劉邦看向自己媳婦,那意思是你對你兒子做了什麽才讓他被你嚇死?
呂雉:……
她搖了搖頭,然後白了劉邦一眼:“你覺得我能知道未來的事?”
劉邦一想也對,除非天幕再次透露信息給他們,否則他們哪怕到死也不會知曉這件事的答案。
不對……是自己到死都不會知道,這個女人卻知道最後的答案,因為劉盈是被她嚇死的,她到了那個時候怎麽可能不知道?
所以你還是知道啊!
劉邦就這樣目光幽幽的看著呂雉,看的她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忍不住來了這麽一句:“要不你現在就殺了我?”
劉邦一愣,立刻搖著頭。
讓自己沒事殺妻,開什麽玩笑?
“還是繼續看天幕吧,想來那些後世之人說不定在什麽時候就會給我們透露未來的真相,之前他們不就時不時的來刺激我們一下嗎?”劉邦很圓滑的給了雙方一個台階,讓自己和呂雉可以體麵的把話收尾,呂雉也不是不識好歹的女人,況且她確實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麽事竟然把自己兒子活活嚇死。
下方的一眾臣子小心翼翼看著這一幕,見事情沒有超出他們的掌控這才鬆了口氣,不過心裏也在思考太子劉盈不是漢文帝而是漢惠帝,那麽漢文帝是誰,要不要直接越過劉盈把皇位給漢文帝算了?
當然這個想法也隻是想法而已,畢竟他們這些人裏誰站高皇帝那裏,誰站皇後那裏大家都心知肚明。
直接繞過惠帝讓文帝上位,這裏麵的利益衝突可是要見血的。
再說這個文皇帝究竟是哪位現在他們還不清楚,他上位之後對他們這些老臣是怎樣的態度他們也不清楚。
所以隻能再等等看,等到天幕再透露一些他們需要的信息在做考慮。
劉邦和呂後都沒有想到,在這麽短的時間裏,那些跟他打天下的功臣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這作詞是誰啊,怎麽寫的這麽短,還仿古,沒內味兒啊。一定是個三流作詞。狗頭保命)
回複:作詞的啊……三流歌手,不過我們都叫他漢高祖。吃瓜吃瓜吃過
回複:漢高祖誰呀?沒聽過,哪個作詞家叫做漢高祖?狗頭保命
回複:作詞確實不怎麽通文墨,但是他那時候所有的文人都得給他打工。斜眼笑
回複:這三句詞用盡了他此生的文化。狗頭微笑
回複:還給人儒生的帽子裏麵尿尿。
回複:十八流詞人,也不行啊,也就當皇帝混個曆代第一吧。
回複:漢高祖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不過卻是個文藝青年,酷好音樂歌舞,據說作詞作曲彈唱編舞都會。
回複:他啊,是我們漢族人的老祖宗。
回複:沒狗頭就誤傷了,三流作詞但是個一流的帝王。大笑。
回複:要不是看到你們最後都掛著狗頭表情包,我四十米大刀差點收不住。吃瓜吃瓜。
回複:確實三流文人。狗頭
回複:同樣的封建皇帝出身,感覺朱八八在這方麵比他差。
回複:朱八八隻能說當皇帝的過程不比他差 在做皇帝這個職業真比不上劉老三。
回複:朱八八搞得那大明寶鈔簡直就是明搶,漢高祖看了都要給他豎大拇指。
回複:樓上的兄弟你要理解一下老朱,人家就是一個農民出身,你指望他懂經濟?
回複:要論在經濟問題上大搞特搞我隻服漢武帝。
回複:說話要說清楚,你是說劉徹搞錢厲害,還是搞經濟厲害?
回複:當然是搞錢厲害了,文景兩朝留下的繼續前期打匈奴就花的七七八八,後期的前都是劉徹自己搞來的。
回複:商人哭唧唧,百姓麻麻批,藩王表示白鹿幣是真特麽貴,陛下你這和明搶有什麽區別?
回複:地主豪強:你們是不是漏了誰?
回複:劉徹表示朕一塊白鹿皮賣你們四十萬錢已經是看在大家都是高皇帝子孫的麵子上了。
回複:好家夥,崇禎但凡有劉徹的臉皮,明朝也不至於窮死。
回複:臉皮還是其次,重點是他要有劉徹的手段。
回複:有劉徹的手段他就不會亡國,更不會去上吊自掛東南枝。
回複:恭送大明皇帝上路。狗頭
崇禎臉那叫一個黑,指著天幕:“你們……”
他張了張嘴就蹦出了兩個字,然後就什麽也說不出來了。
亡國!上吊!自掛東南枝!
這幾個字都放在他一個人身上,那是多麽血淋淋,多麽刺眼。
身邊的王承恩更是低著頭不敢發出半點聲響。
好在朱元璋因為剛才的事沒有出來看天幕,不然又要血壓飆升,不過朱棣這些人卻已經血壓飆升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怎麽說呢……他們也不知道說什麽了。
因為前麵已經知道崇禎是亡國之君了,那句“明到崇禎帝,大順立闖王”早已經告訴了他們大明到崇禎就結束了。
不過你們這群後人能不能不要老提這件事?
而明朝前麵的朝代則是驚訝了一下,可轉念一想亡國之君又不是隻有那崇禎一個,有些人亡國還不如崇禎呢。
微欽二宗:看不見我看不見我都看不見我。
“太子啊你要懂得節製,朝廷是有錢,可也不能那麽花。”劉啟知曉自己這個好戰的兒子把國庫中大漢幾代的積累都打光了,還特麽隻打了前期就沒錢了,那叫一個肉痛,於是狠狠的教育了還是太子的劉小豬。
劉小豬很乖巧的表示知道了父皇,可心裏卻不以為然,後人不是說自己很能搞錢,那麽以後沒錢了就去搞唄。
劉啟:……
另一頭劉邦見後人這樣調侃自己,說自己文化水平不信也隻是嗬嗬一樂,要說生氣什麽的壓根就不存在。
他劉老三心態好得很,這天下能讓他生氣的事屈指可數,怎麽會生那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的氣?
(老劉家犯得最大的錯誤,是割了司馬遷的蛋蛋,文人得罪不起啊!)
回複:老劉家什麽時候在乎過。狗頭微笑
回複:你可能連劉邦的舊名都不知道,你可能連項羽真正的名也不知道,你甚至可能覺得《史記》是司馬遷一人寫的。
回複:對啊!但人性恒古不變不變~如果還對皇權抱有希望的話,也不會那麽義無反顧,放手一搏寫出這部傳世之作!人總是在無所牽掛時,才能說實話!
回複:什麽實話?自己去看太史公給李某人寫的李將軍列傳,再看看怎麽寫衛霍的?宮刑可不是因為寫史記來的。
回複:以漢武帝的高度,他在乎後人罵他嗎?
回複:我孝武皇帝罪在當代,功在千秋!過往千年,漢族猶在。
回複:什麽罪在當代,那些錢不用來打匈奴難道用來賠款不成?
回複:宋朝,給遼金上供歲幣,這個我熟。
回複:清朝,賠款給洋大人和日本人無數白銀,這個我也熟。
喜歡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請大家收藏:()我刷短視頻:朱棣快樂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