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滅孫大柱
字數:3184 加入書籤
言罷,其轉身已去。王林略一躊躇,念及司徒南曾言己已達凝氣期十四層,遂心下稍定,遂從之,心忖:且觀此孫大柱究欲何為。
但見那孫大柱並不他往,徑趨藥院。未幾,至院前,推扉而入。王林神色坦然,目光沉靜,略一思忖,亦隨之而入。
孫大柱入得院中,指石案上茶盞,徐曰:“徒也,飲此!此為師特為汝備之靈藥,飲罷,速收拾行囊,隨吾離此恒嶽派。”
王林睨那茶盞,未發一言。孫大柱眉頭微蹙,舉盞親遞於王林,曰:“此恒嶽派,實難久留。哼!玄道宗始祖將至,屆時,眾人皆得倉惶逃命!”
王林未接其盞,神識輕掃,察其果含靈氣,乃曰:“弟子尚不渴,此茶不飲也。”
孫大柱目光遽冷,隱現寒芒,喝曰:“飲之!莫要逼為師動粗!”
王林嘿然不語,左手接盞,瞥孫大柱一眼。憶及司徒南言己已達凝氣十四層,遂於袖中暗結法訣。隻見引力術驟起,恍若虛空中驟生巨爪,淩空而至,一把擒住孫大柱。
孫大柱怔忡片刻,旋即奮力掙紮。然不論如何扭動,皆難脫桎梏,漸露驚惶之色,顫聲呼曰:“此……此乃何術?”
王林默然不答,緩步近前,在孫大柱胸前輕拍一掌。孫大柱下意識張口,王林即傾盞,盞中茶水盡傾而入,盡數灌入其口。
孫大柱麵色陡變,須臾間現猙獰之態,厲聲喝道:“王林,汝欲何為?此乃弑師滅祖之行!吾若死,恒嶽派必不容汝。爾知否?掌門師兄召吾一會,若吾失約,彼定遣人相尋!”
王林緘口不語,神識內窺,但見孫大柱體內茶湯已盡化,數道銀絲狀物循其血脈,緩緩上行,徑入腦際。
孫大柱似亦有感,麵露惶色,方欲開口,已然遲矣。但聞其喉間嗚咽漸弱,繼而目光呆滯,神色木然。
王林凝視之,見其目睛失神,心知有異,沉吟片刻,乃徐言曰:“師也,弟子非欲弑師,實乃師先欲害我。此茶入腹,若果飲之,弟子必遭毒手。”
孫大柱神情僵硬,忽口齒不清道:“茶……茶水……不得飲。”
王林一愣,凝眸審視良久,驀然詰問:“茶水何以不得飲?”
孫大柱神情呆滯,口齒艱澀,徐徐道:“茶……茶水之中,有三屍線蟲草。”
王林目光一凝,厲聲問道:“此三屍線蟲草,有何妙用?”
孫大柱喉間蠕動,艱難道:“短時控人心智行動,乃煉製傀儡之要物也。”
王林眸中寒芒一閃,語調淡漠,卻隱含殺意,問道:“師何故以此物害我?”
孫大柱呆滯之目微微轉動,嗓音低啞,似自語般道:“自見汝攜靈氣葫蘆,吾心已疑。收汝為徒,本欲待汝達凝氣一層,便施搜魂術探之。奈何先予化靈草,以為汝十年難入凝氣一層,此事遂罷。然孰料汝修為陡進,已達三層,更兼恒嶽派將覆,吾修為卑微,恐命不久矣。故於臨行前,欲借茶水探汝秘辛,以謀後路。”
王林深吸一口氣,目光如電,喝道:“化靈草為何物?吾之秘辛,汝曾泄於他人否?此三屍線蟲草,汝當初何以不用?”
“化靈草乃散功必備之物,可消修士一身靈氣。汝之秘辛,吾未嚐泄於他人。先前懼他人為奪葫蘆,欲先下手為強;後來事出倉促,若貿然告人,於己無益,故親自行之。”
言罷,其身軀忽然一軟,雖欲掙紮,然神誌已失,直如木偶,孫大柱神色呆滯,聲音低啞,徐徐續道:“此三屍線蟲草,昔日吾未嚐有之。去歲下山,吾以偷盜門派典籍為資,易諸一道友,方得是物。其友嚐言,築基以下,服此草成功率十成,且色味皆隱,難為察驗。吾本欲施於三師侄,奪其造化丹而據為己有。”
王林聞言,怒火中燒,目眥欲裂,冷笑道:“子竟不顧吾察耶?”
孫大柱目光恍惚,啞聲道:“為窺汝之秘,吾寧犯險。吾年齒已高,若再無寸進,此生怕難入築基。此乃不得已耳。”
王林眸含寒光,語若寒刃,喝問:“適才言掌門召汝,可曾有之?”
孫大柱微動唇齒,澀然答曰:“虛言耳,無之。”
話音未落,王林目光陡冷,厲色道:“誑吾!”驟然出手,一掌拍向其頂。
但聞一聲悶響,孫大柱身軀驟然一顫,須臾間七竅流血,癱倒於地,氣息全無。
王林怔然立於屍首前,目瞪口呆,心下翻騰難平——此乃其生平首度殺人,且竟誅己授業之師!心中五味雜陳,既有怨懟,亦隱隱含疚,然更多卻是一股難言寒意。
王林靜默良久,遂斂孫大柱屍身,神情蕭索,出恒嶽派,尋山澗而棄之。其儲物袋則隨身攜歸,內中頗有珍物,不可棄之。
既歸房內,王林盤膝坐於榻上,神識遍掃四境,留一絲靈識為警,若有窺探,立時可覺。事畢,取神秘珠於掌中,凝神思索。
此珠三日前字符盡褪,隱現一葉之形。司徒南嚐言,乃五行屬水已臻圓滿,今需補木屬性。因之,司徒南屢催王林離恒嶽派,外覓木靈之物,以速成珠之五行。
王林自忖修為,已知已達凝氣期十四層。
持珠入榻,頃刻入夢。將入之際,倏然收珠入袋,方入夢境。
甫入夢境,司徒南之聲頓起:“善!頗有老夫當年風範。王林,汝須謹記,修真之世,乃殘酷之所,弱肉強食。若汝仍持昔日純樸之心,必難久存!”
王林默然良久,徐曰:“前輩,此後修煉,當為築基之備乎?然晚輩於築基之法,一無所知。”
司徒南冷哼一聲,曰:“吾知即可。然築基者,實乃踏入修真之門徑,殊非易事。汝當擇幽僻之地閉關,方可增其勝算。此外,汝昔日所用靈氣泉、雪水,皆不足恃。築基之際,需海量靈氣,宜多備晨露,以資吸納。”
王林頷首應之,曰:“露水雖易得,然需時甚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