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開展調研2
字數:3458 加入書籤
張澤謙指尖在“延江”被劃掉的痕跡上頓了頓,隨即抬頭點頭:“就按這個執行。什麽時候出發?”
“下午兩點準時從省委出發,先去長安市。”王亮立刻回答,語速加快了些。
“調研結束後在長安市委機關食堂吃晚飯,六點半啟程去商州,晚上八點前能到商州賓館,不耽誤您明天一早的調研。”
“陪同人員我列了清單,我跟著您,小徐負責記錄,還有辦公廳的李主任、民政廳的趙廳長、交通運輸廳的周廳長。”
“再加發改委的劉主任——都是熟悉基層情況的老人,能給您講透細節。”
王亮頓了頓,又補充道:“安全保障您放心,省公安廳的趙廳長親自帶隊,商州那邊也安排了警力提前布控,絕對沒問題。”
“您看看,還有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
“比如要不要增加社區調研的環節,或者調整吃飯的時間?”
張澤謙合上文件夾,放在桌上,指尖輕輕敲了敲,語氣帶著幾分溫和:“不用改了,這樣安排很細致。”
“隻是又要辛苦大家跑一趟,這次調研盡量多走幾個點,多跟群眾聊幾句,摸清真實情況比什麽都重要。”
“書記您說笑了!”王亮立刻站起身,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您是咱們秦安的領路人,一心為了省發展,我們跟著您跑,高興還來不及呢。”
“我就是怕調研密度太大,您身體吃不消。”
張澤謙笑了笑,沒接話,又跟王亮敲定了調研時的發言重點和調研準備細節,直到王亮拿著文件夾退出辦公室。
張澤謙臉上的笑意才慢慢淡去,目光重新落在桌上的調研表上,指尖最終停在了“商州”兩個字上。
………
王亮離開不過十分鍾,辦公室的敲門聲再次響起,比剛才輕了幾分。
“進。”張澤謙的聲音從文件堆裏抬起來,指尖還夾著那支銀灰色鋼筆,筆尖停在調研表的“商州”二字旁。
徐海峰手拿文件袋快步走進來,襯衫領口的紐扣扣得一絲不苟,額角沾了點薄汗——顯然是從組織部一路小跑回來的。
徐海峰把文件夾輕輕放在張澤謙桌角,指尖往裏推了推,語氣帶著幾分急促後的穩:“書記,您要的商州市委副書記申強的資料,我整理好了。”
“嗯,放著吧。”張澤謙頭也沒抬,目光仍落在調研行程上,隻抬手虛指了指桌角的位置。
徐海峰沒多停留,雙手貼在褲縫邊輕輕欠了欠身:“書記,那您忙,我就在外間辦公室,有事您隨時叫我。”
見張澤謙擺了擺手,徐海峰便輕手輕腳地退出去,關門時特意控製了力度,隻聽“哢嗒”一聲輕響,辦公室又恢複了安靜。
張澤謙這才放下鋼筆,伸手拿起那份文件袋。
封麵是組織部統一的淺藍色,右上角貼著“內部資料”的標簽,翻開第一頁,申強的一寸證件照赫然在目——背頭。
麵容清瘦,眼神銳利,穿著深灰色西裝,領帶打得規整,透著股常年在體製內打磨出的幹練。
張澤謙指尖順著履曆往下劃,越看,眉頭擰得越緊,連呼吸都不自覺放輕了些。
資料上寫得清清楚楚:申強,47歲,副廳級七年整。
這七年裏,他從安平市委常委、副市長,到市委組織部長,再轉任民政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最後到商州市委副書記,崗位換了四個,級別卻始終卡在副廳,一步沒動。
可往前翻,這人的仕途簡直是“火箭速度”。
22歲大學畢業進延江市委辦,轉正就定副科,緊接著下基層任副鄉長。
25歲挑大梁當鄉黨委書記,28歲直接提副縣長。
32歲調去團市委,先任副書記,一年後就扶正。
在團委幹滿兩年,下到縣裏任縣長,兩年後升縣委書記,剛滿40歲就跨市任安平市委常委,踏入副廳級序列。
更紮眼的是附在履曆後的榮譽欄:全省優秀縣委書記、全省優秀公務員、帶領的縣連續三年入選“全省十強縣區)”。
甚至還有一份十年前省委組織部印發的《關於表彰優秀年輕幹部的決定》,申強的名字排在前列,備注裏寫著“重點培養對象”。
“嘖。”張澤謙忍不住低歎一聲,指尖在“40歲副廳”和“47歲仍副廳”的字樣上反複摩挲。
按這個履曆,申強本該是省委後備幹部裏的“尖子生”,正常晉升的話,45歲前至少能到正廳。
擔任市長或市委書記都不算意外,可他偏偏在副廳級崗位上卡了七年,還接連換了四個崗位,每個崗位都不算核心要職。
這太反常了,是得罪了人?
還是在某個崗位上出了差錯?
張澤謙往後翻了翻,資料裏沒提任何處分或通報,最近一次組織考察評語還寫著“政治堅定,作風紮實,群眾基礎好”。
張澤謙手指敲了敲桌麵,目光落在“延江市委辦”幾個字上,自己剛上任時,便已經去了延江一趟,所以便特意把延江從調研名單裏劃掉。
就是想先摸清其他區域的情況,沒成想申強的仕途起點偏偏在延江。
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資料上投下一道細長的陰影,正好蓋住申強的照片。
張澤謙合上文件夾,指尖按在封麵的“申強”二字上,眼底的疑惑更深了。
明天去商州調研,倒要見見這位“七年副廳”的副書記,看看他申強到底是真平庸,還是藏著別的故事。
畢竟這也是李佳陽跟自己提過一嘴,張澤謙心裏清楚妻子不是那種拎不清的人。
隻怕這裏麵必然是有很大蹊蹺的。
隻不過張澤謙現在想不清楚,妻子李佳陽為何會提起這麽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