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餉從何來
字數:5522 加入書籤
眾人聞聲望去,卻隻見開口之人正是吳華之,此刻他麵色潮紅,儼然已經有了酒意。古小辰等人也是意外吳華之的舉動,相鄰的方師爺伸手拉了拉吳華之衣袖,示意其不要衝動,反觀吳華之卻是絲毫不以為意,竟晃晃悠悠地站起身來,可還不待其再次開口,卻是被領辯熊柳甲打斷!
“放……”熊柳甲剛欲嗬斥吳華之放肆,但僅說出一個‘放’字便被古小辰冰冷的目光打斷,如今他對古小辰的懼怕已然浸入骨髓,熊柳甲反應極快,忙改口道:“放心大膽地暢所欲言,還請吳兄上前,直抒己見!”
吳華之緩緩走到一眾文士中間,橫眉冷對李子木,“李兄,你可知我靖國如今連年災荒,百姓早已苦不堪言,你如今提議再增賦稅,你可曾考慮過百姓的死活?”
李子木對吳華之的反駁倒並未如何憤怒,望向後者的目光滿是輕蔑,吳華之這般窮書生對於出身世家的李子木來說猶如螻蟻,二者如此懸殊的身份差距本無對話的機會,但熊柳甲既然讓吳華之參辯,李子木便認為前者也僅是找了個廢材以做襯托之用,無需介懷,隻聽李子木緩緩開口道:“我且問這位仁兄,國將不國,何以為家?如今國家有難,若所有人都考慮個人一己私利,待國破之時,家又在何處?”
麵對李子木的犀利反問,吳華之麵露冷笑,“家國天下,江山社稷,社稷的本身便是百姓,護百姓平安本就是一國朝廷之本職,倘若朝廷無法護佑百姓安居樂業,且一有外敵來犯便隻知施壓於百姓,那這般朝廷還要他何用?!”
吳華之此言猶如一記威力極強的技法,使得全場瞬間炸裂開來!
當世崇尚禮數,吳華之所言可謂大不敬!
“你……你膽大妄為!你竟敢藐視朝廷!”李子木也是被吳華之此言所撼,望向後者驚怒道。
反觀吳華之表情依舊輕蔑,“華之寧願直言至死,也不做你這般卑劣之徒!”
吳華之雖不如古小辰那般言語犀利,但畢竟自小飽讀詩書,不敢說傲視文海,但麵辯李子木這般徒有虛名之輩還是綽綽有餘!
李子木被吳華之嗆得一時無力反擊,反觀在場之人也是麵色各異,參辯文士皆是對吳華之冷眼怒視,而反觀無數百姓卻是望著吳華之,臉龐之上十分敬佩!
巧娘和田伯有等人擔心吳華之惹出大禍,皆是目光擔憂地望向古小辰,而古小辰卻是不慌不忙地飲了口杯中佳釀,麵色微笑地看向吳華之,豪氣幹雲道:“不虧是我古小辰知己,這般大丈夫行徑,當愧煞天下酸腐儒生!”
見古小辰不僅不擔心,卻還稱讚其吳華之的舉動,眾人甚是無奈,隻見巧娘對古小辰擔憂道:“吳公子再這般直言下去,恐惹眾怒,到時朝廷定會降罪於他!”
望向巧娘,古小辰微微一笑:“季家的女兒什麽世麵沒見過?無需擔心,況且皇上寬仁,豈能因為國直諫,便降罪忠義之士?”
巧娘無奈,目光看向不遠處九公主,後者倒是與秦離花有說有笑,並未因吳華之的言語有所介懷。
在場眾人之中最為難的當屬熊柳甲,身為聖辯大會的領辯,會上發生何事他都逃不了幹係,如今吳華之言辭如此大膽,他倒不在乎李子木等一眾文士作何所想,但卻恐將朝廷惹怒,可礙於吳華之與古小辰的關係,他又不敢出言對其製止,直叫熊柳甲心中好生為難……
木台之上,隻見又是一矮小中年文人站起身來,此人名為蘇秋雨,田伯有認得此人,這蘇秋雨乃是禮部尚書蘇天河的親侄子,而這蘇天河此刻也在現場,正是坐在九公主一側的幾位重臣之一!
古小辰抬眼望去,隻見蘇天河是一六旬老者,慈眉善目,正和一旁他人攀談,絲毫沒有在意不遠處的蘇秋雨。
收回目光,古小辰再向蘇秋雨望去,隻見後者對熊柳甲和九公主等人微微欠身,隨即對吳華之微笑道:“這位仁兄心係百姓,當屬大義,可李兄獻策實為無奈之舉,國家是我們所有人的國家,所謂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不知這位仁兄可有兩全之策?”
畫風一轉,蘇秋雨雲淡風輕之間便將問題再次拋給吳華之。
古小辰望著蘇秋雨,心想後者不愧是出身於官宦之家,確實比李子木要高明得多,一番話不僅奉承了朝廷,卻又不會得罪天下百姓。
吳華之被蘇秋雨如此一問,卻是有些啞火,隻見其麵色略顯尷尬道:“在下……也無良策……”
一時間,木台上噓聲四起,熊柳甲剛欲打個圓場,卻隻見李子木對吳華之輕蔑道:“坐井觀天之輩,滿口仁義道德,國之興亡豈是你想的這般簡單!”
另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也是對吳華之嗬斥道:“黃口豎子!不知為君者的難處,治理國家無時無刻不在權衡利弊,做出取舍,如你這般擾亂民心之輩,其罪當誅!”老者雖須發皆白,老態龍鍾,但罵起吳華之卻是底氣十足。
頃刻間,吳華之成了眾矢之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望著剛剛嗬斥吳華之的老者,古小辰對田伯有問道:“這老頭是誰?”
田伯有搖了搖頭,也不甚了解……
一旁方師爺開口說道:“若我所料不錯,此人便是靖國文壇巨擘孔夫全,孔老了……”
聞聽方師爺所言,田伯有一臉震驚,“這老者竟是孔老?”
方師爺點了點頭,“如今和孔老同輩名仕多已不再露麵,唯有他這般名望才會經常被邀出席一些場合。”
古小辰也是聽過孔夫全的名字,此人出名及早,雖有功名在身,但卻無心仕途,可即便無官職在身,但卻是連萬青龍之輩都曾登門請教。其筆下多部著作名揚天下,古小辰也曾讀過,對於孔夫全的文采古小辰倒是認同,但卻認為此人思想過於迂腐,上限已至,其書籍字裏行間皆體現出他難以突破心中瓶頸的燥亂之意。
木台之上,被群起而攻之的吳華之已然酒醒,麵對一眾虎狼之詞,吳華之實難招架……
古小辰自然不會任由吳華之被一眾腐儒所欺,隻見他起身對一眾文士高聲喝到:“諸位稍安勿躁,且聽我一言!”
全場安靜下來,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皆匯聚在古小辰身上,隻見後者麵帶笑容,緩緩邁步向前,直至吳華之身邊止步。
吳華之生性軟弱,此前借著酒意一舒心中憤慨,此刻卻是力不能敵,被一眾文士的舌槍唇劍弄得很是狼狽。如今見古小辰出現,吳華之像是如臨大赦,望著前者的目光中盡是感激……
孔夫全瞥了一眼古小辰,冷聲道:“晚生,我們在此文辯以論救國之策,可不是誰武功高就說的算的!”
“孔老說的對,莫要以為武力可使我等屈服!”
“沒錯!黃口小兒,你休要小看我等!”
“……”
眾文士隨聲附和,此前古小辰搶了眾人風頭,使得他們早已懷恨在心,言語之間絲毫不留情麵,一時之間,古小辰代替吳華之成為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伴隨著聲聲討伐,古小辰麵帶微笑環顧四周,心中暗道:“你們這幫腐儒盡情罵,看爺爺我怎麽收拾你們!”
望著古小辰臉龐上的微笑,熊柳甲則是在一旁悶不吭聲,同時心中暗罵一眾文士蠢貨,竟當古小辰是空有武力的匹夫,想以言語殺其銳氣,別人不知道,古小辰的雄辯之力熊柳甲可是親自見識過的!
隻見古小辰對眾人笑道:“眾位多慮了,在下豈敢在眾位前輩麵前造次?隻是晚輩心中卻有想法,還望眾位文壇前輩多多指點!”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古小辰對眾人這般笑臉恭奉,眾人也隻好罷言止聲。
“你有何想法便說吧!”孔夫全對古小辰說道,語氣依舊那般冷冽。
望著目中無人的孔夫全,古小辰心中暗罵:“你個老匹夫!爺爺自然要說!”心中雖這般想著,但古小辰卻是對孔夫全微微欠身,顯得十分恭敬,隨即開口說道:“在下認為李兄說的十分有道理,提升我國軍力的根本便是增加軍餉!”
聽古小辰此言,李子木一愣,前者和吳華之是好友,他豈能不知?方才二人還在推杯換盞,此時竟是站在了自己這一邊,卻是讓李子木有些意外。
見古小辰認同李子木的說法,宛如麵露不悅,對巧娘道:“古小辰怎麽幫著外人?”
巧娘自然是知道古小辰的為人,幫不幫誰先且不說,古小辰絕不會同意李子木增加賦稅的說法!
不待巧娘言語,卻見一旁田伯有低聲對二人說道:“別急,小辰憋著壞呢,每次他都這個表情。”
聞言,巧娘嫣然一笑,方師爺則是在一旁把玩著頷下胡須微笑不語,宛如見眾人如此,也隻好望向古小辰,看其接下來有何打算……
隻見古小辰接著說道:“不過吳兄所言也有道理,我國連年災荒,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哪有能力再多納稅銀?”
李子木眉頭一皺,對古小辰冷聲道:“你倒是兩邊都不得罪!”
“李兄莫急,且聽在下說完。”古小辰對李子木道。
又看向蘇秋雨,古小辰說道:“就如蘇兄所言,我們需要一兩全之策!”
蘇秋雨心思縝密,微笑著望向古小辰,其表麵上雖雲淡風輕,但心中卻是有些打鼓……此前還覺得古小辰隻身退金的傳聞有些誇大,但親眼見過古小辰降服地龍之後,其表現出的沉著冷靜絕非一般有勇無謀之輩!蘇秋雨隻覺得麵前這少年笑裏藏刀,絕不那麽簡單!
蘇秋雨並未言語,李子木卻是不耐煩道:“天上明月尚有陰晴圓缺,天下諸事又哪有那般圓滿?!”
古小辰微微一笑:“在下不才,心中有一兩全之計!”
李子木眉頭一挑,“你有計?那就願聞其詳了。”
古小辰目光環視眾人,緩緩說道:“軍餉定然要增,既然百姓無力承擔,我們隻需找到有錢之人,讓他們出資增餉即可!”
聽古小辰此言,蘇秋雨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而熊柳甲望著古小辰,也是覺得後脊發涼。
“何人有錢?”李子木問道。
古小辰嘴角一挑,雙手一攤,望向眾人說道:“在座諸位有錢!”
喜歡赤鬆遊請大家收藏:()赤鬆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