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東軍造飯
字數:4122 加入書籤
夜幕降臨,加拉太王宮燈火通明。小盧西烏斯和小克勞狄烏斯進入內城後,走到王宮門口,二人又將其中的七百人留在王宮外,僅僅率領一個百人隊進入王宮。
這麽做顯示的是對加拉太王室的尊重,同時也是所有王國共同遵守的規矩。
進了王宮,距離王宮宴會廳還有一段距離。此處算是安卡拉最高的地方,二人站在王宮露台上,俯瞰著大半個安卡拉。
“雖然說加拉太人是一群野蠻人,但是誠如閣下所說,野蠻人也不都是傻瓜。”小克勞狄烏斯指著外麵說道,“這裏地勢高,又有水,就算外城被攻破了,內城也能防守相當長一段時間。那邊,你看到沒,應該就是阿貝金納愛而不得的那個東部加拉太大酋長布羅吉塔魯斯的駐地了吧?”
小盧西烏斯沒有說話,雙手抱胸,倚靠在王宮外柱廊的石柱上,注視著小克勞狄烏斯指著的方向。那裏確實是布羅吉塔魯斯率領的六千人所駐紮的營地。
加拉太王宮建築受到希臘文化的巨大影響,多用拱形結構和粗壯石柱撐起屋頂。又在外側多作一道回廊,同樣用石柱或木柱撐起,叫做柱廊。
半個小時前,小盧西烏斯兩個人就已經到達的王宮外麵。他倆命令士兵朝外圍成一個圈,兩個人在裏麵換了衣服。
小盧西烏斯出門去見伊瑟拉的時候弄了一身凱爾特人的衣服,為的是掩人耳目。
凱爾特人與羅馬人著裝中最大的不同是,羅馬人“光著屁股”跑,凱爾特人則是穿褲子的。文明的羅馬人認為未開化的野人才穿褲子,這不僅包括凱爾特人也包括日耳曼人。
小盧西烏斯特意弄了一個肥大的凱爾特褲子穿在托迦裏,褲子裏麵本來穿的是羅馬的皮質短褲。這種皮短褲是羅馬人在進行勞作或作戰的時候單獨穿著的。可小盧西烏斯穿上不到二十分鍾,感覺自己的腰部和腰部以下像是著了火,此時是夏季,實在是悶熱難當,無奈隻能脫下,然後敞穿凱爾特長褲,此時還沒有發明內褲。他上半身穿的則是無袖丘尼克。這麽做主要是為了方便一會作戰。
小克勞狄烏斯內裏穿的是羅馬人的傳統服裝是“丘尼克”。丘尼克通常由兩塊方形羊毛布料在肩頭連接而成。小克勞狄烏斯的丘尼克上還綁著一條紫色寬帶。紫色寬帶意味著高貴和帥氣。
“你這不行!”小盧西烏斯說,“還是得有鎧甲防身。”說罷讓人拿來皮甲,給小克勞狄烏斯穿在托迦裏麵。
“你不穿這種小皮甲嗎?”
“不用了,一會怕不方便作戰。”
“你怎麽還弄了這麽個疙瘩?”小克勞狄烏斯看到小盧西烏斯把一個拳頭大的鐵疙瘩藏在袖子裏急忙問道,“幹什麽用的?”
“防身。”
“也給我一個。”
“你不會用。”小盧西烏斯說著遞給小克勞狄烏斯一把羅馬短劍,“你用這個。”
“我放哪啊?”
小盧西烏斯笑了笑說:“這是皮帶,正好穿過劍鞘外麵的皮環,你把它們綁在自己的大腿上。”
“太好了!”
“不對!”小盧西烏斯看到小克勞狄烏斯笨手笨腳的往自己的大腿上綁短劍急忙說道,“你劍柄朝下。這有個皮帶扣,正好能攔住短劍護手使短劍不掉下來。你劍柄朝上綁在大腿上,沒有辦法拔劍,難不成都動手了,你先脫衣服嗎?”
“對,對對,朝下,該朝下!”
然而,剛換上小皮甲沒多大一會,小克勞狄烏斯說什麽也受不了了。畢竟皮甲外麵穿著丘尼克,最外麵是羅馬托迦長袍。在夏天的安納托利亞高原,這個穿法如同蒸籠。
小盧西烏斯給小克勞狄烏斯弄了兩個大大的護心鏡,其實是兩個大鐵片,用兩個斜挎帶從肩頭勒過,護住前胸和後心。不管怎麽說,小克勞狄烏斯畢竟是自己的小娘舅,如果死了、殘了,自己沒辦法和養母克勞狄婭交代,也沒辦法和養父盧庫魯斯交代。
兩個人知道宴會即將開始,但是為了觀察地形,還是故意走得非常慢。
便是此時,小盧西烏斯突然給小克勞狄烏斯指出東加拉太酋長布羅吉塔魯斯酋長衛隊駐紮之地。
小盧西烏斯背靠著石柱,看著遠處的東加拉太營地冷笑不止。
“怎麽了?”小克勞狄烏斯問。
小盧西烏斯陡然收回了冷笑,伸出手來,指著說道:“你看到沒有?那裏竟然隱隱約約有炊煙,對不對?”
小克勞狄烏斯抻長脖子,看了半天,卻什麽都沒看出來。“炊煙?我怎麽看不到,天都已經黑了,你是怎麽看出來的?”
“你仔細看。”小盧西烏斯耐心解釋,“那駐地為了安全是點了火把和火盆的。你仔細看,那光亮是不是一直在抖動,而且忽明忽暗的不是單個火把火盆,而是附近的幾個火點一起明,一起暗?”
小克勞狄烏斯眯縫著眼睛仔細看,然後緩緩點頭說道:“沒錯,確實是這樣,怎麽了?”
“這說明,他們在做飯!做飯升起的煙塵和蒸汽,一股一股的,掩蓋了光亮,這才導致一片片的明暗交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加拉太凱爾特人的食物雖說很多樣,有肉類,主要是豬肉和牛肉,也有禽類和野味,貴族尤其喜歡吃烤肉,同時也食用果蔬。
但是作為平民的凱爾特人主要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主要食用穀物是加拉太平民不得已的選擇。
加拉太人主要種植大麥、小麥、黑麥和燕麥,將其製成麵包和粥來食用。小麥磨成麵粉做成麵包是加拉太人的主食,大麥和燕麥煮成粥來食用。
加拉太凱爾特人進入農耕社會是必然選擇,但是農耕對整個人類社會來說並不全是好事。
農耕需要人彎腰、躬身去栽培農作物,這不符合人體力學原理畢竟人是直立動物,同時由於進入農耕導致人的營養不良,因為食物太過單一。不能如同采集漁獵時能夠使人吃到多種多樣的食物從而維持身體健康。
為了不至於因營養不良而影響種群繁衍,加拉太平民的主食麵包不得不做得口感較硬。這樣的麵包當中會盡量保證有不低於百分之九的蛋白質含量。再低將會導致人體因為攝入不到足夠的蛋白質而死亡。
所以,食用稻米的族群一般有吃魚的習慣,因為大米中蛋白質含量隻有百分之四,吃魚是為了補充蛋白質,同時魚也能在稻田中生存,主要是青草鰱鱅四魚,也有泥鰍和黃鱔。
加拉太小麥多為高筋小麥,使用天然酵母低溫發酵,麵團的酸度增加,導致麵包冷卻後較硬。為了能夠長時間保存,他們烘焙麵包的時候故意使用高溫烘焙,使麵包表麵迅速形成硬殼,內部水分蒸發,從而增加硬度。
加拉太人缺少鋼材,煉鐵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吃麵包的時候一般不會如同後世的德意誌、法蘭西和比利時等國平民百姓使用鋼材製造的麵包切片機,而是配以熱粥或水。將麵包放入熱粥或水中浸泡,麵包軟下去後就可以食用了。
這個道理和中國西域地區食用的較硬的“饢”時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倚靠水來使主食變軟後方便咀嚼。
小盧西烏斯說:“他們要吃麵包,燒了水煮粥,也許還有人做了野菜湯。不過,這群家夥處理不好灶台,蒸汽和煙塵一起飄到了空中。今天雖然是半月但仍是月明星稀。所以,我們看的時候會發現一大片亮光忽明忽暗。”
小克勞狄烏斯皺著眉頭問道:“這個不用你說我也知道。我隻是想問你,怎麽了?他們煮粥,還喝野菜湯,怎麽了?是……不好吃?”
喜歡羅馬暴君:我用京觀堆出個帝國請大家收藏:()羅馬暴君:我用京觀堆出個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