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密約來龍

字數:3879   加入書籤

A+A-


    密約的事對於小盧西烏斯來說非常重要,這關係到西班牙塞多留戰爭的成敗,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小盧西烏斯將會在西班牙采取的政策,事先定下的策略是否需要調整。
    密約其實有很多份,但種類卻有兩種:
    一種是昆圖斯·塞多留和西班牙各部落之間簽訂的密約,由於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部落眾多,所以密約也就不隻一份。另
    一種則是昆圖斯·塞多留轉交給羅馬元老院的密約,這份密約詳細記錄了雙方和談的內容。
    外高盧和奇裏乞亞總督盧西烏斯·李錫尼烏斯·盧庫魯斯·普雷斯坦,出生於公元前一百一十七年,二十五歲步入政壇,二十九歲追隨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蘇拉,也就是羅馬曆史上著名的獨裁官。到公元前七十二年,盧庫魯斯·普雷斯坦閣下已經在政壇摸爬滾打了整整二十年。在元老院、軍隊和地方很有些人脈,到處都是朋友。
    就在小盧西烏斯去了圖盧茲後第七天,元老院的一位資深元老“科塔”向盧庫魯斯透露了“塞爾托裏烏斯密約”的事。
    這位資深元老科塔的全名是盧基烏斯·奧雷利烏斯·科塔,他是那個已經死去的曾經在卡爾西頓城遭遇慘敗的前執政官蓋尤斯·奧雷利烏斯·科塔的兄弟。
    他們都是奧雷利婭女士的兄弟,或者說是堂兄弟。因為,奧雷利婭的母親曾經嫁給了一位科塔,生下了奧雷利婭,也就是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的母親,後來那位科塔不幸去世了。於是,凱撒的外婆就改嫁給了她死去丈夫的弟弟。也就是說,這位科塔娶了自己的大嫂。然後兩個人就生下了蓋尤斯、盧基烏斯和馬爾庫斯科塔三兄弟。
    盧庫魯斯家和科塔一家的關係非常好。老盧庫魯斯,也就是盧庫魯斯·普雷斯坦的父親就認是科塔等人的父親。兩家算是世交。
    科塔家就像後世日本戰國時代的真田家一樣,兩麵下注。他們不僅在蘇拉派這邊吃得開,在馬略和秦納派那邊也吃得開。不僅如此,奧雷利婭也就是凱撒的母親和羅馬的維斯塔女神教團關係匪淺。科塔家吃三頭。
    當年,凱撒得罪蘇拉,不得不逃亡,正是由於凱撒的母親奧雷利婭找了維斯塔女祭司幫忙,又有蓋尤斯·科塔說情這才讓凱撒幸免於難。
    由於關係非常好,科塔在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爭當中獲得了東方羅馬軍的部分指揮權,得權不當,盧庫魯斯沒有追究,後來科塔兩次打了大敗仗,作為總督和軍隊指揮官的盧庫魯斯還是沒有追究。
    盧庫魯斯非常的會做人,這個事就算是追究了又能如何,能讓時間倒流嗎?不能。所以,不追究反而是一份人情,更好。
    盧庫魯斯在給元老院的戰報當中根本就沒有要求元老院懲治蓋尤斯·科塔的內容,一個字也沒有。如果元老院要懲治蓋尤斯,盧庫魯斯也一定會把科塔保下來的。畢竟蓋尤斯·科塔再怎麽笨,也是和盧庫魯斯一起“扛過槍”的過命的兄弟,十幾年的情誼,嘴上罵得再狠,行動上也不會動一根手指頭的。
    其實盧庫魯斯早就認識凱撒,隻是自己的養子在卡爾西頓戰役之後興衝衝地介紹凱撒,盧庫魯斯不想掃了養子的興致。而且,這也讓盧庫魯斯感覺饒有興趣,感覺福爾圖娜確實存在,自己認識的人之間竟然惺惺相惜,更加感慨世界竟然如此之小,緣分如此奇妙。當然,如果盧庫魯斯懂得“緣分”一詞含義的話,他一定會這麽認為的。
    正因如此之種種,當小盧西烏斯·李錫尼烏斯·盧庫魯斯去了圖盧茲之後,盧基烏斯·科塔偶然了解到西班牙和羅馬之間竟然還有密約,便立刻告知盧庫魯斯·普雷斯坦。
    盧基烏斯·科塔的消息來源非常可靠,是從昆圖斯·梅特魯斯·庇護這裏得到的。梅特魯斯·庇護是龐培的人,昆圖斯·塞多留把密約給了龐培,龐培給了梅特魯斯·庇護,梅特魯斯把密約呈遞給元老院。資深元老科塔自然就看到了。
    盧庫魯斯的妻子克勞狄婭夫人出身克勞狄家族,人脈廣泛。但即便如此,盧庫魯斯還是用了整整三天方才搞清楚了塞爾托裏烏斯送到羅馬元老院的議和的密約的真實內容。兩邊印證,方得真實。
    盧庫魯斯的家書當中說了密約的事,整個過程是這樣的。蓋尤斯·奧雷利烏斯·科塔估計是因為卡爾西頓戰役失敗給他造成了心理陰影,特別是堅守內城的日子時刻麵臨死亡的威脅,當時沒事,可後來回了羅馬,腦袋中的那根弦放鬆了下來後,產生了後怕的作用,生生地給嚇死了。據說他死前一個月高燒不退,一開始還能說胡話,後來就渾身哆嗦,打擺子打得如同一隻忙碌的蜜蜂。人走的時候一句話也沒留下來。
    蓋尤斯雖然人沒了,但是盧庫魯斯答應下來的事是一定要辦的。恰好此時,凱撒通過選舉當上了軍事保民官。
    在羅馬軍事體係中,通常一個軍團有六個軍事保民官,有選舉產生的也有上級任命的,但通過選舉產生的在羅馬民眾當中具有極高的威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盧庫魯斯積極運作,成功兌現了向已故的“老戰友”科塔做出的承諾,把軍事保民官凱撒送去圖盧茲。畢竟,凱撒是在羅馬的選舉中當選的,理應留在羅馬,這裏有四個軍團。
    如果不是盧庫魯斯出麵,凱撒得一直在羅馬,不會被外派。凱撒去圖盧茲的名義當然是傳達元老院命令,實則是讓凱撒獲得一些軍功,為以後升官做準備。
    就這樣,盧庫魯斯就趁著這個機會讓凱撒幫忙送家書。
    在家書當中,盧庫魯斯詳細地闡述了“塞爾托裏烏斯密約”的內容。並且在家書中說,昆圖斯·塞多留在西班牙經營了十幾年,就算是在馬略黨瓦解後,他經營西班牙也有九年了。
    這麽多年,塞爾托裏烏斯數次擊敗羅馬軍團,但西班牙的體量畢竟遠不如羅馬,在戰略上如果沒有其他省份或外國的配合,西班牙的失敗是注定了的。
    戰略的力量就在於此,即便塞爾托裏烏斯打贏了所有的戰役,可最終仍然會輸掉戰爭。塞爾托裏烏斯當然明白這一點,所以要和羅馬議和。畢竟,他不是真的要滅亡羅馬,他和漢尼拔、朱古達、米特拉達梯六世等人的目的完全不同。
    羅馬元老院作為羅馬鷹派和西班牙的羅馬橄欖枝派的分歧是派係紛爭,是羅馬內部矛盾,完全具有妥協的可能,沒有必要你死我活。
    盧庫魯斯還說,現在羅馬有一名奴隸叫做“斯巴達克斯”,率領奴隸造反,去年在維蘇威火山附近擊敗了羅馬軍團的三千士兵,秋天的時候打敗了大法官普布利烏斯·瓦裏尼烏斯的軍隊,前幾天消息傳回來說瓦裏尼烏斯又被打敗了。現在斯巴達克斯做大了,正在向著羅馬進軍。如果,這場戰爭肆虐整個意大利半島,導致羅馬麵臨財政崩潰和社會危機的話,元老院確實很有可能和西班牙講和。
    小盧西烏斯一個人看完了家書,對密約的事憂心忡忡。他不知道自己這樣一隻蝴蝶是否產生了重大影響,導致西班牙的塞多留戰爭會出現同曆史上不一樣的結局。
    正因為知道有密約這檔子事,當伊比利亞的埃德塔尼亞部落大酋長之子歐多克斯大喊著“密約”的時候,小盧西烏斯立刻就放過了卡雷提奧斯父子,並且想要了解更多密約的內容。
    特別是想要知道,伊比利亞各部落和塞爾托裏烏斯的密約內容,更想要做一個比較,看看部落密約與議和密約之間有什麽不同。
    ——————————
    注釋:曆史上確實是有這樣的密約的,一方麵是塞爾托裏烏斯和伊比利亞酋長們的密約。另一方麵則是西班牙的“新羅馬”和羅馬議和的密約。隻是最後塞多留被刺殺,議和沒有成功。
    喜歡羅馬暴君:我用京觀堆出個帝國請大家收藏:()羅馬暴君:我用京觀堆出個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