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真假千金文裏假千金的炮灰堂妹九)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A+A-


    此次府試,鄭秀蘭和蘇棠與父子三人一同前往府城。
    交了十文錢的進城費後,五人踏入府城,隨即找房牙子租了一套小院住下。
    這附近住著不少前來考試的學子,平日裏,這條巷子靜謐無聲,毫無嘈雜喧鬧之音。
    五人放下行李,簡單整理好小院,田誌恒便帶著妻女與兩個兒子到街邊隨意吃了頓飯。
    之後,他們先購置了一些紙硯,又挑選了幾本未曾讀過的書籍。
    接著,前往市集買了些豬肉和蔬菜,在米鋪買了兩鬥大米,還打了一小壇子菜油。
    三日後,田誌恒父子三人帶上備好的吃食,一同前往考場。
    待所有考生檢查完畢進入考場,衙役便關上大門。
    這一封閉,便是三天兩夜。
    再次開門時,大門外早已站滿了前來迎接自家考生的人,他們都迫切想提前知曉自家兒子或孫子此次考試的情況,以及對通過考試是否有把握。
    鄭秀蘭帶著蘇棠站在石獅子旁,翹首等待田家父子考完府試出來。
    蘇棠心裏也有些惴惴不安,她瞧見娘親的手一直緊攥著衣角,還踮起腳,目不轉睛地朝著考場大門張望。
    沒過多久,考場大門緩緩開啟,考生們陸續走出。
    他們神情各異,有的滿臉喜氣,有的低頭唉聲歎氣,還有個別兩人眼神迷茫,渾渾噩噩地邁出考場。
    田家父子三人在人走得差不多時才現身,手裏各自提著一個籃子。
    鄭秀蘭拉著蘇棠快步走到他們跟前,五人找了個較為陰涼的牆根,稍作交談後,便興致勃勃地去市裏采購食材。
    看到有賣羊肉的,還割了二斤羊肉。
    又過了兩日,到了院試放榜的日子。
    他們一大早就趕到放榜處,在榜單上尋覓許久,先是在末尾找到了蘇棠兩個哥哥的名次,大哥排名二十九,二哥排名二十四。
    這次田誌恒發揮出色,此次考題恰好是他所擅長的,取得了第十三名的好成績。
    接下來,隻要父子三人通過院試,獲得秀才功名,在這十裏八村也算是出人頭地了,在村裏便能挺直腰杆,家門也將因此改換門楣。
    蘇棠在府城的這段日子,逛了逛當地的錦繡坊。
    這家坊鋪收購一些繡工不錯的繡品。
    蘇棠拿出自己和鄭秀蘭閑暇時繡的十個帕子、六個香囊以及三個錢袋子,總共賣了一百五十八個銅板。鄭秀蘭算了算,除去購買布料和繡線的本錢,大約能賺八十個銅板。
    鄭秀蘭給了蘇棠三十個銅板,加上她手頭明麵上剩下的一百二十個銅板,蘇棠先是在錦繡坊花一百個銅板買了一袋子碎布頭,又花五十個銅板購置了幾捆質量上乘、顏色鮮豔的繡線。
    蘇棠與鄭秀蘭回到租的小院,她拿了幾捆菜,坐在廊下仔細挑揀幹淨,又去水缸打了一盆水洗淨,送到廚房。
    鄭秀蘭接過蘇棠遞來的菜,拿起菜刀切成小段,倒入鐵鍋中翻炒起來。
    忙活不到半個時辰,蘇棠和鄭秀蘭便將做好的菜端上桌,隨後去喊父子三人吃飯。
    時光荏苒,田家父子三人順利完成院試。
    蘇棠繡完手中的團扇,打算去錦繡坊售賣這半個月完成的繡品。
    此時,院試結果也揭曉了,田誌恒如願通過院試,獲得秀才功名。
    大哥也成功考過此次院試,不過是倒數第一。
    二哥此次落榜,但他並未氣餒,畢竟才十五歲,想著等三年後的科舉考試,再來參加院試也不遲。
    蘇棠在回上林村前賣掉手中繡品,隨後與田家四人乘坐牛車返回村子。
    村長見田家五人歸來,立刻點燃爆竹,還有幾人吹起了嗩呐。
    田誌恒父子三人頭一回見到這般場麵,都有些不好意思。
    村長和族裏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熱情地招呼蘇棠一家進村。
    最後還開啟祠堂,田誌恒父子三人進去上了香。
    村長表示明日要在村裏擺上幾桌,慶祝上林村出了兩個秀才、一個童生,好讓十裏八村的人都羨慕羨慕。
    田誌恒推辭不過,從懷中掏出錢袋子,取出六兩銀子,作為買酒菜的費用。
    村長順勢接過,接著又提及免稅田的事宜。
    田誌恒告訴村長,他和大兒子田懷遠各拿出三十畝地的免稅田名額,這六十畝免稅田名額就交由村長做主分配,他不再過問。
    村長也表示,不會白占田誌恒父子二人的便宜,使用名額的人家會給予一些好處費。
    田誌恒又與村長聊了幾句,便帶著妻兒和蘇棠回了家。
    田枝枝見大伯歸來,還考上了秀才,便將自己從伯府帶回的書,各謄抄三份,送給田誌恒父子三人作為賀禮。
    田老娘在一旁高興得直抹眼淚,嘴裏不住念叨:“多謝祖先保佑,讓家裏一下子出了兩個秀才。”
    田有財以及生活在鎮上的田有糧、田有銀,當天下午回到田家老宅,拐彎抹角地打聽免稅田名額的事。
    結果被田老娘拿著掃把統統攆了出去。
    他們本還想鬧事,卻被村長威脅,說再鬧就將他們趕出上林村,從田家族譜上除名,嚇得他們當晚便各自回了家,不敢再吭聲。
    忙完這一切,田誌恒和兩個兒子帶著土豆以及那套玻璃杯前往縣衙。
    田誌恒父子三人與縣丞大人相談甚歡,縣丞聽聞土豆能畝產千斤,十分驚訝,決定先種一畝地的土豆試試,等收獲時再寫奏折上報朝廷。
    又過了半年,距離縣丞上報朝廷已過去一個多月。
    縣丞因那套玻璃杯,在奏折裏對田誌恒不吝誇讚,稱其體恤民情,見百姓窮苦、邊關將士常缺軍糧,他在山上意外發現土豆,經自家田地試種,確認畝產可達千斤,便想著上報朝廷,還對皇帝說了些阿諛奉承的話。
    縣丞坐在縣衙後堂的椅子上,暗自思忖,算算日子這奏折也該到京都了,為何至今都沒消息呢?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際,忽聽衙稟報,說門外有從京都趕來的宣旨太監。
    喜歡快穿之炮灰路人甲目標壽終正寢請大家收藏:()快穿之炮灰路人甲目標壽終正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