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魔門退去?

字數:8148   加入書籤

A+A-


    晨光透過竹林縫隙,在莫瀟指尖的竹枝上流轉。
    他已在這片空地演練了三個時辰,腳下的青石地麵被竹枝劃出細密紋路,宛如劍譜上的脈絡。
    此前為葉雷創造劍法時的場景,仍清晰如昨——那夜燭火燃至天明,
    莫瀟將葉雷“破風劍”的靈動與《劍典》“殺字訣”的霸道拆解重組,
    又從寒露穀所學的百家劍理中擇取“銜接之術”,最終凝成一套全新劍法。
    彼時他在紙上落墨,筆尖先是勾勒“破風劍”中“流風穿雲”“疾雨落鋒”等基礎招式,而後在旁批注:
    “以‘殺字訣’之勁注入劍招轉折處,而非強行疊加,如溪流納奔雷,而非石阻洪水。”
    為讓葉雷更好駕馭,他還特意設計三式銜接招——“裂風斬”承上啟下,能在快劍中驟然爆發殺意;
    “碎雲刺”借勢發力,將靈動轉化為突襲;
    “斷浪訣”則可收尾防禦,兼顧攻守平衡。
    劍法成時,東方泛起魚肚白,莫瀟望著紙上“破風殺劍”四字,指尖拂過墨跡,心中了然:
    此劍與葉雷契合度,當在九成以上。
    三日後,葉雷在竹林接過劍譜,隻看開篇批注便雙目發亮。
    他按譜演練,起初還需刻意磨合,可當“流風穿雲”接“裂風斬”的瞬間,鐵劍竟自發嗡鳴,劍風裹著殺意掠過竹葉,將十步外的竹節齊根斬斷。
    葉雷驚得握劍的手微微顫抖——這套劍法仿佛為他量身打造,
    以往強行融合“殺字訣”時的滯澀感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行雲流水的順暢。
    看著莫瀟離去的背影,葉雷激動的眼眶發紅,最後深深一拜……
    半月後,葉雷隨巡邏隊行至太倉城外三十裏的官道,忽聞前方傳來百姓慘叫。他提劍疾奔,隻見十餘名倭寇正圍殺逃難的村民,地上已是屍橫遍野。
    “倭寇小兒,敢爾!” 葉雷怒喝一聲,鐵劍出鞘,“破風殺劍”中的“疾雨落鋒”瞬間展開,劍影如驟雨傾瀉而下。
    一名倭寇剛舉刀格擋,便被劍招中的殺意震得手臂發麻,不等他反應,葉雷手腕翻轉,
    “裂風斬”順勢而出,鐵劍寒光一閃,倭寇頭顱滾落塵埃。
    餘下倭寇見同伴慘死,蜂擁而上。葉雷卻不慌不忙,足尖點地避開偷襲,鐵劍化作“碎雲刺”,劍氣直指一名倭寇心口。
    那倭寇慌忙後退,卻被劍風帶倒,葉雷借勢踏住其胸膛,劍招再變“斷浪訣”,鐵劍橫掃,將另外兩名倭寇的兵器擊飛。
    不過半柱香時間,十餘名倭寇盡數伏誅。
    葉雷看著自己手中的鐵劍,眼中滿是激動之色,他這次都隻用了雲湧境的真氣!
    可見一本契合的劍法,在武道上對人的幫助有多大!
    幸存的村民跪地磕頭謝恩,葉雷望著滿地狼藉,鐵劍上的血珠滴落地麵,眼中感慨萬千——自練“破風殺劍”後,
    他不僅戰力大增,更能在快劍中保持清醒,再也不會被殺意衝昏頭腦。
    此事傳回抗倭營地,葉雷之名瞬間傳開。散修們圍在他身邊,看著他手中的鐵劍,眼中滿是羨慕。
    “葉雷兄,莫大俠為你創的劍法也太厲害了!”
    一名手持長劍的散修歎道,
    “我前幾日撿到半頁《劍典》殘篇,練了幾日隻覺得經脈脹痛,哪有你這般得心應手。”
    這話一出,不少散修紛紛附和,有人當即表示要將手中的《劍典》殘篇上交莫瀟,隻求換一套契合自身的功法。
    消息傳到莫瀟耳中時,他正在營帳內整理從寒露穀所得的劍譜。
    當年在寒露穀,劍仙李瑤光為讓他觸類旁通,
    時常在月下演武——有時是武當的“太極劍”,以柔克剛;
    有時是峨眉的“流雲劍”,輕靈飄逸;
    還有些早已失傳的江湖劍法,李瑤光也會拆解招式,講解其中奧義。三年下來,
    莫瀟腦中記下的劍法足有五十餘套,且能根據不同武者的體質、根基靈活調整。
    故而當散修們捧著《劍典》殘篇前來時,莫瀟總能迅速為他們匹配功法。對擅長剛猛劍法的散修,
    他便從記憶中擇取“崩山劍”的精要,融入其原有招式;
    對身法靈動的散修,便傳授“踏雪劍”的步法,補足其防禦短板。
    久而久之,營地中再無人執著於《劍典》,先前因《劍典》引發的風波,徹底煙消雲散。
    與此同時,數十裏外的潮皇溶洞內,卻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血腥氣。
    溶洞深處的石台上,數十顆百姓頭顱整齊排列,雙目圓睜,臉上還殘留著驚恐;
    旁邊的陶罐中浸泡著心髒與殘肢,暗紅色的血水順著罐口滴落,在地麵匯成蜿蜒的血河。
    蕭顯赤裸著上身,胸口那道被殘鋒所傷的傷口仍泛著黑紫色,魔氣在傷口周圍遊走,如同活物般啃噬著他的血肉。
    他緩步走到石台前,右手抬起——原本空蕩蕩的右臂袖管中,突然湧出一團漆黑的霧氣,霧氣凝聚成手臂的形狀,指甲尖銳如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柳生大人的‘血祭回潮術’,果然名不虛傳。”
    蕭顯冷笑一聲,聲音沙啞得如同破鑼,這幾日殘鋒那一刀斬入體內的魔氣讓他痛不欲生,縱使他引動體內大量的氣血也隻能壓製難以拔出。
    現在有了一勞永逸的解決之法,蕭顯早就迫不及待了!
    他先是抓起一顆頭顱,五指扣住天靈蓋,漆黑的邪氣順著指縫滲入頭顱。
    頭顱中的腦組織瞬間被邪氣攪碎,化作一縷縷暗紅色的精氣,順著蕭顯的手臂湧入體內。
    隨著精氣入體,蕭顯胸口的黑紫色傷口微微蠕動,邪氣與精氣相互交織,發出“滋滋”的聲響。
    他又拿起一顆心髒,掌心按在心髒上,催動潮皇宮邪功。
    那心髒驟然收縮,鮮血從血管中噴射而出,在空中凝成血珠,盡數被蕭顯吸入腹中。
    每吸入一份血肉精氣,他眼中的赤紅便深一分,空蕩蕩的右臂處,霧氣凝聚的手臂也愈發凝實。
    “啊——”
    蕭顯突然發出一聲嘶吼,體內的精氣與魔氣劇烈碰撞,胸口的傷口炸開,黑血飛濺。
    他卻毫不在意,反而伸手將炸開的傷口按住,強行將更多血肉精氣灌入其中。
    邪功運轉到極致時,石台上的頭顱、殘肢盡數化作精氣,圍繞著他形成一道血色漩渦。漩渦中,
    蕭顯的右臂逐漸成型——那是一條覆蓋著黑鱗的手臂,指甲泛著幽藍,關節處凸起尖刺,顯然已非人類肢體。
    當最後一縷精氣被吸收,蕭顯緩緩睜開雙眼,赤紅的瞳孔中沒有絲毫理智,隻有純粹的殺意。
    他抬手一揮,黑鱗手臂帶起狂風,
    “轟!!!”
    將旁邊的山體直接貫穿。
    “斷嶽境巔峰……”
    蕭顯感受著體內澎湃的力量,嘴角勾起一抹殘忍的笑容,
    “莫瀟、殘鋒、三宗掌門……你們都得死!太倉城,定要血流成河!”
    溶洞內的倭寇手下早已嚇得跪倒在地,頭也不敢抬。
    就連洞底水池中豢養的海獸,也蜷縮在水底,不敢發出絲毫聲響——蕭顯身上的邪氣與殺意,已讓這片空間都為之戰栗。
    就在此時,一名倭寇跌跌撞撞地跑進來,剛踏入溶洞便被蕭顯的目光鎖定,雙腿一軟跪倒在地,牙齒打顫:
    “大……大人……有、有情報……”
    “說。”
    蕭顯的聲音冰冷刺骨,黑鱗手臂微微抬起,尖刺閃爍著寒光,
    “若隻是廢話,你便留在這裏,給本座當養料。”
    那倭寇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說道:
    “大,大人,我們派出去的小隊……這十日遇到的都是三宗弟子和散修,沒、沒見過魔門的人!
    屬下派人去魔門營地探查,發現……發現方圓數十裏,已經沒有魔門中人的痕跡了!”
    蕭顯聞言,先是一愣,隨即放聲大笑,笑聲在溶洞中回蕩,帶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得意:
    “哈哈哈!本座的計策成了!《劍典》果然讓正魔反目,魔門那群蠢貨,定然是受不了正道的排擠,灰溜溜地走了!”
    他絲毫沒有察覺異常,隻當是自己先前散布《劍典》殘篇的計謀起效,
    全然忘了魔門與正道素來水火不容,怎會因這點嫌隙輕易退去。
    “來人!”
    蕭顯猛地揮手,
    “立刻去通知柳生大人,就說魔門已退,聯軍實力大減,此時正是攻打太倉城的最佳時機!”
    一名倭寇連忙領命,連滾帶爬地跑出溶洞。
    蕭顯則走到水池邊,看著水中自己猙獰的倒影,伸出黑鱗手臂,指尖劃過水麵:
    “莫瀟,這一次,本座定要將你碎屍萬段!”
    魔門撤離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般,很快傳入抗倭聯軍營地。
    一時間,營中議論紛紛,不同立場的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在營地東側的篝火旁,幾名散修正圍坐在一起,其中一名滿臉絡腮胡的散修灌了一口酒,大聲說道:
    “魔門走了好!
    那群魔頭平日裏殺人如麻,跟他們合作,簡直是與虎謀皮!
    如今他們走了,咱們再也不用提防背後被捅刀子,專心對付倭寇便是!”
    旁邊一名青衣散修卻搖了搖頭,眉頭緊鎖:
    “王兄,話可不能這麽說。
    魔門雖然行事狠辣,但他們的實力擺在那裏——殘鋒的魔功、厲無咎這些人,都是能與倭寇抗衡的力量。
    如今魔門突然撤離,咱們少了一股重要助力,倭寇若是趁機來攻,咱們怕是難以抵擋。”
    說到這裏青衣散修臉上閃過一絲凝重低聲說道:
    “更何況,還有那位………”
    “哼,你就是杞人憂天!”
    絡腮胡散修放下酒壇,不屑地說道,
    “莫大俠和他的好友們神通廣大,葉雷兄的‘破風殺劍’也威力無窮,還有三宗弟子相助,難道還怕了倭寇不成?魔門走了,反而少了個累贅!”
    青衣散修還想爭辯,卻被一旁的白發老者攔住。老者歎了口氣,目光望向營地中央莫瀟的營帳,緩緩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事沒那麽簡單。魔門行事向來謹慎,若不是有特殊原因,絕不會輕易撤離。
    而且……你們不覺得奇怪嗎?魔門撤離的消息,為何會這麽快傳到咱們這裏,又恰好被倭寇知曉?”
    這番話讓篝火旁的議論聲瞬間沉寂。眾人麵麵相覷,
    心中都升起一絲疑慮——這看似尋常的撤離背後,是否藏著更大的陰謀?
    而在莫瀟的營帳內,他正與湯克寬、三宗掌門圍坐議事。
    桌上攤著一張太倉城周邊的地圖,莫瀟手指落在魔門營地的位置,神色凝重:
    “魔門撤離得太過蹊蹺,既沒有提前通知我們,
    也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不像是主動退去,反倒像是……刻意隱藏行蹤。”
    “你的意思是,魔門是故意讓倭寇以為他們撤離了?”
    鬆修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可他們為何要這麽做?難道是為了配合我們之前的計劃,引倭寇上鉤?”
    莫瀟眼中先是浮起一抹莫名的笑意,但一閃而逝。
    他隨即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有這個可能,但也不能排除其他隱患。
    柳生赤潮心思縝密,蕭顯應該還在恢複,又他們定然不會輕易出兵。
    魔門撤離的消息,或許是他們試探聯軍的誘餌,也可能是……另一場陰謀的開始。”
    湯克寬盯著地圖,爭勝說道: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做好準備。
    我已經讓周猛加強了太倉城的防禦,同時增派探子,密切關注倭寇的動向。
    隻要他們敢來,咱們就給他們布下天羅地網。”
    莫瀟看著幾人堅定的眼神,心中對於計劃的實施安定了幾分。
    他抬頭望向帳外,晨光已漸漸散去,烏雲開始在天邊聚集,似有暴雨將至。
    溶洞中,蕭顯還在做著踏平太倉的美夢,絲毫不知自己已落入算計;
    營地裏,散修們的爭論仍在繼續,擔憂與僥幸交織;
    而莫瀟與三宗掌門,則在緊鑼密鼓地布置防禦,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一場圍繞著太倉城的陰謀與較量,已悄然拉開序幕……
    …………………………
    喜歡謂俠傳請大家收藏:()謂俠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