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年代文裏的知青表哥五)

字數:3213   加入書籤

A+A-


    兩人本來就沒有感情基礎,在一起也不過是因著形勢所迫。
    最初的新鮮勁兒過後,宋父便開始對十指不沾陽春水,還總是因著擔憂父母家人境況而傷心落淚的鄭母不耐煩起來。
    他雖然貪圖鄭母美貌,但娶媳婦兒回來終究還是奔著過日子去的,可鄭母飽覽群書,鋼琴舞蹈無一不通,卻偏偏不會做家務。
    洗個衣服衝幾遍上麵都還掛著洗衣粉,穿在身上刺撓得很,蒸個饅頭硬得像石頭,扔狗頭上都能把狗打的嗷嗷叫。
    宋父在鋼鐵廠上班,每天搬搬抬抬,被鍋爐烤的一身臭汗,晚上回到家,吃不上一口熱飯不說,還得拖著精疲力竭的身體燒鍋提勺。
    如果單是身體上的勞累就算了,反正在沒娶媳婦兒之前,他一個人也是這樣過來的,可偏偏在心理上還得承受來自鄭母的壓力。
    雖然鄭母從來沒在明麵上表露過對他的嫌棄,但兩人同房時她抗拒的姿態,見著宋父渾身汗津津地就要往床上躺時那欲言又止的眼神,以及聽到宋父將她手裏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當做技術手冊時那長長的一聲歎息,都讓宋父覺得如鯁在喉,如芒在刺。
    嫌隙起,矛盾生。
    兩人大大小小吵了幾架,便開始逐漸疏遠起來,宋父寧願搬去廠裏和工友擠宿舍也不願意再回家,而本就不是出自本心和宋父在一起的鄭母也不願低聲下氣去求他回家。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鄭母發現自己懷了孕才漸漸好轉,兩人的關係也因著這個孩子的到來而緩和了不少。
    本以為一切都好了起來,可偏偏天有不測風雲,在鄭家頭上懸了許久的刀終於還是落了下來。
    鄭老爺子及兩個兒子被帶走批鬥,鄭老爺子戎馬一生,受不住這等屈辱,當天夜裏便留下一句“士可殺不可辱”而後撞牆而死,兩個兒子雖然活下來了,但卻也被發配到了偏遠的農場改造,每天有幹不完的活,卻隻能睡在牛棚。
    鄭老爺子的發妻在驚聞噩耗後當場便昏死過去,勉強撐了半個月,最後還是撒手而去,而兩個兒媳婦和孩子們失了主心骨,她們的娘家人不敢淌這趟渾水,紛紛閉門不見。
    於是鄭家人除了嫁給宋父的鄭母外,全都死的死,瘋的瘋,不知去向,漸漸沒了音訊。
    消息傳到鄭母耳中時,她肚子裏的孩子已經有七個多月了,眼見著還有一個多月就臨產,驟然聽到家人慘狀,她登時就昏死過去,身下見了紅。
    經過一番全力搶救,母子倒是都活了下來,但鄭母的身體卻因為大出血而徹底傷了元氣,在宋觀文一歲的時候,心如槁木的她終於油盡燈枯,也追隨著疼愛了她二十年的鄭家父母去了。
    宋觀文自此便成為了沒有母親的孩子,還自小背負了外祖家“成分不好”的名聲。
    而宋父本就對鄭母沒多少感情,如今見她又為了娘家的事而不顧惜身子,丟下他們父子二人撒手人寰,更是冷了心腸,勉強為她守了一年後,便和隔著幾條街,新沒了丈夫的胡芸結了婚,搭起夥來過日子。
    胡芸這人倒也不是什麽凶神惡煞的繼母,也沒做出過什麽故意磋磨繼子的事來,但到底人心都是偏的,她自己帶著個女兒,後麵又和宋父生了個兒子,自然便將這個原配留下的兒子放到了最後。
    雖說平日裏不至於動輒打罵苛待,但像是吃飯時總是將肉菜放到自己兒女那邊,早晨上學時偷偷給自己孩子手裏塞雞蛋這種事,卻也是屢見不鮮。
    宋觀文便在這樣繼母偏心,生父冷漠的環境下漸漸長大了,直到高中畢業。
    “知青下鄉,建設農村”的浪潮席卷全國,宋家有三個孩子,至少都得派一個下鄉去。
    照理說,宋觀文作為頂門立戶的長子,成績又一向優異,深得學校老師喜歡,甚至願意替他寫推薦信。
    恰好那時學校又傳出風聲說不久後要招人,若是宋父願意替他走動走動,那宋觀文留在城裏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可胡芸不願意啊,要是宋觀文留在城裏了,那她的一雙兒女裏必然要有人去下鄉,下鄉多苦啊,兩個孩子在家裏碗都沒洗過幾次,怎麽能吃得了幹農活的苦?
    想到這裏,她就心裏一緊,自然而然地就將主意打到了宋觀文身上。
    不過她倒是聰明,雖然心裏想著讓宋觀文當冤大頭,卻並不正麵提起,而是整天在家裏唉聲歎氣,長籲短歎,飯也不做了,衣服也不洗了。
    這些年被她伺候得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宋父哪裏忍受得了家裏天天冷鍋冷灶的日子,本來還不明所以地準備發脾氣,可胡芸卻已經先一步落下淚,期期艾艾地哭訴起來。
    先是說下鄉有多苦,誰家孩子下鄉了好幾年都回不來,還差點死在那裏;接著又說她的一雙兒女有多嬌生慣養,細皮嫩肉,怎麽做得了農活;最後又說兩個孩子多懂事,多麽心疼他這個父親,就連小時候女兒給宋父倒了杯水這樣的小事,都被她美化成了孩子有孝心的證據。
    一套組合拳下來,直把宋父說得父愛爆棚,恨不得自己替兒女下鄉去。
    胡芸話裏話外雖然沒有一句提到宋觀文,但卻處處都在拉踩宋觀文。
    她一雙兒女嬌生慣養,細皮嫩肉不適合下鄉,那自小便做慣了粗活,還跟著宋父在鋼鐵廠待過一段時間的宋觀文不就正合適嗎?
    和宋父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兒都對宋父孝敬有加,那這個花著宋父的血汗錢長大,卻對宋父態度疏遠,一年到頭都說不上幾句話的宋觀文不就是白眼狼嗎?
    宋父一開始本來還沒回過味來,但在胡芸的有意引導下,也漸漸地覺得宋觀文和他那個早死的母親一樣,都是不知感恩的,心裏也漸漸浮起了讓宋觀文下鄉的念頭。
    可他一開始還是有些猶豫,畢竟宋觀文成績不錯,又有極大的可能考進學校當老師,眼看著就能開始給家裏掙錢了。
    可胡芸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把他嚇出了一身冷汗,讓他徹底下定了決心。
    喜歡快穿之表哥快到碗裏來請大家收藏:()快穿之表哥快到碗裏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