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臥龍重生

字數:5626   加入書籤

A+A-


    “誰敢言此無父無君之言!”
    朝堂之上,袞袞諸公,堂上天子,都聆聽著一人之音。
    “北伐中原,恢複漢室,乃先帝之遺誌,陛下之大業也,豈可輕廢!”
    “先帝遺詔,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豈能忘乎!”
    “臣請出兵北伐!”
    老臣之音振聾發聵,雖千萬人吾往矣!
    …………
    昭烈廟
    “丞相”
    諸葛亮來到此處,守陵之人趕忙行禮迎接。
    “不必在此候著了,且去吧”諸葛亮一揮羽扇。
    “是,丞相”
    守陵之人聞言,皆由內退出。
    陵內供奉著先帝靈位,往昔如故,想想如今之事,諸葛亮心中五味雜陳。
    “先帝……”
    “主公!”
    諸葛亮跪在劉備靈位前。
    諸葛亮神情悲惋,當年軍師,今日丞相,儼然垂垂老矣!
    久久無語,卻又好似訴說了千言萬語。
    “唉……”
    “主公,亮走了……”
    諸葛亮虔誠叩拜,然後起身離去。
    走的很決絕,腳步很沉重,遠遠留下一個孤單的身影。
    原野之上,大軍威武雄壯,整裝待發!
    克複中原,恢複漢室的大旗在風中隨風揚起。
    諸葛亮迎風立於點兵台上,萬軍矚目!
    “漢室偏安,我等身為漢臣,當討伐逆賊。如今起兵伐魏,務當取勝。諸位將軍要嚴守軍令,奮勇殺敵,為國立功!”
    “謹遵丞相之命!”
    諸葛亮羽扇一揚,“傳令,出兵北伐!”
    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春。
    為報答先帝劉備的知遇之恩,蜀漢丞相諸葛亮親率十萬蜀軍,再次北出祁山,征伐曹魏!
    這,已經是他第五次出祁山了!
    強如曹魏,也隻能被他打的被動防守!
    烽火連三月,刀兵恨難消!
    這次北伐和前幾次北伐一樣,前期極為順利。可是隨著戰事拖延日久,兩軍又陷入了僵持。
    諸葛亮早春出兵,而今已至十月。戰事依舊僵持不下,蜀軍後勤不濟,局麵堪憂!
    這一次等待諸葛亮的,不隻是無功而返,是永遠……
    五丈原,蜀軍大營。
    天色昏暗,陰雲密布的天空不見半點陽光。天地一片灰色,仿佛是蓋上了一層密不透風的罩子!
    沉悶,悶的讓人窒息!
    那密布的陰雲,讓人覺得老天在隱忍著什麽,隻要稍不注意,一個口子的出現,那便是席卷一切的狂風暴雨!讓人提心吊膽,心弦緊繃!
    沉悶的天氣下,秋風蕭瑟。枯黃的落葉在秋風的肆意玩弄下,飄飛不定。那豎立的軍旗也在秋風中翻轉飄搖,搖晃不定,搖啊搖,搖的讓人心煩意亂!
    軍士巡邏的腳步聲顯得沉悶而又孤寂,整座大營完全被秋意的孤寂籠罩,透露著濃濃的淒涼。大營中,沒有了以往的熱火朝天,更沒有了雷厲風行的行動。有的隻是沉悶,死一般的沉悶。
    像枯黃的落葉在飛舞過後落到地上,零落成泥。旗幟在風過之後,再無揚動之機。
    士兵們在白天黑夜間,都會不約而同的觀望那一個地方。
    他們的丞相已經許久沒有出現了………………
    中軍大帳之中,早已沒有了那個被士兵們奉若神明的丞相,也早已沒有了神機妙算,驚為天人的軍師諸葛亮。
    有的,隻是一個滿身病痛,白發蒼蒼,形如枯蒿,疲憊的老人。
    諸葛亮多年辛勞,夙夜憂歎,積勞成疾,此時已經病入膏肓了!
    二十八年的嘔心瀝血,終究化為一場泡影,隨東流之水而去。
    病床上的諸葛亮已經做完了最後後事的鋪墊,等著自己生命的終結。
    他讓所有人退出了營帳,雙眼迷離之中,他仿佛看到了故人。
    先帝,子龍,雲長,翼德,士元……
    他們好像離他那麽近,又好像離他是那麽的遙遠。
    恍惚之間他好像又看到了功業垂成,普天同慶。
    在洛陽皇宮之中,地下高坐於上,文武臣工分列兩側。魏主曹丕,吳主孫權,依次獻表表納降。
    天下重新一統,大漢複興!
    他完成了一生的理想,實現了陛下的囑托。
    他可以滿懷欣喜的回到隆中,回到那悠然的田園生活。就像他當初出山時說的一樣,等功業大定,他要再回隆中隱居度日!
    如漢初張良一般入則將相,出則淡泊明誌,事了拂衣去!
    想到自己當年的豪言壯語,想到當年自己意氣風發的模樣,諸葛亮微微閉上了眼眸…………
    一切都被現實擊倒了……
    他這一生走馬觀花,即將走到盡頭。
    二十七歲受主公三顧之恩而出山,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人到中年,一場大火燒掉了所有的希望。
    主公在風雨飄搖之際也離開了,一個個故人都離去了。
    一年一年過去,也是在每一個故人的離去中度過的。
    自先帝駕崩,他已經一個人苦撐了十二年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從未有一刻忘記過,主公臨終之前對他說的話。更不敢忘記自己肩負著的責任和未盡的理想。
    十二年來他殫精竭慮,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到頭來……
    終究逃不過一句話,人算不如天算!
    他,還是撐不住了……
    諸葛亮氣息微弱,可他胸中壓著無限的氣憤和不甘,說不出來,呼不出去。
    如果荊州沒有丟,如果沒有夷陵之敗,如果第一次北伐沒有失敗,如果他還能再支撐十年……
    有太多如果了。
    此時此刻,他擔心自己的倒下,會給風雨飄搖的蜀漢帶來危險。
    此時他無比思念主公,思念那一位位早已倒在征途上的故人。
    蒼天呐!
    他畢生所求不過是興複漢室,難道他以胸中縱橫之韜略,顧慮萬方之雄才,尚不能挽救大漢嗎?
    “孔明雖得其主,然不得其時!”
    …………
    “公之才遠勝曹丕十倍,必然可成就大業!”
    …………
    “臣請出兵北伐,以圖先帝遺誌,恢複漢室!”
    …………
    “相父,朕是皇帝,但更是你的義子,山高路遠,望你珍重!”
    …………
    想到這一生的艱苦創業,想到自己的責任,想到自己的理想。
    生命的最後一刻,諸葛亮的心裏有太多不舍,太多不甘。
    他的心在滴血!
    “先帝啊!”
    “主公……”
    “亮再也不能臨陣討賊了!”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
    五丈原上的風刮得更加淒涼了,掃起零落的枯葉漫天飛舞。仿佛是在為這位難得的忠臣,天才,鋪設最後的道路。
    沉寂的軍旗,再也不會等到它的主人將它送到勝利的高地,迎風飄揚。
    它隨薄情的秋風微微的晃動著,像是在為英靈指引道路。
    五丈原,這個本沒有多重要的地方,因為一個人的到來它變得重要了。
    而且也將因為這個人的離去,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五丈原,五丈原,大星落於秋風中,墜於原上!
    嗚呼哀哉!
    公元234年十月,蜀漢丞相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逝於五丈原,終年五十四歲。
    五十四載春秋,昭炎漢之長明!
    一個人的離去,或許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喜歡三國之龍逆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